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車

前陣子接了一個緊急任務,要改造一輛農用車為杜鵑花車,以參加新北市農業局推動的萬金杜鵑花季活動。我對園藝、賞花這些事情一竅不通,其他參與者大多是專業設計師,我連高麗菜都種不出來,怎麼能擔當這種公開計畫?邀我的花藝師卻說沒問題,有想法最重要,假如有問題都會有專業團隊撐腰。

這個說法很吸引人,讓我好想體驗大師怎麼引導門外漢完成作品。首先接到的引導是:放心做自己、我們需要各種獨特的觀點、沒有好壞對錯;美學方面的指導則是:可以模仿在自然中所見過的美好、先安排最有力量的當主角、細部陳設依照自己的喜好。

在設計的過程中,的確能體會「有想法最重要」,可能在山林裡耳濡目染久了,不自覺地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選擇的時候較為果斷。第一階段在合作的苗圃看花時,發現今年花期跟展期對不太上,畢竟影響開花的因素太多,而花季活動只能配合春天的連續假期,如果要呈現百花盛開的澎湃感,其實要去調花、買花。我最後選擇花農自己培育的「萬里小玫瑰」杜鵑,開花較稀疏、外型小巧,姿態蠻像不造作的盆景。

在選了小巧的杜鵑品種後,連帶的決定是車廂造景呈現萬里金山多雨的景觀與山區地形,材料用伏石蕨樹枝、整片苔蘚、蝸牛空殼、長了苔蘚與地衣的小石頭、鼠麴草與幾種蕨類,這些都取自杜鵑苗圃附近的山區。野草們造出來的景是座充滿各種綠色植物的假山,作為展品所需的維護較少。我放棄使用開口就可買來的許多花材,盡量利用當地當季的材料。

花車外型設計參考了攝影術初期的濕版攝影暗房車,概念是攝影師打造的生態景觀花車,讓自己所見在黑色背景中呈現,車窗相當於攝影師的視框,車廂前後則採用格柵,上方完全透空,讓戶外展區的降雨、強風、日照都受到調節。花農柳班長後來跟我說,存活率非常高。

「萬里小玫瑰」杜鵑與當地當季材料組裝而成的花車。(陳敏佳提供)

在山區嘗試自給自足的生存實驗有好多事情要忙,本以為玩花弄草的日子距離我很遙遠,插隊進來的園藝體驗卻打開另一扇窗,繼續延伸我的偏好、稍微有些人為的介入,就能讓山區生活增添樂趣。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