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中央市場的摩登體驗

專欄作家_李明璁

位於屏東市中心的中央市場,原址其實是屏東省立醫院,因為 1955 年一場意外大火而導致遷院,改建成「現代化市場」。如今雖也超過一甲子歷史了,仍可從它的環形建築本體,與周邊延伸的四個挑高商場,遙想當年氣派豪華的摩登感。

簡單說,這座市場以小圓環為圓心,圓周環路串聯起四角建築。第一和第三商場,外圍都是三層樓店鋪,內層則是依外圍築成回字形的空間,有寬敞通道區隔兩側商店。這種空間設計,其實就是古早 shopping mall 的概念,難怪仍有些名為「百貨」、販賣各類家用品的老店鋪,規模與商品陳列都很壯觀。

我一早踅市場的起點,就從這環形建築入口處、一攤名字奇妙的小吃開始。「為什麼叫太空棒?這不就是雞蛋糕嗎?」老闆說這他在這賣了超過 35 年的長條型雞蛋糕,因為外表扎實、裡頭卻空心,就戲稱「太空棒」,在南台灣可是遠近馳名的美味甜食。

老闆建議我,偌大的中央市場可從第一商場開始逛起。一走進去就發現廊道是挑高棚頂,採光和通風都很好。有點像日本商店街、或其模仿原型歐洲拱廊街的概念。

第一商場及其周邊,聚集了不少布商、製衣與縫紉材料行。其中一家名為「摩登」的手工訂做女性內衣,讓我既害羞卻又不禁好奇地探頭拜訪。氣質優雅的王老闆,原本在銀行工作,結婚生子後,因為想兼顧家庭、照顧小孩,才開始跟著婆婆在這間超過五十年的店學裁縫。婆婆走了後,她便獨自承繼起這塊招牌,持續為老顧客服務。

客製訂做的塑身內衣並不容易,衣料夠好,裁縫要細,才能在束縛與舒服之間取得平衡。否則效果不佳、或穿著不適,顧客都會抱怨,甚至再不回頭。畢竟這個年代可以選擇的大型品牌很多,手工縫製除了保有品質口碑,能依顧客年齡與身材變化,提供回頭量身修改的售後服務,才是真正摩登厲害之處。

與老派新潮的手工裁縫,比鄰而居也相互依存的就是布莊了。不過我對布莊的刻板印象,大抵還停留在來此選購製衣用的高檔布料,但其實市場裡的老布莊,還賣各種民生用途的庶民織品。比如過濾豆漿的布、蒸饅頭與炊粿的布,以及還沒有染色、給學生上課練習做衣服的胚布等等。

我拜訪的這間老布莊,兩代三口各司其職。承繼家業的吳老闆,是店裡的品味顧問,她先生支援粗重的後勤工作,兒子則努力學習布莊的經營。經營其實需要許多專業知識,從布料的材質、顏色、花樣,到如何挑選適合顧客個人特質的布料,都是學問。

在大眾消費社會裡,人們穿著衣服好像只會在便宜的成衣或昂貴的品牌之間進行選擇。相對的,選一塊好布然後找裁縫師傅,乍看只是復古情調,但我相信在未來更加強調手感、客製與惜物的趨勢中,懂得為自己挑一塊好布,絕對會是重要的風格技能。而像這樣的老派布莊,他們其實一直都還站在摩登的第一線啊。

轉進中央市場的第二商場,就是令人熟悉的傳統菜市仔。不過一走進裡面,我便發現裡頭相當特別,跟第一商場一樣也是挑高而通透,甚至讓陽光適量地灑落;空間給人的寬敞感很舒服。而且總共四進的布局,每一條通道就專賣一類食材,秩序井然。

雖然是歷史悠久的老市場,但這般空間配置與動線安排,竟有一種強烈的現代感。對消費者來說,逛起來很清爽、不會迷路,而且可以有效率的採買。而對攤商來說,清潔管理也變得相對容易。

走出第二商場在周邊散步,巷弄裡活力十足,食衣住行什麼都賣。而如果你想暫時離開過於喧囂的叫賣與機車穿梭,其實很簡單,只要再鑽回商場的內圈裡面即可。我就在某個轉角發現了一家可愛的種子店。老闆竟然在攤頭放著手寫告示牌:「現在不適合種……」。他說這個季節氣候有幾種作物栽種不易,乾脆就一次列清楚,讓大家不用再逐項詢問。

真是有趣。照理來說,商店的展示原則應該都是盡可能嗅出「現在最該買」的東西,來召喚顧客的慾望,但這家種子店卻以誠實服務客人的態度,優先標示「現在不適合」的商品。也就是說,老闆竟然不是鼓吹你要買什麼,而是建議你不要買什麼。

至於種子的種類繁多,有本土、也有進口;有散裝的、也有盒裝,比如光是南瓜種子,就有超過三十種。我好奇地問老闆如何辨認長得很像的種子,他隨手拿了幾顆放在掌心,細細解說極其細微的差異、甚至還有各自趣味的故事。他既像是植物園或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像是小學自然課的老師,耐心為顧客解說,幫找出適合你的需求與條件、最好栽植的種子。

這便是傳統市場常見的微妙買賣關係,建立在店家從顧客角度給予長期諮詢的服務前提,而不是單純地商品推銷。我常覺得,他們一直以來就這樣做生意的方式與態度,其實和現在零售業面臨電商競爭,必須更積極朝向客製化服務諮詢。不謀而合。

我在屏東中央市場,穿梭在各個老派摩登的商場一整天,不僅嘗試許多美好事物,長了不少有趣知識,更鮮明的體驗,是對「服務顧客」這件事,有了深刻同理與務實啟發。我始終相信,傳統市場其實仍然走在時代前端,這裡頭服務我們食衣住行、提供百貨百工的職人,他們待人接物的認真態度與方法,歷久彌新始終有用。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