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都市之外的區域稱為「鄉下」或者「地方」,那個記憶中充滿著蟲鳴鳥叫、土地芬芳,以自然為名的農舞台,「慢」便是它被理解及熟知的節奏;而這樣帶著緩慢感、不便性以及封閉之刻板印象,一直以來就不是媒體及主流價值所關注的面向。但曾幾何時,隨著樂活概念的興起,返璞歸真成為人們的渴望,從而對美好生活的定義也有所改變,地方的許多既有價值觀與特性,竟也隨著時代演進重新被看見,並擦亮其價值。
這樣的趨勢從歐洲、美洲一路蔓延至亞洲,現象也可見於紙本傳媒。1999 年創刊於日本,名為《SOTOKOTO》(ソトコト)的生活型態型雜誌,取名自非洲班圖族語「樹木下」之意,以「讓社會與環境變得更好及有趣」為報導的核心目標,樂活、慢生活、農業社會以及地方,皆是其關注的主題面向。在當時的時空下,堪稱是一本非主流的小眾雜誌,持續透過各式主題企劃,向讀者傳遞這樣的思維及想法。
然而,2011 年 3 月 11 日造成數千人死亡的東日本大震災,可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首先,高齡化、少子化、地方過疏等問題在日本早就不是新聞,但過往人們總缺少了那麼一點的行動力,總是等到大自然的強烈反撲後,才開始有了行動。隨著震災所引發的核子污染,許多居住在都市地區的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尤其是有小孩的父母們,為了追求更安全環境、更健康的食材,終於有了移居鄉下的決心。地方因此重燃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實踐的渴望。這股浪潮的引動,加上學界掀起「地方消滅論」之爭,讓日本政府更為積極,期盼從組織面及政策面來推動改革,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趁勢阻斷地方人口持續流失,以及三大都會區人口持續成長的狀態。因此,日本政府宣示,2014 年為「地方創生」元年,透過設立特別組織「町、人、工作創生本部」(まち‧ひと‧しごと創生本部),整備能量,推動改造行動。
因應這樣的局勢發展,過往報導相關議題的地方及風格型雜誌,也因此找到了存在及倡議的著力點,相關刊物如先前提到的《SOTOKOTO》、2000 年創刊的《自遊人》、2012 年創刊的《Turns》,以及 1987 年創刊之老牌地方雜誌《鄉村生活之書》(田舎暮らしの本)等,無論是老手還是新手,無不整軍備戰,準備在這一波地方創生引動之地方議題及返鄉熱潮中,挺身而出積極扮演媒體的角色。媒體因為地方被看見,而願意投注心力挖掘好的議題,企劃有意思的內容,而讀者則可透過雜誌內容,對於地方有更深的理解,如此魚幫水、水幫魚,也讓「地方學」頓時潮了起來。
回到本次專欄的主角——《SOTOKOTO》,因去年 12 月製作了一期「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特輯(台湾のまちづくり),瞬間打開在台灣社造相關領域的知名度。對於一個過往可能只有極少台灣人關注的紙本媒體而言,真可用「爆紅」來形容。該期雜誌別出心裁地邀請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先生,扮演一位識途老馬般的嚮導,或說更精準來看,山崎先生在文中的角色應是位「詮釋者」,試圖從他的觀察視角切入台灣各個現場,帶領著雜誌的讀者們衝南衝北,見證台灣青年創業及社造行動的百花齊放,從中反思。透過海外媒體的編採,搭配日本專家的分析,再反身過來看我們熟悉的地方與田野,的確別有一番興味。
這也讓人再度見識到日本雜誌擅長之企劃編輯功力,老實說,該類型議題過去台灣也曾多次報導,但《SOTOKOTO》切入視角之新穎、視覺排版之美以及文字的拿捏,就是其魅力所在。持續用高感值的圖像及溫暖卻不失專業的筆觸,尤其精準地拿捏內容編排比重,維持舒服適切的平衡感;顯而易見地,這一切都是為了所要接觸吸引的目標族群而來。
