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可愛」長大的北極熊

「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是一則古早年代的腦筋急轉彎,從地理和生物的角度來看,企鵝們住南半球,北極熊如其名,住在高緯度的北極圈,沒有人為介入的話,彼此不會有機會相遇;自歷史和語言的角度來說,企鵝「Penguin」一詞最初指的是大海雀,雖然和北極熊的棲地重疊,但這種大海鳥已經被人類滅種了,北極熊自然也吃不到。不過我們還是能假設,北極熊真有機會遇到這些海鳥時,還是會試圖吃看看。

這些高挑,頭身比宛如模特兒般修長的熊是極圈的頂級掠食者,在銀白的冰雪世界中,牠們有一身融入背景的毛髮,只有黑色的小眼和鼻子特別顯眼。令人意外的是,其實北極熊全身的皮膚都和不長毛的鼻子一樣黑,毛髮並非白色而是透明無色——這些大白熊是不折不扣的「黑熊」。北極並非整塊陸地,而是一個充滿海冰的範圍,北極熊們便在歐亞美洲北端的陸地與會流動的海冰間生活,牠們在如此嚴苛的環境下有著驚人耐力,不但能連續游泳好幾小時,還能長時間步行移動,一天走上 70 公里。

網路用句「可愛是吃可愛長大的」,用在像布偶般毛茸茸的熊身上再恰當也不過——因為可愛的北極熊的主食就是可愛的海豹。北極熊會在海冰上尋找海豹浮出水面用以換氣的孔洞,再找機會擊殺上浮的海豹,這個狩獵過程就像是漫長又容易失敗的「打地鼠」,因此北極熊更喜歡的是可愛到會讓人類融化的圓滾滾白色小海豹寶寶,他們就是一坨趴在冰上毫無抵抗能力的脂肪。(有部日本漫畫《大白熊熱戀中》就是以反轉這不可逆的食物鏈為題材,主角北極熊對幼年海豹一見鐘情、進而展開追求的耽美喜劇。)

有理論認為北極有吃海豹的大白熊,所以北極的海豹寶寶生來是白色毛皮,能融入環境減少被發現的風險;而南極的陸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因此南極的海豹並沒有演化出由白轉灰的換毛過程。但北極熊若真要為了愛,忍耐不吃海豹的話,其實還是有不少替代方案;現實中的北極熊也會根據季節彈性調整菜單。讓人意外的是,總吃到沾滿一臉血的北極熊並不是純肉食主義者,牠們也吃包含海藻、樹果、根莖類,和非自己宰殺的新鮮動物,沖上岸的海獸屍體就能讓牠們好好飽餐一頓。

北極熊並非純肉食主義者,除了愛吃海豹,牠們也吃海藻、樹果與根莖類。(Getty Images)

千百年來北極熊棲居在靠極圈、有原住民精神文化的人類身邊,他們會獵捕北極熊,同時也尊敬和感謝大自然給予人類的一切。有限度的狩獵並非北極熊面臨困境的原因,問題在人類帶著槍枝而來,且並非皆為了生存而獵殺。1960 年代,北極熊遭大量狩獵,最後終於在 1973 年由丹麥、挪威、加拿大、美國和前蘇聯共同簽了《北極熊保護協定》,目的是為維護北極熊棲地並做狩獵管制和配額措施。野生的北極熊挺過狩獵潮後,繼續面對工業污染以及眾所皆知(可許多人不願承認)的氣候變遷,另一方面,人為飼養的北極熊則面臨截然不同的麻煩。生命的維持可以是「活下去、好好活著,再到活得自然」,然而平均而言,人類現階段僅能讓熊好好活著。熊需要大空間,北極熊還需要低溫環境,不是挖個水池,把牆壁漆成白色就能矇混過去的。全世界有超過 100 座飼養北極熊的動物園與水族館,但客觀而論,有養「好」北極熊的展演單位寥寥無幾。

德國柏林動物園的北極熊「努特」短暫的一生,就濃縮了許多飼養北極熊的難處與人為因素造成的悲劇。在動物園中成功繁衍北極熊並撫養至成年的案例很少,努特的媽媽來自東德馬戲團,努特不是她頭一次放棄養育的孩子(若評估環境不安全,母獸便可能停止育幼行為),這回動物園努力以人工養育方式養活了努特,且度過嬰兒時期,實屬難得。2007 年努特公開亮相後,可愛的模樣立刻擄獲大批粉絲,受到世界級的關注,德國環境部長隨後「認養」了努特,將其視為環境議題的代表,園方該年就靠這隻明星動物賺進大量銀彈。

德國柏林動物園於 2007 年飼養的北極熊「努特」,牠最愛吃的食物是甜麵包。(Getty Images)

成功創造話題後,反對方也隨之出現,動保人士認為動物園不該養大被母親拋棄的努特,這樣並不「自然」,應該儘早安樂死他。事實證明,雖然以人工哺育瀕危動物並沒有錯,但努特的養育過程太過親近且依賴人類,牠已表現得不像野生動物。當努特褪下兒童外皮,長成一隻過重且嚴重焦慮又「不可愛」還不是很白的熊,努特熱潮便急速消退。2011 年春天,努特因腦部病變,在遊客面前跌落水池溺死。

回顧臺北市立動物園,三十多年前自圓山搬遷到木柵時,就收到來自加拿大贈與的一對北極熊,園方原有規劃為牠們打造極地館,卻遭市議會駁回。兩頭熊的下場就是分別在六年和八年後過世,生命的最後兩年飽受皮膚病脫毛潰爛之苦,皆以一身無毛的黑皮姿態死在亞熱帶台灣。而北極熊並不是那年代唯一犧牲的動物,但時至今日,現代動物園已不是主打娛樂和獵奇,應把教育、保育和研究納入發展重點,北極熊之死固然是臺北動物園的「黑歷史」,園方時不時會被反對圈養野生動物者指責、質疑動物福利,但事過境遷,相信動物園不會再犯下同樣殘忍的錯。當年沒蓋成開冷氣的極地館,現在有為南極的鳥們打造的低溫企鵝館,其他熊種的飼養環境條件也大有改善,即使台灣再飼養北極熊的可能性極低,但想幫助這些討喜的白色巨熊也不一定需要「擁有」牠們,換種形式仍能宣導如何保護牠們。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