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小抄 EVERYDAY ECONOMICS | 起床、 通勤、 工作、 用餐⋯⋯每日生活中的每一個大小決策都是一場關於經濟學的辯證
最近,在新聞媒體上可以看到一些美國人表示:他們原先不認為新冠病毒真的有這麼嚴重,還是照常生活,並沒有特別進行防疫,直到身邊的家人真的染病,才驚覺疫情的嚴重性。人類確實是一種鐵齒的生物;就算其他人告訴你許多資訊,你也通常要等到大難臨頭的時候,才會真正改變自己的想法。
其實,這種思考模式也並非完全不合理,畢竟二手的資訊確實可能經過變造,或是傳遞的過程有差池,而自己親眼所見的主觀感覺就此方面而言相對可靠。然而,人們其實還是很有可能過分相信個人的親身經驗。
過去在行為經濟學上的研究,表明了人往往有過度自信的傾向。人們會太過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分析事物的眼光,因此使他們更固執,不願改變自己的想法。經濟學教授 Pietro Ortoleva 和 Erik Snowberg 在2015發表的研究,就討論了過度自信會怎麼影響人們的政治偏好。他們請受試者猜測諸如「去年的失業率」等問題,並且問他們對自己答案的自信程度。那些錯得一蹋糊塗卻又自信爆棚的人,就會被定義為過度自信者。
他們發現,如果受試者過度自信的程度愈高,他們就會更傾向支持極端的價值觀,投票率也更高,對政黨也愈發忠貞。稍微延伸一下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猜測這種源自於過度自信的偏誤,可能會使人們在接收到與自己所見不同的資訊時,仍然會偏向相信自己的經驗而判斷。
在現實生活中,過度「眼見為憑」的現象也十分常見。在公司應徵新進人員時,面試官的個人印象往往比客觀的資料更有決定性。你或許會說,這是因為這些人資更有「識人之明」,而客觀資料有造假誇大空間,透過面試較有可能測量出一些「隱藏」的特質,隨之招募到更好的人才。而過去許多勞動議題相關研究也顯示:許多公司皆太過側重面試一類的第一手資訊,而不夠重視以客觀資訊或演算法評估的二手資訊。
然而,耶魯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3年的實驗中,讓受試者預測兩名學生當期成績,提供前期成績為背景資料,並和其中一名學生面談;此外,受試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的面談學生使用預設的隨機答案來回答問題,另一組的學生則是認真回答。結果顯示:兩組受試者對於面談得出的印象都一樣自信,此外,藉由他們有、無面談學生的預測可以發現,面談反而會讓他們得出較差的結論。其他針對面試的類似研究,也告訴我們面試官通常更喜歡顏值高,或是跟自己有類似興趣愛好的求職者;而這些個人偏好當然與求職者的工作職能無太大關係,與其說是在幫公司找到好人才,不如說是在幫自己找一位好同事。
令人驚訝的是,在漫天喊價的職業運動比賽獵頭中,球隊們也展現出很類似的行為傾向。美國勞動部經濟學家 Michael Dalton 和多倫多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Peter Landry 在今年發表的研究中,就使用了「Basketball Reference」網站上美國 NBA 籃球球星的轉隊資料 ,發現球隊在決定要不要挖角球員時,也會過度側重他們實際看球賽得來的第一手資訊。但是這些所謂的第一手資訊,也不太能夠準確預測球員轉隊之後的表現。
球隊主要決策者之一的教練,平時會看的球賽,除了自己的隊伍真的下場打的球以外,通常也會看敵方隊伍前一場比賽的影片當做研究。但在評估一個球員的實力時,除了看這些第一手的比賽,其他比賽的表現應該也十分重要。然而在這篇研究中,他們就發現,如果一位敵方球員在對戰到自家隊伍的比賽,或是前一場的研究賽中相較於整個賽季表現特別好,那麼就更有可能挖角這位敵方球員。具體來說,每當球員在這些第一手比賽的得分比起他在整個賽季的平均表現多出一個標準差,這個球員被挖角的機率就會多出2.8%。因此,即使球員在整個賽季的得分表現是公開且不可能造假的資訊,球隊高層也還是更偏重自己親眼所見的球員表現。
即使不想承認,但比起冷冰冰的數據,我們似乎更相信親身經歷。可是我們應該理解:所謂的「數據」,其實也就是每個人親身經歷的總和。忽略來自他人的資訊,大概也只能算是因傲慢而生的怠惰而已。與其只相信自己,不如開始相信其他人,進而相信「那個相信著別人」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