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遊記」是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超越橫向縱向的「非官方」遊記。走進展場,從一樓逛到二樓再逛回一樓,一個個主題各異的展間不斷開啟新的視窗,在不同文化領域和歷史軸線之間跳動,眼花繚亂,色彩斑斕。樓梯間與走廊上,多重聲線交織成愉悅的雜音。
最初你也許會因為很難抓到這個展覽的主敘事而有些不安,但是,假使把它想成一種旅行中的體感,在與人和地方的交往之間,異地的顏色不知不覺暈染到你的身上,似乎,一條主敘事線就不再是重點。(當然,進入旅行身體感的同時,我們也在展場小標〈我們不是來玩的〉當中,獲得此「遊記」本質是什麼的提醒。)
對我來說,這樣的策展策略完全體現了我——不說任何一種東南亞或原住民語言、沒有進入過移工與原住民生活圈,也未曾深刻接近過相關議題的人——試圖進入台灣東南亞移工、泰北伊善人社會處境與歷史文化背景,和原住民歷史時,切身的主觀感受:不願走馬看花,卻自知背景知識受限。但遊走在「非遊記」的展場裡,這些擔心一點一滴地消散,理解與感受的空間則被打開。
要怎麼在顧及各自文化脈絡的情況下,既不過度嚴肅僵硬,又能使主流敘事之外的不同聲音互相發生關係,是策展人鍾適芳之獨特所在。基本上,此次展覽呈現出的是一種研究數個文化領域的資深研究/創作者的狀態,即一種「認真的輕鬆」。這種視角的培養是來自於她多年以來對各地原民藝術與生活的關心,和在聲音製作上的經驗。
連接一切的即是「聲音」(或音軌)本身。意圖以作品呈現特定族群之處境時,脈絡尤其重要,在社會研究的領域有時甚至是壁壘分明,不過在展出作品中有意無意顯現的、非邏輯性的想法跳躍,使得不同音軌之相接有輕盈而隨機的可能。
「他們(指台灣原住民)唱林班歌,我們唱摩蘭。」「兩條人摩蘭工作室」的 Molam Bank(原名帕迪潘・路查維/Patiphan Luecha,又名帕迪瓦・沙萊延/Patiwat Saraiyam)在紀錄片《不願屈服的靈魂》當中這麼說。摩蘭的起源比林班歌古老許多,是伊善地區包含舞蹈的傳統藝術形式。林班歌則是台灣戰後經濟發展初期的產物,乍看之下兩者毫無關係,但這句發言所勾起的連結,是歌唱者在特定處境——林班歌紓解離鄉愁情並隱諱表達對現狀的憤怒;兩條人的摩蘭歌詞則以幽默的方式對泰國政權提出質疑——當中,所做出的情感連結。
雖說隨機是「非遊記」很重要的特質,但以架構而言,我們當然還是能在觀展過程中找到可依循的「路標」。一樓展區著重在呈現台灣移工的「意見」,和對「逃跑外勞」議題的關心。除了內容本身,也介紹圍繞相關主題的單位或刊物,例如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移民工文學獎,《四方報》及電視節目《唱四方》等。在一個當代藝術展覽中,介紹後者這類「資源」是很重要的,我們受如越南畫家陳維興的展出畫作和展場的文學書寫感動,而我們也須知道這些內容由什麼樣的機構支持,以及它們為此付出的具體努力。
二樓展區聲影作品又分成幾個部分。其一是收錄各地「勞動歌謠」,如林班歌與摩蘭。這部分與一樓展區保持著類似的邏輯,在展演內容之外,也花費許多篇幅介紹了成立於1993年的獨立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並以展品展現這個機構與原民文化復興與發展的關係。
除了上述幫大家「補脈絡」的作品以外,影像作品則有空間來表述非弱勢的創作者以何種方式接近原民與移工議題。如二樓展區「你哥影視社」創作的影像作品《多過必要》,提示了隱藏在整體展覽當中的有趣提問。此作品記錄了「你哥影視社」團隊為了「非遊記」取材,並因此在台中的東協廣場遇見泰國東北青年蘇塔,最後決定以他為拍攝主題、並進行拍攝的過程。
影片以創造、捕捉隨機與日常的創作手法,凸顯移工與雇主的關係、台灣移工的休閒娛樂文化、泰國國內城鄉差距等議題,透過呈現移工生活圈來讓影像說話,並開啟五官想像;也在團隊雇用的泰國翻譯與拍攝對象之互動自然開展,而不是以社會學的方式條列檢驗。
「你們拍這些,是要在哪裡放?」
「拍完會在台北的美術館放。」
「誰會想去美術館看這些?」
這段蘇塔與泰國翻譯的對話,呼應了一樓展場中並非一般想像的「美術館展品」出現在此的原因。日常電視節目的影像、物件的展示,和關於一個在台外籍勞工的日常,出現在當代藝術的領域,本身就是一種少數聲音的逃逸與對逃逸之意義的翻轉。
泰國藝術家阿迪薩・普帕(Adisak Phupa)的作品《Ling Dao》(小)/《Ling Dao》(大)則以聲音裝置和人偶呈現伊善地區的「火箭節」氛圍。這項作品有趣之處在於,面對異文化中從未體驗過「原汁原味」火箭節的展場觀眾,該如何重現這個節日當中,人們與神話、神靈的關係?或是,分享要如何成立?
我認為普帕的策略是抓到這個慶典與當代能連結的關鍵感覺:幽默與創造力的豐饒。充斥整個展覽空間牆面與中央的,是帶有「性感」的人偶造型,性別物品當中的裸露、情色在此不是當代社會中的意涵,搭配著《陰道神話:男女造物者》,此一作品反過來以歡慶感染了這類主題的表達方式。
展間的部分最後來到阿比查邦的《野紀史》。老實說,一走進展間,有種與「非遊記」其他空間完全分隔的感覺,這位同樣出身泰國東北的藝術創作者,因國際性的關注而更常進入我們的視野,其影像創作具有強烈的藝術性風格,乍現的感覺是突兀,不過,它確實也是對伊善地方史與地方命運的一種詩意展現。
本文在此無法對每個參展作品一一詳述,只想企圖傳達,在當代藝術策展方面而言,「非遊記」的「鬆散」與「隨機」是一項大膽且必要的嘗試,關於那些看似離自己生活很遙遠的他人命運,就算不懂或不想懂,來這裡,作品會唱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