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趨破碎的「主旋律」——電影配樂與影集配樂的相愛相殺史

電影配樂的發展,一直與當代流行音樂文化以及社會娛樂型態的改變息息相關。在配器上,從20世紀初以降的管弦樂,到後來陸續加入的爵士樂、搖滾樂、電子合成器、世界音樂、取樣拼貼等等,完全反映了一百年來流行音樂文化在美學潮流以及製作技術上的變遷;而在內容與形式上,電影配樂也從大篇章的複雜樂曲開始,在經由歷代多位配樂大師譜寫出無數扣人心弦的「主旋律」後,於近十年內逐漸走向破碎解構的音型、極簡反覆樂段,或各種實驗聲響。

然而,影集的影響力與普及率近年逐漸超越電影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北影到金馬獎乃至奧斯卡,無論是入圍片單或是社群熱度上,都可窺見端倪。而受到消費者觀看模式影響,影集每集的長度愈來愈短,許多作品單集只有30分鐘,有時甚至更短;內容上也考量到觀眾可能在通勤、做家事等低專注多干擾的狀態,往往以緊湊的劇情增加刺激感,但也需要更多清楚的「鉤子」來扣住觀眾。這些特性反映在影集配樂上,便是各種獨特且個性鮮明的「風格」,以及在整體布局上幫助梳理劇情的「主題動機」(註)。

以前陣子熱門的影集《破案三人行》為例,片中的辦案主題是和聲帶有濃厚皮耶佐拉色彩、旋律卻又有如哈利波特般神祕魔幻的中低聲部弦樂斷奏,至於人物主題則有帶著艾莉西亞・凱斯嘻哈樂風音色的都會鋼琴,以及憂鬱浪漫的巴松管等,三個大主題進而發展成不同的配樂樂段。每集30分鐘大約有5到10個音樂 cue 點,隨著劇情推進與新人物事件的出現,各集會再出現一、兩個新 cue,或是用不同主題的分軌來變化與發展,第一季總共10集,全部的音樂 cue 點扣掉重複的部分不到30個,不但乾淨俐落又有型,還能有效推進劇情,對後製團隊的負擔也相較健康,但這不全是配樂的功勞,而是從剪接,甚至編導階段就開始構思的。

影集《破案三人行》的配樂乾淨俐落又有型,還能幫助梳理劇情。(IMDb)

最近完結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故事雖在講首爾外圈京畿道偏郊小村莊一家厭世三兄妹在大都市打拼、人海中浮沉,進而找到自我的成長故事,其配樂使用了大量帶有北歐色彩的空靈人聲與合成器,輔以韓劇標配的鋼琴,詮釋出女主角獨特的內心世界以及療癒感;在多數處理甜蜜愛情戲的橋段,則鋪上帶有 Dream Pop/迪士尼夢幻色彩/爵士香頌等異國風情的韓文歌曲,來建構角色們對愛情的想像與憧憬;另外一部韓劇《我的藍調時光》更使用了濃厚歐風的民謠音樂,來刻畫韓國鄉村的樸實人物風光,那聽覺與畫面碰撞出的情懷與火花實在迷人。

韓劇《我的出走日記》雖在講述京畿道偏郊一家三兄妹的故事,配樂卻採用帶有北歐色彩的空靈人聲與合成器。(Netflix)
韓劇《我的藍調時光》配樂使用濃厚歐風的民謠音樂,來刻畫韓國鄉村的樸實人物風光。(Netflix)

有位從事電影行銷的前輩曾跟我說過,許多資方不明白把預算投資在配樂上其實非常值得,好的配樂不只會成為影視作品聽覺的靈魂,更是一張極佳的名片;而個性鮮明的配樂風格,從曲風、配器乃至想法,更是讓影視作品從網路影集海中突圍而出的關鍵;至於完善的主題動機規劃,亦是從華德納歌劇以降傳承下來的戲劇配樂作曲技法。不同主題動機會隨著劇情與人物關係發展推進,跟著反覆、再現、變奏、互動,交織出一幅完整的聽覺敘事脈絡, 讓觀眾更清楚掌握複雜的人物與情節。

不過,這些觀念其實並不稀奇,早在電視普及的六、七〇年代,當代的電影配樂便受到電視配樂形式與需求影響,從原本豐厚的管弦樂,逐步轉向各式色彩鮮明的流行樂風,且每部作品一定都會伴隨一首清楚鮮明的主題曲。最經典的例子便是《不可能的任務》影集版的配樂,該樂曲不但伴隨著影集一路延續到未來每一部電影續作,更是全球觀眾都能一秒哼出的配樂(竟然還是五八拍)。沒想到60年前受電視配樂影響的電影配樂,隨著線上平台蓬勃發展,又回過頭來影響過去因長年預算不足而製作粗糙的電視配樂;而電影卻受限於市場萎縮,製作普遍面臨預算不足的問題。時至今日,多數電視影集在技術與美學質感的預算早已超過電影,儼然成為業界的領頭羊(看看《后翼棄兵》的美術與特效吧!)。

全球影視產業下一個十年的走向會是如何?而依附在其下的配樂產業,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質變?相較於電視配樂的發展,電影配樂的未來,令人既期待又迷惘。

註:用短短的樂句來表達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地點、概念等。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