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萬強的重生──資訊如何幫助更生人就業
法國小說家雨果的著名小說《悲慘世界》的最開始,主角尚萬強在歷經 19 年獄中苦役後,終於回到社會。然而,尚萬強曾經身為罪犯的標籤卻讓他回歸社會之路處處受阻;在多次被雇主拒絕,讓他幾乎要回到墮落的生活之際,主教無私的愛讓他得到救贖,進而開啟了他的新人生。
開頭這段故事雖然發生在 1815 年的法國,相同的情節卻也在當今世界各地持續發生;遺憾地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像尚萬強一般得到新生。事實上,更生人的失業率普遍高於無前科者。在法務部 2014 年提出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統計出更生人失業率約為 18%,遠高於同期全體勞工的平均失業率 3-4%。
為什麼更生人失業的情形更嚴重呢?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來自社會或更生人自己的偏見。根據台北大學林育聖副教授在 2019 年發表的研究,約有 14 %的受訪更生人認為他們失業是因為社會標籤。此外,在美國的一份研究中,研究者隨機寄送虛擬的履歷給雇主,看雇主會不會因為不同的特性而改變是否雇用的傾向。研究發現,不只有前科紀錄的履歷較不容易被採用,有色人種受到前科的影響又更加深刻。
不過,單純從「雇主不願雇用更生人」這一事實,不見得能直接推論出「更生人在就業市場上受到歧視」。舉例來說,若是就業市場上的雇主們對於更生人的認識,包含了「工作情形不穩定、教育程度低、容易在職場引發問題」等,那麼雇主們之所以不願雇用更生人,可能是反映了雇主們對於更生人所象徵之特質的厭惡,並非更生人本身。換句話說,是因為這個群體在統計上具有某些負面特質,導致雇用這名員工所要承擔的風險增加。如果這個假說為真,那更生人就更難透過工作改善他們的生活,進而擺脫負面標籤。
因此,各國政府都推出了一些政策來幫助更生人求職,回歸社會。美國近年來推行的「刪除欄位」 (Ban the Box) 政策,就是限制雇主在勞動雇傭階段不得調查應聘者的犯罪紀錄,要等到確定雇傭關係後才能啟動調查。若調查發現應聘者有犯罪紀錄,雇主也不能直接辭退員工,而是必須提出說明函,並等待員工回應後,再次決定是否取消雇傭關係。
「刪除欄位」政策的概念,是希望讓更生勞工至少有第一次機會,不要在最開頭送履歷的階段就被剔除。不過「刪除欄位」政策的效果在研究中並不一致。究其根本,「刪除欄位」並沒有真正改變雇主對於更生人的想法,而只是把辭退更生人的時間延後了;就算政策真的有效,可能也只是因為雇主的「突發善念」。如果要從改變想法的角度著手,就要提供雇主與勞動本身相關的資訊才行。
Cullen、Dobbie 及 Hoffman 今年 (2023) 剛剛發表於《經濟學季刊》的研究,就利用美國的勞工媒合平台進行實驗,來測試各種不同的誘因結構,是否能鼓勵雇主採用有前科的勞工。首先,為了瞭解雇主們對於更生勞工的需求曲線,研究者們會提供願意雇用更生人的雇主不同程度的工資補助(5% 到 100 %不等),並且詢問雇主是否願意在有補助的情形下雇用更生人。他們發現,在沒有任何補助的情形下,還是有 39% 的雇主願意雇用更生人。而在補助提升的情形下,雇主也確實更願意聘用更生人。但即使提高補助到 50% 甚至 100%,願意聘用更生勞工的雇主比例也只到 54%。這顯示補助雖然可以鼓勵部分雇主聘用更生人,但補助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對於需求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單純使用金錢誘因,並不見得能夠解決更生人就業的問題。
如果雇主之所以不太願意雇用更生人,主要還是在於他們認為雇用更生人可能帶來的損失,那麼一個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提供雇主與更生人工作能力相關的背景資訊,從而改變雇主們的信念。這個想法簡單直接,但效果卻不盡理想:雇主們的確因為資訊改變了他們對更生人的看法,卻並沒有顯著地反映到他們的雇傭選擇上。
如果單純的資訊不夠,那麼能不能從其他方面下手呢?於是,研究者們考慮了兩種不同的機制。第一種機制,是由平台提供對雇主的保險(若是因為雇用有前科的勞工,導致竊盜或安全上的損失,平台將會賠償美金 1000 至 5000 元不等)。有了保險,雇主就不必擔心更生人可能對他們的財產造成危害。這個方法相當有效:有了保險以後,就算沒有任何補助,也有 51% 的雇主願意雇用更生勞工。
另一種機制,是提供該更生勞工過去的工作紀錄(該勞工在過去完成幾件有 85% 以上五星好評的工作),而雇主可以篩選並且聘請有良好紀錄的勞工。透過提供跟工作內容直接相關的資訊,雇主就更可能消除對更生勞工的負面偏見。這個機制的效果也同樣顯著:有 50% 的雇主願意在有工作記錄篩選的情形下,以全額聘請更生勞工。
這些結果都顯示了:要改善更生人的就業,得從雇主對更生人的偏見下手,並提供適當的誘因讓雇主不必擔心後續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確實,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寬大慈悲的主教,無條件地信任他人並給予救贖。但在適當的機制設計下,我們也都能給尚萬強們一些機會,幫助更生人取回他們值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