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 阿尼瑪,影像的催眠」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選評

布農語裡有個詞彙:「minpakaliva」,描述一個既是夢又是醒的狀態,像是邊界模糊的地帶;又像是一切都融合在一起的狀態。但如果用中文去描述這個詞彙,卻總感覺愈說愈遠離了它的本意,明明這個詞是用來指稱某種非主體經驗的感覺團塊,中文卻硬是將此字分成了兩半:夢與醒,且我們總不免追問,是「誰」在這經驗的中心?如果這是一個夢,那這是誰的夢?這是語言的原罪,為了定義事物、為了能夠指著某物說那是「什麼」,為了創造能夠溝通與共感的媒介,我們說某些情況是夢、另一些則是醒;這是我的夢、那是你的夢。

展覽題為「ANIMA 阿尼瑪,影像的催眠」,意在透過作品與策展來呈現某種「影像性」,也就是在影像表面之下未被看見的「影像的靈魂」。究竟是從何開始,人類竟能一直談論某個不在場的事物——「靈魂」。人們透過降靈會等各種儀式意圖召喚未知的事物,雖然不知道召喚而來的究竟真的就是靈魂,但確定的是,在召喚行為中,總有什麼會降臨。

對參展的每位創作者而言,降臨的事物不一,其中也不乏催眠與儀式過程所引發的思考與批判。策展人邀的參展作品,除了拉開對「影像的靈魂」的多層次想像、使這抽象概念碰觸到屬於創作者本身的私我夢境以外,也顧及此概念在文化現象層面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一個屬於夢的假象在社會與群體中變異,成為另一種對人類存在具有實際影響的、更有影響力的假象;交錯之中,被彰顯的是人類對理型孜孜不倦的追求、並置比較後,「二手」概念的出現,以及再製與模仿的衝動。

不過與其著重在概念的層次,「ANIMA」對策展人而言更像是一個動詞、一種體驗方式,非只是作為名詞的「靈魂」。雖是影像作品展覽,卻邀請觀眾也由視覺以外的感官來接近空間與作品。於我而言,即允許自己進入「minpakaliva」的界域。

由義大利藝術家史蒂法諾‧米拉利亞(Stefano Miraglia )以《濃重空氣》(Thick Air)這稍具劇情結構的錄像作品來回應靈魂的主題。影片中實驗樂團成員到處尋找「濃重空氣的聲音」(the sound of thick air),主人翁向觀眾表白:「我想要在音調當中找到空間。」(I wanted a space in a tune.),因著米拉利亞的古怪執著,使聲音的經驗往身體靠近,本應服務心理、營造氛圍的樂團表演樂音被抽掉,剩下不明所以的、也許可說是「氛圍本身的聲音」,靈魂作為飄忽又不可證明的存在,卻再現於展間裡。

史蒂法諾‧米拉利亞《濃重空氣》,2020,單頻道錄像,14 分 10 秒。(C-LAB 與鳳甲美術館共同提供)

台灣創作者李基宏的《微光》(Glimmer),則用行為去積累靈魂的痕跡。展期間他日日前往展間,在幾乎無光的一到二樓階梯行走十分鐘,唯一照亮此空間的是他手上的手機。預先架好的相機連拍補捉了這些手機光線的移動,形成了微光的軌跡。昨日的微光被投射在今日的牆面,隨著展期進行,這微光又逐漸變化、顯化,經過此操作,時間變成可見之物。

李基宏《微光》,2020,雙頻道錄像,10 分× 90 天。(C-LAB 與鳳甲美術館共同提供)

在《少女的祈禱》(A Maiden’s Prayer)中,台灣創作者吳梓安則探索人類祈禱的行為。這是他為驟逝友人創作的作品,展場中央以花朵圍成的結界裡面,一張床像是一個為觀眾準備好的祈禱位置,面前則播放著帶有紀念想像的回憶片段,錄像引用詩人鄭聖勳的同名詩作,影像風格與象徵使人聯想到日本電影與劇場導演寺山修司的作品。面對私己珍視的回憶時,我們抱著祈禱的心,希望它永續留存,其中總有虛構的成分,但這種影像的二手性,卻使之成為紀念的必要之惡。

吳梓安《少女的祈禱》,2017-2020,單頻道錄像,5 分 56 秒。(C-LAB 與鳳甲美術館共同提供)

英國創作者露絲‧沃特斯(Ruth Waters)的《葡萄乾有感》(Emotion Over Raisin)則是帶有一絲幽默的批判性作品,以一個葡萄乾正念冥想的課程情境,來呈現生活在城市裡的現代人身上常見的「探索自己內在」的需求。在這類課程中我們不斷被要求召喚各種童年影像,或打開此在的知覺,乍看是藉由創造力與感知提升的方式來進行療癒,卻依然沒有追溯情況的根源:「為何我們需要療癒?」現代人的生活中,除了影像,可說是什麼都沒有,我們被他人的成果與二手的擬像包裹,自身也成為二手的一部分,而以刻意為之的方式再次召喚這些二手影像,是否真能使現代人正視靈魂失能的狀況,還是其實是反效果?

露絲‧沃特斯《葡萄乾有感》,2019,單頻道錄像,15 分 51 秒。(C-LAB 與鳳甲美術館共同提供)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