當然,這本雜誌不僅如此,如果你是忠實讀者,應該對於封面布局不陌生。這話怎樣說?「地方」給人的印象就是人與人距離接近,彼此相處和諧;有別於城市冷漠的「群體性」就時常出現在封面上,這是雜誌想透過作為首要接觸點的封面所傳遞的價值主張。因此,常可見到「一群人」的影像就這樣呈現在封面上,且不僅是一群人,還是一群臉上自然流露出笑容、在日本各地努力生活的人,這應該就是《SOTOKOTO》在這幾年,乘著地方創生的浪潮,給予自己的定位與使命——扮演著城市與地方之間的交會平台,把地方正在發生的事物,還有地方人正在做的事情,透過組織過的內容向外界發聲。期盼吸引有志想移居地方的人,能因此找到前進的理由,也藉此鼓勵已經在地方努力的人,持續這一條路而不感覺到孤單。
《SOTOKOTO》更因長期對於地方動態的觀察及創生知識的關注,扮演了地域活化議題的引領者角色。因此總能在不同階段,透過專題拋出新的議題,引動相關利害關係人的討論,蓄積更強的創生能量。而這樣的特點,真實反映在每一期的封面故事上。如果回顧過去半年,今年一月號推出「全日本小誌圖鑑」,鉅細靡遺地介紹存在於日本各地的小規模、有別於地方誌的小誌,更使人看到地方存在的創意能量;而二月號則是探討去年 10 月在日本開始被討論的「關係人口」(註)概念,當然這個概念早存在已久,但透過雜誌大幅討論及擴散,必定能創造更大的影響;四月號則是以「地域 × IT」為題,讓人深刻感受科技力如何介入並活用於地方,創造更大的影響力。以上這幾期都讓人見識到《SOTOKOTO》對於趨勢潮流的精準掌握,能在不同時間,透過不同議題讓地域活化,不會只是自己人關起來玩的領域,而是不斷融入新的元素、新的養分,成為一個有機的生態系。
最後想談談今年八月號專題「給 20、30 歲年輕人的禮物,日本的阿公阿嬤們」(20 代、30 代に贈る、日本のおじいちゃん、おばあちゃん),封面主角無他,就是近期受到許多媒體報導,目前居住在東京新宿,白天賣餃子,晚上刷盤子,現年 82 歲的 DJ 阿嬤岩室純子。當然不僅這個案例,雜誌還介紹多位目前還在職中的活躍高齡者,如在山形縣鄉下高齡 92 歲的阿公酒保井山先生,以及一群在大阪鄉下持續手作的阿嬤們。從他們現在的生活,對工作的態度以及長期積累下的價值觀,帶給人們更多面向的啟發。「地域活化」在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中,「移居」一直被視為首要之物,因而青年返鄉,無論是 U-turn(地方青年回鄉),I-trun(他地移入居),甚至於 J-Turn(新移住農村青年)就成為熱門話題。
但關於返鄉,大家腦海裡總是浮現 30 歲青年組成的年輕家庭,帶著一對兒女,找到一個喜愛的地方努力的影像,我們卻忘記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有更多的中高齡活躍長者,也可能在退休之後,找到一個下半場的努力之地。這一期《SOTOKOTO》的出版,算是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別忘了這群已經存在於地方或正也打算返鄉的長者們,雖然他們可能體力沒那麼好、動作沒那麼靈活,但是在適合的舞台上,依舊可藉由他們的經驗發光發熱。我想,這就是一本自我定位為地方風格誌存在的價值——不僅讓在地方的人感覺不孤單,也讓想要貼近地方多一點的人,多了一個管道。這一切不僅是取暖,更是讓彼此知道我們都在路上。當然這樣雜誌的存在,絕對扮演了引動歸鄉第一哩路的角色,讓人再度感覺到「地方」將是未來的希望。
註:不是移居該區域的「定居人口」,也不是因觀光造訪的「交流人口」,關係人口意為因為人們喜歡該地而以某種方式關心和支持該地的實際運作,例如買當地的特產、捐款或當義工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