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育兒冷知識

沒事沒事小孩在玩
白鷺鷥 Egret

插畫|JeanZhan

台灣有不少鷺鷥群聚築巢的「鷺鷥樹」,然而看似溫馨的鷺鷥巢中,雛鳥卻是從孵出就開始戰鬥。小白鷺還沒學會飛就要學著努力活下去,爸媽帶食物回來就要搶著吃,不然長得太慢、不夠強壯可是會被兄弟姊妹推出巢解決掉。許多鷺科鳥類的巢下都是被擠下去的虛弱小鳥,而且即使爸媽就在巢邊也不會特別阻止孩子們過激的推擠。這種巢內競爭又名為「該隱現象」,是源自《聖經》中該隱殺死弟弟亞伯的故事。比較極端例子還有虎鯊,牠們在離開媽媽子宮前就已經能練習牙齒咬合,會以還沒發育成熟的兄弟姊妹為食。

含辛茹苦塞嘴內
達爾文蛙 Darwin Frog

插畫|JeanZhan

卵生魚類往往以量取勝,一次大量排卵放水流以期萬中選一的後代順利長大。比較重質不重量的做法是減少卵的量,並把資源投入到照顧卵直到後代出生。照顧得更無微不至的,就屬把已受精的魚卵含入口中,直到稚魚孵化的「口孵」行為了,台灣常食用的吳郭魚就屬於口孵魚。在很意想不到的地方保護幼體長大的還有達爾文蛙,孩子們是在雄蛙的鳴囊中長大。比較尷尬的是,達爾文蛙是雌蛙們齊聚產卵,而雄蛙只會吸入離自己最近的卵,所以有可能會吸進隔壁家的孩子啊。

家族一起養小孩
黑猩猩 Chimpanzee

插畫|JeanZhan

不是只有人類才會組成家庭形成家族,動物界陸地上有大象、海中有鯨豚,個體與家族之間的緊密程度遠高於許多現代人類。在 600 萬年前與人類祖先分家的黑猩猩,家族成員間會互相理毛增進感情確立地位,也會彼此學習並傳承生活技能,特別是像使用工具這種複雜的行為。年長有生育經驗的母猩猩會協助女兒育幼,家族內年輕成員也會照顧弟妹,年幼個體往往是接續纏過哥哥姊姊,玩夠了才找媽媽喝奶。不過遺憾的是,和人類一樣,動物的家族中也有各種權力地位的爭鬥以及不光彩的事。

留給別人養
大杜鵑 Common Cuckoo

插畫|JeanZhan

「巢寄生」是一種把小孩扔給別人養,以減少自己在繁殖育幼中要付出的資源的行為。昆蟲、魚和鳥類都有物種這麼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杜鵑托卵(不過也不是所有杜鵑科的鳥都不自己養)。寄生在其他鳥巢中的杜鵑,會比養父母的親生小鳥更早孵化,出生後就想辦法把巢中的其他卵踢出巢外,讓養父母專注在牠身上,只為牠奔波找食物。「慈烏反哺」這個成語可能就是古人看到親鳥在餵比自己身形大許多的寄生幼鳥,產生的美好錯誤想像。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