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好味的傳承與創新

專欄作家_李明璁

很多老家在台南新化的朋友,不約而同告訴我,小時候他們要搭車進城,都會說「去台南」,彷彿新化不屬於台南,而是另在一地、自成一國。

新化舊名大目降,是西拉雅原住民語 Tavocan 的音譯,意思是「山林之地」。這個小城鎮位於進入山區的交通要道,很早就是整個大台南周邊村落食物與生活用品的集散中心。新化市街從日治時期就相當繁榮,無論是老街上精緻又壯觀的裝飾藝術(art deco)樣式建築,或從新化市場向外延伸的各類攤頭和商家,都充滿強烈的地方特色。

再者,因為嘉南大圳南幹支線流經新化,這裡的稻米生產質量一直維持高水準,也連帶養成新化人愛吃米食的習慣、與懂吃米食的品味。比如我最愛此地街邊常見的煎粿小攤,這個以在來米為基底的庶民小吃,表皮煎得微焦香脆,口感Q彈極了,還特別加了蛋、淋上新鮮的虱目魚羹湯。不得不說,台南人就是懂吃。

還有新化市場「金花」的粿仔,也是在地絕妙米食代表之一。這老攤完全沒有菜單,小小檯面整個滿出來地展示幾十種新鮮食材,豐盛至極,難怪一碗粿仔無論做湯的或乾的,裡面什麼料都吃得到。而雖然俗稱「黑白切」,但絕對不是黑白(隨便馬虎)煮或黑白吃。老闆和熟客之間,點菜不用多說,日積月累的口味默契,輕鬆坐下,隨煮便吃。

在這波疫情來臨前,我曾造訪「金花」幾次,觀察來這裡吃早餐的顧客,的確大多是在地人、或者旅外剛好返鄉的。他們好像都有一種「如果沒有來吃一碗粿仔、配一盤黑白切,在新化一天的開始可能就不太有勁」那樣的感覺。

回想市場還無管制、仍可自在用餐的時候,一早就來「金花」飽餐一頓的人潮不斷。我因此不好意思跟兩位掌廚的姊姊聊太多,生怕造成打擾,於是就一旁默默看著。她們巧妙的分工,有點像女子網球雙打高手,甲在做A動作時,乙就去B動作,互補得很好,然後下一輪又交叉切換,相當流暢。光是看兩位姊姊如此俐落料理食物,就知道這每一碗、每一盤,肯定都美味。

除了好味米食,新化市場周邊也有幾家歷史悠久的老米店,仍可一窺此地昔日「米倉」之榮光。就像一位返鄉接掌米店生意的第三代老闆所說:「我們這裡的人都很會挑米買米啊。你看市場賣的各種粿,鹹的甜的都好吃,全靠優質米才能做出來。這肯定要從產地的稻田,一路講究到米店,每一個環節都要好好把關」。

原本從事金融業的楊老闆,回來與父親一塊經營已十二年。聊了之後才發現,即使看來傳統老派的米店,其實在世代交接的過程中,還是有些創新作法不斷嘗試著,比如更有效率的物流、甚或是「選品」的概念等等。這裡頭需要父子互相學習、甚至理念與做法的磨合。畢竟,楊爸爸退而不休的好眼力和好舌頭,一秒就可分辨米的等級差異,還是無可取代的基本功。

另一家也位於地標老街上的米店「晉發」,歷史更悠久,創始於1872年。走進店內宛如一座博物館,尤其是店內中心位置、一座巨大通達二樓的檜木製碾米機,雖有百年歷史仍完整保留,且經修復後竟然還能運轉。「彷彿老街的心臟又開始跳動了!」當第六代的經營者,以這句話形容當時他目睹碾米機重新啟動時的感動,我也跟著起了一陣雞皮疙瘩。

有趣的是,這個第六代其實與原來的店主並無血緣關係,他們是一群多年從事地方社造的在地青年,經過與店主不斷溝通終於取得共識後,才從第五代手上接下了米店傳承、乃至創新發展的重大使命。我好奇這是否開啟了一種地方創生的新可能,或許老店不一定都要由家族經營,也可以讓有強烈認同的專業團隊來接棒。而他們開發的新產品、和連結的商業模式,說不定會變得更豐富多元。

身為一個米食控,來到新化市場不僅食指大動,也有感動發現。從當早餐的煎粿、粿仔湯,到市場裡各種甜的、鹹的、當點心或祭祀用的粿、甚至還有新奇特殊口味的米香,連米啤酒都有。而賣米的店家,有傳承三代、父子聯手的老店,也有熱心接手的另類第六代,他們都努力保存百年傳統,並嘗試各種創新。這裡不愧是日治時期全台精緻米食文化的重鎮,至今在市場各個角落。都還可以感受到這個驕傲的味覺認同。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