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應許之地」的想像和見證:邁克爾・阿米泰吉的繪畫創作

太陽碰觸遠方山脊的尖端,日光穿梭叢林野地,被樹梢過濾著,照耀地表的萬物。看似平和,這一處卻是騷動不斷,支離破碎的軀體,喧鬧的掙扎與拉扯,一切似乎都不完整,似形非形,浮現又消逝 —— 我在《天堂律令》(Paradise Edict)這幅畫中看見的是空間的錯亂,以及它承載對一塊土地的懷想與反思

《悲愴和怠惰的黃昏》(Pathos and the twilight of the idle),「選舉」系列作之一,2019,油彩、盧布戈布,330×170公分 © Michael Armitage. Photo: © White Cube (Theo Christelis).

《天堂律令》為非裔英國藝術家邁克爾‧阿米泰吉(Michael Armitage)於 2019 年的創作。阿米泰吉於 1984 年出生於非洲肯亞,母親是肯亞基庫尤(Kikuyu)族人,父親來自英國約克夏郡。他的童年大部分在東非度過,一開始就讀於肯亞首都奈羅比(Nairobi)的國際學校,後來回到英國,進入倫敦斯萊德美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和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並取得藝術學位。畢業十年,阿米泰吉在今年夏天回到母校皇家藝術學院開展,展覽爬梳其過去七年的作品,囊括以風景、寓言人物和受 2017 年肯亞總統大選啟發的系列畫作。

阿米泰吉的創作結合他在東非的成長經驗、西方藝術史的美學薰陶,匯集了歷史、政治和時事、民俗以及神話,將現實轉化為想像的世界,反映著時代,更講述追求慾望和權利的人類經驗。阿米泰吉在奈羅比跟倫敦兩地工作,在前者的時間,主要花在蒐集資料、習作和準備,回到倫敦再正式著手,並同時進行多幅畫作——如此「退以觀之」的姿態,從內地指向其家鄉肯亞的文化遺產,向外地包容西方藝術傳統,如同他混血的身分,在兩地游移並來回審視自身、歷史和時下所交融的經歷。

以畫作的材質來看,阿米泰吉使用來自東非的盧布戈(Lubugo)樹皮做為畫布,為的便是「定位」自身。他與盧布戈布的邂逅是在肯亞的一家旅遊紀念品店,店家販售著以此布製成的餐墊,藝術家因好奇而開始對其進行研究。製作盧布戈布的技術已流傳了數千年,廣泛運用在烏干達南部巴甘達(Baganda),做為喪禮用裹屍布或製作傳統儀式用的服飾。其製作過程十分耗時,必須先將樹皮從盧布戈樹上一層層地剝下,將之與香蕉樹一同燒炙,再清洗並浸泡於水中,之後用工具搥打數小時,待材質變得柔軟後再攤開風乾。被剝了皮的盧布戈樹則被香蕉樹葉包裹,如此讓樹木能夠靜養並再重新長出新的樹皮。

盧布戈布不具傳統畫布平滑的表面,粗糙且坑洞遍處,布與布間相連接處的痕跡特別明顯,但為了克服這些質地的過程正是阿米泰吉所著迷的地方:「那是一種幾乎『反繪畫』的過程。」他如此形容,「我不得不重新思考過去所學的技法,以便恣意地運用畫筆去操縱由表面阻力所產生的張力。」經過長時間的嘗試,阿米泰吉突破媒材的障礙,以薄塗的筆刷作畫,擁抱布料表面的雕塑性肌理。他之所以決定在盧布戈布上作畫,為的是將自己的畫作脫離西方繪畫的傳統,拉近他與家鄉的距離。換言之,盧布戈布不僅讓藝術家重新定位,更同時顛覆了自身——阿米泰吉的身分認同,以及他作為在倫敦受訓的畫家所承載的西方藝術教育的位置。

阿米泰吉的繪畫可見西方繪畫的影子,提香、哥雅、馬內和高更皆是他時常參考的藝術家,以他的說法來解釋,如此做法僅是「挪用」,若談及影響的程度,來自其家鄉東非的藝術家反倒更深厚。在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中,阿米泰吉挑選了 6 名東非藝術家於 1960 至 1990 年間的作品一同展出,這群藝術家奠定了肯亞藝術史上具象繪畫的關鍵發展,對阿米泰吉的創作實踐具深遠的影響。形式上,藝術家如特蕾莎‧穆索克(Theresa Musoke)具渲染性的薄塗筆觸;埃利莫‧紐(Elimo Njau)筆下結合怪誕圖案與荒地景觀的風景畫;米克‧吉秋古(Meek Gichugu)對人獸情慾的描繪;傑克‧卡塔里卡威(Jak Katarikawe)具寓言和神祕色彩的人物畫……這些表現皆可從阿米泰吉的繪畫中端倪出彼此間巧妙的連結和對話;內容上,這批作品涉及對社會、政治、宗教、身分及性別認同的思考。

同名展覽「天堂律令」同時展出六位東非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圖為米克‧吉秋古(Meek Gichugu)的畫作。© Michael Armitage. Photo: David Parry / © Royal Academy of Arts

以其「選舉」系列為例,這批作品是根據肯亞當地電視台 K24 的新聞片段所繪製而成。2017 年,肯亞正值選舉之際,阿米泰吉加入 K24 新聞的攝影小組,在奈羅比市區的烏呼魯公園(Uhuru Park)拍攝當地反對黨選舉集會活動。那年總統候選人烏胡魯‧肯亞塔(Uhuru Kenyatta)以些微差距打敗在野黨二度連任,引發在野聯盟控訴選舉不公,因而爆發多場抗議活動,衝突不斷。肯亞塔在造勢演講中引用《聖經》故事,承諾要帶領肯亞民眾前往「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受其選舉宣言啟發,阿米泰吉結合從新聞媒體捕捉的片段、自身目睹選舉活動的經驗以及神話,創作了一幅幅描繪動亂與暴力,又極具想像力色彩的繪畫。畫面上躁動的群眾,挑逗視覺的怪誕動物圖像等母題,具有影片剪輯的畫面拼湊感,將現實與想像的世界交織在一起,不僅強烈地反映肯亞的政治狀況,延伸的更是普世的人類經驗:對於權力和慾望的嚮往,以及對於某個喜樂花園的信念。

邁克爾‧阿米泰吉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個展「天堂律令」展覽現場。© The artist. Photo: David Parry / © Royal Academy of Arts

阿米泰吉所要表現的是一個失落的天堂——在那裡,烏托邦的信念早已被統治者摧毀,即使存有夢想,也僅是徒有空殼的夢。亦如《天堂律令》,描繪的是隸屬東非的基瓦尤島(Kiwayu),靜寂的白沙海灘和冷冽的大海具天堂之質,但島內叢林卻是索馬利亞基地組織(al-Qaida)在東非的分支「青年黨」(al-Shabaab)的營地。喜樂祥和的叢林景致,實則深藏鬥爭與暴力,此地豈是那極樂之地?

在阿米泰吉的畫作中,每一處皆充滿著故事,而這些故事實則影射當下的現實,省思所謂極樂之地的當代意義與想像,同時試問深處於塵世的我們,在動盪的世界中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何處是那「應許之地」?我們在那一片斑斕中靜默。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