生活時重時輕,最容易遺忘的卻是離別——青山七惠《離別的聲音》

再見、來去、掰掰、886。誰有仔細算過一天會有多少聚合與離別。

獨居的人上班關上家門,一次離別。打卡下班,一次離別。

許多分開是細小如灰塵揚起落下,毫無聲音。《離別的聲音》寫了六種離別,從每日相處卻無言的同事寫到上班族與鞋匠。青山七惠的取材非常日常,是我們周遭可見的人,直接說是我們的生活也不為過,甚至會覺得這樣也能寫成小說——沒有魔幻的時刻,也沒有誇張的情節,讓讀者猶如在場,在無趣類似慣例生活的場,怎麼有趣呢?

猶如在場,便被召喚。

〈高手〉從萬梨子修鞋開頭,「萬梨子,妳是不是喜歡他?」同事與主角這麼說。青山七惠善用對話,簡短且有效率地展開故事的網。撒出的網,透過情節慢慢收束,小說裡的時間依舊走著,修鞋逐漸淡忘,腳跟不適才偶爾想起,鞋壞了才去找鞋匠。再一次相遇,生命已有所不同。

收束的網,裡頭包裹的情感是安靜無聲,跟捷運的上車鈴聲(同時催趕下車)類同,那一刻雖然覺得吵,下一刻就忘了。常有人說短篇小說是炫小說技巧的競技場,青山七惠的絕技則是赤拳,華麗的盔甲與刀具一律不帶,赤拳的靈活人人都有,所以人人能感受到她的運用,細膩且貼實。

你一定有幾個討人厭的同事吧?死也不想跟她說話,卻在她離職時感到情緒波動,或許解脫、或許落寞。

連討厭都是種牽掛,此書的〈新大樓〉,同是青山七惠的作品《碎片》裡也有討論類似的情感。我們討厭的人,為什麼討厭呢?我們能說好幾個厭惡的理由,卻常常說不出我們在意的點。離別是消失,辦公桌上不見的名牌、共用衣櫃裡頭少了一個衣架,都讓讀者與裡頭的角色頓了幾秒。那幾秒是尋找共同感受的時間,我想起少年時期轉學離開的同學,那個討人厭的轉走了,下課少了些喧鬧。

安靜的微小炸裂,留在人心上,是不會妨礙使用的手機保護貼刮痕。

有點在意,卻習慣就好。

下次遇到類似的人,又會想起一下下,又習慣了。

(Getty Images)

青山七惠常以職場女性做為主角,填充許多工作的細節,例如被地墊卡到的高跟鞋、附近剛興建的新大樓、誤寄的 Email 等。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若要變成文學的書寫,有什麼路徑呢?看完青山七惠的小說,我這樣提問自己。我可以掉入魔幻寫實,或掉入 murmur,可以連接情感的象徵,又或是將事物賦愁,也可以「小孩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魔幻寫實、象徵什麼的全都來。青山七惠是「小孩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不要」。她寫出了遇到這些小事的煩悶與苦惱,鞋要修嗎?新大樓要蓋到何時呢?前幾天看到的女生帶了男生,那是誰呀?這封誤寄的電子郵件要回嗎?拋棄都沒差的細節,編織成故事。

讀者讀起來不會拍手叫好,但卻會說:「真的呢,我也會這樣耶。」

要怎麼形容青山七惠的書寫呢?她不是紀錄片式的,更不是是枝裕和的鏡頭,她更注重對話間的不巧妙之巧妙,日常對話的反唇相譏(剾洗)、敷衍、恍神等等,一而再演出角色的生命感。此外她著重於角色的職業與私人生活的相互交融,這並不是類同於台灣的職人書寫,而是更類似私人生活史的書寫方法,台灣的職人書寫習慣聚焦在職人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而青山七惠用小說主角,如廚房阿姨、上班族、女子高中生等,這些職業、身分才能體會到的視角,平視地看待她們的世界。

各種口氣都有呢,但都是角色的口氣。

怨恨呀、妒忌、煩悶等等帶著角色應有的政治不正確繼續前行。同時,讀者也知道這是我們的日常。

她這樣跟我們說離別的聲音:發光的門再度出現在她眼前。

然而,雪子已經分不清自己在那個房間內,還是在房間外面。

常把這本書推薦給友人的我,常問友人有什麼心得?常聽到這種故事有什麼好寫的,也會聽到這種故事原來也能寫。華人世界的女性職場書寫,往往會像是宮鬥劇或是霸道總裁,青山七惠的職場書寫,則是平淡的愛情、小小的心機。類似的書寫也有韓國張琉珍的《從此好好過生活》,一樣以女性職場書寫為主軸,發生在生活中的小事情為出發點。

但我還是最愛青山七惠了點。

離別是無聲安靜,最高品質靜悄悄。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