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浮:在義大利新寫實之外與之後

綜觀楚浮(Truffaut)一生的創作歷程,在電影上的創作題材或可粗分為四大類:成人的感情世界(尤其是三角或開放式關係)、小孩、劇中劇,以及驚悚或懸疑類型。此外也不得不提楚浮的影評,他對希區考克的重視,甚至促成他完成了兩人的對話錄,依照創作順序,對希區考克的每部作品做地毯式搜索般的討論,甚至影響影壇對希區考克的重新評價。既然楚浮受希區考克影響是眾所皆知的事,那麼他在驚悚或懸疑之外的創作又是受誰影響?他的作品又究竟如何受希區考克影響?

嚴格來說,驚悚或懸疑是類型而非題材;但或許是這種類型在視覺意象上較直接犀利,使得楚浮溫柔和細膩的天性和這樣的類型多少有點先天上的牴觸(這點在《柔膚》中尤為嚴重),但他還是持續鑽研此類型,直到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情殺案中案》中總算走出自己的風格,但在類型上也從驚悚微調成帶有黑色幽默的懸疑片。針對這個突破,楚浮自己也曾明言:

在此以前的兩三年間,我有點受到希區考克有關默片概念的影響:在一部影片中,對話愈少愈好,這就是《柔膚》以及《華氏 451 度》大量採用視覺畫面的原因。但自此以後,當我回到法國時,我在拍《黑衣新娘》時得到了補償,在該片中我讓男人們大量地說話,而且從此以後,我就非常高興地讓影片中的人物充分地去表達,而再也不怕他們有機會時喋喋不休了⋯⋯

出自《 70 年電影月刊 》第 150 期

而在今年金馬影展的義大利電影課後,台灣的影迷們總算得以在大銀幕上重溫了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進而更加熟悉羅塞里尼這位導演。楚浮在開始自己的導演生涯之前也曾擔任他的助手,《四百擊》明顯受到羅塞里尼《德國零年》影響,只是場景從二戰後的斷壁殘垣改為破碎的家庭,不但成為法國新浪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更是楚浮最私密而不願公開承認的半自傳(註)。或許現在的觀眾對尚・維果(Jean Vigo)及他的《操行零分》較不熟悉,所以沒有發現該片對《四百擊》的影響,但對當時的影迷應該不陌生,因此楚浮也提到:

在我的《四百擊》中,有著大家都能看出的維果的影響,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另外還有一個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影響,這就是影片《德國零年》的影響。

出自其 1963 年發表的影評〈羅貝托,羅西里尼更喜歡真實的生活〉一文

看過這三部作品的觀眾自然會發現,《四百擊》其實揉合了《德國零年》對生活的悲觀和無助,以及《操行零分》的天真童趣。而片中的小主人翁坐上警車,無言地望著這個世界流下兩行淚時,雖然情緒上不像《德國零年》般直接強烈,卻並不代表在視覺意象上含糊不明;而楚浮在這一幕影史經典場景中,也將默片對他的影響巧妙地融合進去,成就了他真正的個人風格之作。

因此,上述的分類並非只會單一出現在楚浮的某部作品中,他有不少作品其實是這些分類的混合,例如《最後一班地鐵》就是三角關係再加上些微的劇中劇、而《情殺案中案》則是懸疑融合黑色電影。但這些追溯即使都能找到根源,卻無礙於楚浮個人多元風格的呈現,因為即使元素是舊的,但作品所產生的脈絡卻是新的,而自古以來幾乎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如此。

當然,有些作品也創造了一些嶄新的元素,而在該藝術類型中顯得至為關鍵:曾經和楚浮過從甚密的高達(Jean-Luc Godard),不但可能是那麼大量地使用跳接(jump cut)的第一人,而且儘管已經年事已高,高達至今仍在從事實驗電影的創作,這些都和楚浮細膩而傳統的敘事方式大相逕庭。而這可能正是楚浮和高達(Jean-Luc Godard)後來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有一種婉轉的稱讚則是將楚浮的創作歷程稱為「無聲的革命」,但其實不革命又何妨?只要不妨礙別人革命,在藝術中最重要的事之一,本就是在形式與內容間找到創作者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註:作者註,筆者認為羅塞里尼對楚浮的影響比較是從觀影經驗中直接得到的,而非拍攝現場上的。畢竟拍攝現場就是在趕拍許多零碎而不連貫的鏡頭,所以除非在演員的表演風格上有什麼直接可見的承襲或影響,否則拍攝現場的經驗累積大多都比較是操作實務,而非作品風格上的。

法國導演楚浮,他曾坦言自己的創作受希區考克、尚・維果、羅賽里尼等人影響。(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