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有種:台灣泡桐

文 董力銓
圖 LIU Chien-Fan

每年的二到四月期間,台灣中部中海拔山區的闊葉林裡,特有種台灣泡桐正綻放著滿樹的紫花。粗壯高大的樹形使它的樹冠常遠在天邊,加上樸素的掌狀葉與灰白的樹皮,使它經常被人所忽略。惟有進入花期時,碩大的紫色花朵掉落一地,台灣泡桐才有機會進入林下旅人的視野。

台灣泡桐具葉對生、合瓣花二唇化(註1)、二強雄蕊(註2)等特徵,早期隸屬於多為草本植物的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後因晚進的分子證據,植物學者將它自立一戶,歸入泡桐科(Paulowniaceae)。原生的台灣泡桐科植物共有3種──白桐(Paulownia kawakamii)、泡桐(Paulownia fortune)與台灣泡桐(Paulownia x taiwaniana),其中白桐分布於湖北、福建、台灣一帶,而泡桐則於中國中南部與台灣皆有分布,但兩者在台灣數量都相當稀少,分別被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易危與瀕危物種。而台灣泡桐則是台灣的泡桐科中最常見的物種,而且產地只限於台灣,是正港的台灣特有種。

雖說台灣泡桐是泡桐科中最常見的物種,但要在野外看到它還是不太容易的,不只是因為它那難以親近的高大樹冠,也是因為現存的野生族群也所剩無幾了。原生的台灣泡桐生長於台灣中北部的竹東、竹南、大湖、卓蘭、東勢、埔里一帶。因其材質輕軟、加工容易,又有吸水性小、不易翹曲、不易蟲蛀,共鳴性佳、木紋細緻等特性。可以用來製造家具、櫥櫃、木箱、木屐、音箱……等等。在早期多外銷日本,是十分高價的木材,有「台灣綠色黃金」之稱。不過也因為如此,自然生長的原木早在 1940 至 50 年代,皆遭砍伐殆盡。而後台灣泡桐多為人工種植,曾廣泛栽植於台灣各地,為當時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

台灣泡桐花冠呈漏斗狀鐘形,淡紫色,喉部黃色帶深紫色斑點。(LIU Chien-Fan)

一些優良的台灣泡桐品系經過篩選後,為保留其不易萌孽(註3)、好加工處理的特性,多採用「根插法(註4)」作無性繁殖。雖得已保留木材品質,但也同時減少了遺傳多樣性與對抗疾病的能力。約莫 1970 年左右,全台爆發了「泡桐簇葉病」。將近 80% 的台灣泡桐死亡,農民無木可銷,便有人開始從中國引進材質與外觀相仿的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與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作為替代,亦即今日多作為觀賞用途的「油桐」。但同為「桐」字輩,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油桐和不同家族的泡桐木材還是有差距,外銷上並不被日本人所接受。油桐的種植無利可圖,農民紛紛開始轉作。部分油桐逸出至山林,在野外大量繁衍。時至今日,才會有淺山地區滿山遍野的油桐,但卻很少看見一棵泡桐樹的光景,令人不勝唏噓。


泡桐三兄弟怎麼分

白桐、泡桐和台灣泡桐在未開花時極為相似,幾乎無法辨別,但可以在花期時從花序和花冠看出一點端倪。花序部分,白桐的圓錐花序長度最長可達1公尺,泡桐則大約長25公分,台灣泡桐則介於兩者中間,長約 50 公分。而從組成圓錐花序的次結構──聚繖花序(註5)來看,白桐沒有總梗(註6),其餘兩者有明顯總梗。如果花序高高在上,只見落花不見序也不用擔心。撿起花朵觀察,泡桐的花冠(註7)長度約 8 至 12 公分,而台灣泡桐則 5 至 6 公分,白桐最小,大約3至5公分。因為台灣泡桐為白桐與泡桐的雜交種(從學名中的「x」便可一窺端倪),特徵大抵上都介於兩親本之間。下次如果在春夏交界之時,見著山徑旁散落的紫花,不妨抬頭找找,說不定是台灣泡桐正朝著你揮手。

註1:花冠各瓣有不同程度的癒合生長的稱作合瓣花。二唇化則是花冠兩裂,呈上下對稱生長。許多合瓣花植物以此形式生長,例如以唇形花冠為主要特徵的唇形科(Labiatae)。

註2:被子植物中雄蕊生長的一種形式。雄蕊 4 枚,其中 2 枚較長,2 枚較短。以唇形科和玄參科植物為代表。

註3:又稱作「種根法」,以植株修剪下的根作為材料,插入可發根的材料中,使其無性繁殖成新的個體,為扦插法的其中一種。

註4:為樹幹靠近根部處長出的新芽及枝條。

註5:有限花序的一種,最內或中央的小花先開,而後其兩側的小花次開。最簡單的聚繖花序形式是由三朵花組成,中央小花的小花梗基部(即與花序梗連接處)側生出兩分枝,頂端各生出一朵小花。而複數的聚繖花序排列可形成「複聚繖花序」。

註6:此處指聚繖花序結構的花序梗,基部會與圓錐花序之花序軸連接。

註7: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總稱,位於花萼內側。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