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玟過世的消息傳來,我沒有聽她的歌。
當然怕情緒湧上,年紀大了不想太 sentimental,且知人生實難,為此過分悲傷,彷彿是對死者的一種情緒控訴。我猜想 CoCo 並不希望她的歌迷這樣。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有一點點的跟自己的記憶賭氣,想知道不依靠外掛情況下(不直接聽歌、不查詢網路),我能記得她多少的歌,以及跟歌曲有關的事。
一個人的記憶,的確是巨大的資料庫。如果在十來歲時許多去背誦、默寫的課文,或是一些數學公式與地理名詞,早就隨著考試與年歲磨去。那麼,我們對歌曲的記憶總是猶新。普魯斯特效應並不需要額外解釋,因為我們自然會在某個階段體會到。或許不會像日劇《初戀》那樣將失去的記憶全部贖回,但在某種程度上,當你有這樣時光回返的感受時,已經接近奇蹟。
記憶的本質,的確還是普魯斯特所說的,不單是表面的智力活動,而是情感的、感官的、身體的。喚起來的,除了記得的事物外,那個記憶所在的當下,你的生命某一瞬的樣貌,也隨著保留了下來。
普魯斯特會說,這個回味時的奇妙感受,就是幸福。
2.
第一首刻印在腦海裡的歌,是〈愛我久一點〉。
刻印的方式很清楚,不是在廣播或是 CD 播放器的音響,而是從電視裡。那時候的電視還是映像管,螢幕是圓圓厚厚的凸透玻璃。電視櫃下總有個錄影帶機,有時播放出租店租來的錄影帶,有時則是放個空白帶,將喜歡的節目錄下,或是早早設定預錄功能。
我是每個星期守在電視前面,觀看衛視中文臺播放的,由堂本剛主演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反覆聽到這首歌的。
老實說,〈愛我久一點〉的歌詞意象,以及當中的甜蜜,與日劇金田一的詭異與陰暗風格大相逕庭。但反而在這個違和感、反差感極強的搭配下,變成印象極強的一首歌。久而久之,這首歌的前奏,與李玟一開始的轉音,成為一種儀式。在週末晚間聽到這首歌,代表即將追上新的一集,隨著那個每次都要以爺爺名義發誓的金田一,去破解每一回的詭異連續殺人案。
這首歌一方面讓我享受了懸疑,另一方面這首歌的甜蜜也軟化了當中的恐怖,讓我不至於在看完之後的夜晚失眠。也是這首歌,知道 R&B 的唱法是如何能夠幽微婉轉的進入記憶的深處。
「給我,愛就愛我久一些」,這樣帶著撒嬌又命令的語式,確實讓我從一個先前只是知道她的名字,大略聽過〈我依然是你的情人〉的少年,心中有一首歌,不需要背誦就記得歌詞,而且配合著她歌聲中每一個轉音,深深的記住了。
3.
要說李玟最鮮明的形象,還是她推出《Di Da Di·暗示》的時候,那火紅的頭髮。
當時許多人應該與我一樣,已經知道李玟,看過她上節目唱歌,說得出她有哪些較為膾炙人口的歌曲。她已經是一個染著一頭金髮,展露身材與活力,有著招牌的爽朗笑聲,無論情歌或舞曲都能夠駕馭的知名歌手。儘管如此,當她一頭紅髮出現,穿著藍色旗袍,或是白色大衣加上短褲時,仍然讓所有人將目光轉向她。
記憶無從見證,但我確實記得。某年寒假,經過中山堂附近的遠東百貨,李玟就頂著一頭紅髮在唱片部簽 CD。現場人雖擠滿,但算來大約 30 多位排隊,我擠著擠著,就在五六公尺的距離,抱著興奮的心情看著 CoCo 在我眼前。我一面惋惜沒有把 CD 隨身攜帶,又一面猶豫要不要為了簽名多買一張專輯。然後短暫的簽名會就結束了。
我跟著其他歌迷喊了「CoCo、CoCo」,她朝著我們的方向微笑揮手。那個時代沒有手機,這個畫面無法及時拍照錄影,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才足夠鮮明。我還記得她的頭髮綁得很緊,紅頭髮下的頭皮清晰可見。我訝異原來她的身高比國中時的我矮,在舞台上給人的印象總是高大一點。
後來將這件事說給同學聽,他們不太相信我這麼簡單的遇上李玟。
4.
李玟真的徹底紅了。過了不久,她染回金髮,出了《好心情》。
我當然永遠不會忘記,〈好心情〉這首歌開頭的笑聲,聽著就有好心情。
那個時代與年紀,喜歡一個歌手,對一個憋扭的少年來說,不一定那麼好大方承認,尤其李玟的形象在當時那麼獨特。我記得隔壁的女同學問我隨身聽裡的 CD 是什麼,我說是李玟,然後趕緊辯解:「我不是因為她的外表,而是覺得她唱歌技巧真的很好。」女同學也許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她真的很漂亮啊。這怎麼了嗎?」於是我羞紅了臉,承認喜歡李玟,不需要去刻意區分外表或歌聲。我確實喜歡這個大膽又大方,有活力的 CoCo 李玟。
現在回想,我沒有錯過一個美好的時代。推出《好心情》之後,李玟舉辦「萬人迷演唱會」。我跟著五位國中同學,前一晚從新竹坐國光號到台北,住宿台北阿姨家,朝聖我人生第一場演唱會。
又是一個「我記得」。第一首的歌舞組曲唱完,李玟就喘不過氣。必須放緩舞步,在第二首歌〈真想見到你〉時,都還聽得到喘息聲,不得不把麥克風遞向觀眾,調整呼吸。直到最後一個段落才恢復正常。接著在第三首〈過完冬季〉完全找回狀態,那句「台北有好天氣」配合著微風的夜晚。
當然,我記得,那天的最後一首歌,是〈愛我久一點〉。直到散場,身邊的人都還在哼著。
5.
李玟的專輯一張張的買,看著她站上高峰,包括〈月光愛人〉的奧斯卡演出。但這時的華語樂壇確實精彩,於是對李玟的情感,從私人的喜愛,到大眾的歡迎後,彷彿又回到一個私人珍藏的感覺。
當我沒再買李玟專輯,也是我不再買實體專輯的時候了。在 MP3、Youtube 取代了 CD 之後,李玟的歌曲,成為使用電腦時,一個分頁裡面的歌單,再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專輯。我也承認,聽的歌愈來愈多後,她的歌成為偶爾想起、懷念無比的情懷。
但也是在這種狀態下,我可以確認,某些東西,就是在那裡而不會消失了。 就像我現在對於 CoCo 李玟的記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