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時期》現正徬徨,《塗鴉日記》給出回應:畫吧!

「美術是很有趣的。對自己愈誠實的人愈厲害,因為那不是用文字表達的語言。」

這是漫畫《藍色時期》的主角矢口八虎剛開始接觸繪畫時,老師給的一席建言。高中時代的八虎是個頭腦聰明的男孩,擅長交際之餘又懂得維持良好學業成績,是別人眼中的「勝利組」。人前的八虎舉手投足都充滿自信,然而內心深處卻一直被難以名狀的空虛所纏繞 —— 無論接受旁人再多的讚美,都只覺抽離,無法感到滿足。

唯有美術,能夠填滿八虎內心的空虛。一直對美術不感興趣的他,在回到美術教室時,恰巧看到了學姊所創作的油畫,即被眼前所見深深震撼與吸引。擔任美術社顧問的佐伯老師,在當下便給予八虎上述的鼓勵—— 拿起畫筆,以繪畫分享自己所喜愛的事物,以及內心的所思所想吧。最終八虎畫下了人生第一幅作 品,一幅以藍色為基調,描繪澀谷清晨的畫作,畫中的藍色世界展示了埋藏八虎心中的美好風景。聽著同學對畫作的讚賞,八虎流下了眼淚,為自己終能好好地和別人交流,真誠訴說內心的想法而感動。

隨後八虎下定決心,無論面對多少困難,都要考進比東大還要難考上的東京藝術大學,讓自己全心投入美術的世界。日語漢字寫作「青之時代」的《藍色時期》,除了借指畢卡索以藍色為基調創作的系列外,亦可引伸為主角八虎的「青春時代」。

已出版十一集單行本的《藍色時期》,前六本可分為「應考篇」,講述八虎挑戰一個又一個的課題,努力考上東京藝術大學的故事。接下來則進入「大學篇」,講述八虎拚盡全力考試,終被藝大錄取,在擺脫應試壓力同時,反要面對創作殘酷一面的故事。如果八虎的青春時代只停留在考進藝大這一段,那麼《藍色時期》仍是一部不錯的漫畫,但也只會是一部題材較特別,內容未能突破「主角以毅力和努力不斷突破難關,最終取得勝利」這典型公式,因而教人扼腕的作品。慶幸的是,《藍色時期》還有「大學篇」,讓讀者都能夠和八虎一同體會,所有創作者都曾面對過的掙扎,以及痛苦。

「這有去畫的必要嗎?你有考慮過畫這個主題的必要性嗎?」

好不容易考上藝大的八虎,沒多久就被各種挫敗所淹沒。「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式的自我質疑,以及面對教授此般質問,尚無力反駁而倍感挫敗的失落,差點將八虎從追求美術的路途上擊潰。尤其對照他初接觸美術時,從佐伯老師身上習得的道理,就更讓這番評語顯得諷刺 —— 最初不是說做美術創作,重要的是誠實嗎?為什麼真誠地去進行創作以後,又要被評價這份「真誠」是否必要呢?

然而創作的困難正正在此。佐伯老師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大學老師對八虎的提問,亦同時相當合理。無論是美術抑或是其他創作,創作者往往被要求提出自己獨創的想法,若作品能展現個人的觀察與體會的話,其創作內容則會被視為獨一無二有價值。但問題是,不是每一樣「觀察與體會」都能夠提起他人的興趣 —— 就好像八虎面對自畫像這經典題材,提出要畫「別人眼中的自己」這一主題以後,終換來老師那顯得無情,卻又無法逃避的質問一樣。

在《藍色時期》往後的故事裡,不限於八虎,幾乎所有進行美術創作的人們,最終都要面對這樣的提問,無論是當紅的藝術家,還是在繪畫教室中上課的學生們,皆是如此。創作者被要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全然坦承,然而可怕的是,在被迫注視自己並自我質問以後,還要袒露予他人觀看與評價。創作本身,亦如同赤身露體一樣。於是《藍色時期》中對裸體自畫像這一體裁的總結,恰好也能用來形容創作之難:「注視自己的裸體、讓人看自己的裸體,都是去認同原本的自我,無論是美好之處還是汙穢之處」。

創作者該如何面對如此困局呢?《藍色時期》的故事尚未完結,如此複雜的難題,大概還會不斷叩問故事裡的人們。反倒另一部同樣以美術創作為題材,亦觸及美術科學生成長的漫畫,就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回答(而非解答):「畫吧」。

這是漫畫《塗鴉日記》中,不斷於劇中角色,以及讀者耳邊迴盪的一句話。「只管動筆畫就對了,畫下眼前的所有東西。要是費心去找想畫的東西就會失敗,只會畫不出來。」故事中,主角的老師如是說,「妳想太多不該想的東西了」。主角是幸運的,她的恩師或許在美術上對她十分嚴厲,但在創作上卻從來對她全然信任,從沒有一絲懷疑。

《塗鴉日記》是漫畫家東村明子(著有《海月姬》及《東京白日夢女》等作)的自傳。故事從作者讀高三的時候,在繪畫教室遇上恩師日高健三開始說起,一路說到她往後如何努力應試以求考進美術大學,及大學畢業後輾轉成為職業漫畫家的經歷。套用東村明子的說法,這是一部懺悔錄 —— 自己往昔的不成熟、過去令她後悔不已的決定,如今想對已離世的日高老師坦白及道歉的話語,通通以幽默的方式畫進這部漫畫之內,作為過去 17 年人生的總結。

一如東村明子一直以來的筆法,《塗鴉日記》風格誇張搞笑,就算同樣是講述主角如何艱辛地應付考試,在創作的路上不斷面對自我質疑,敘事上並不像《藍色時期》般夾雜少年漫畫式的熱血,故事表面看來亦不如後者(偶爾)沉重。然而東村明子的厲害之處,亦正是懂得在搞笑幽默的筆觸下,適時嵌入如同自白,以冷靜目光重新審視過去自己的情節 —— 這些段落並非為了帶出任何道德教化,而只是單純地,道出人生中總有不可挽回的遺憾,僅此而已。

《塗鴉日記》確是一部悔疚之書。東村明子回顧自己的年輕歲月,她後悔當時沒有珍惜在大學的時光進行創作、後悔自己沒有更認真對待繪畫,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回應老師對自己的期望……若說《藍色時期》中,主角的憂鬱來自選擇了創作,卻無法在創作中找到正確的解答;《塗鴉日記》的悔恨,則來自主角選擇逃避創作,因此失去了能夠交出解答的機會。

但就算帶著後悔,東村明子記著的,還是那句話 —— 總之畫下去,就對了。這句話,讓現在身為漫畫家的她,能夠堅持一直畫下去。

美術 —— 或是創作本身 —— 確是迷人的,它能夠提出如此多的問題,又賦予尋問之人如此寬廣的空間,寄予不同的回應作為答案。若對美術有興趣,又想瞭解創作的魅力與困難的話,《藍色時期》及《塗鴉日記》應值得 —— 讀吧!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