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非兔:鼠兔、海兔、蹄兔與兔猻

每隔12年才輪一回的生肖動物,在兔子輪值的今年有不少愛兔單位與獸醫熱心地介紹各種寵物兔小知識,更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是兔年就不經腦迴路思考,養隻兔子試圖討吉利。在各式科普文章中,也介紹了不少野兔,讓大眾除了身邊常見的寵物兔外,也認識在地原生的台灣野兔。家兔野兔雖都有個「兔」字,卻是不同的動物,中華郵政在前一輪兔年推出的新年郵票主題就是各品種的家兔,慘遭動保團體批評少了台灣野兔。然而,希望公家單位能多推廣原生物種是好事,但要是把野兔混進家兔堆,難保民眾不會誤會,認為野兔也能當成寵物兔養。

基於這專欄已經慎重地介紹過兔子,因此我們就在兔年換個口味,來聊聊有著兔名卻無兔實,可以過兔年又不用值星的小動物們吧!世界上共有六十幾種兔子,廣泛分布在除了南極洲外的各個大陸角落,對人類來說是辨識度高、常見,還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種,因此就有許多其實和兔子八竿子打不著的動物,因為耳朵比較長,或擅長跳躍,就被人類安上了「兔」名,成了「像兔子的某物」。

與兔子一家最牽扯不清的非「鼠」莫屬,囓齒目下的動物都泛稱為「鼠」,佔了哺乳動物4成,種類近兩千多種。分類學者一度以為兔族同是鼠輩,因為牠們都有終其一生不斷生長的上下門齒,更近一步研究才發現歹勢搞錯了!原來類似的牙齒只是趨同演化的結果,兔子並不是囓齒目,而且上門齒要比囓齒目還多一對。在發現原來兔子多一對門牙後,有一群也是兩對上門齒的小動物,因而從囓齒目搬家搬到兔形目,還從像兔子的老鼠「兔鼠」,改名為像老鼠的兔子「鼠兔」,成為兔形目下的鼠兔科。但圓圓一小球,沒有尾巴也沒有大耳朵,住在寒冷高山的鼠兔還真的毫無兔味。鼠兔英文名是 Pika,和日本任天堂巨星皮卡丘 Pikachu 無關,不會皮卡皮卡的叫,但其特色是會發出各種用於溝通、示警和求偶的叫聲。相比之下,兔子們就顯得低調,多是擠壓氣管或是磨牙、噴氣。

住在高海拔山區的鼠兔(Pika)不會皮卡皮卡地叫。(Getty Images)

鼠兔搬家後並沒有讓鼠與兔的成員辨識混亂告一段落,囓齒目還有毫無兔感的兔形鼠和兔尾鼠,也有活像是兔子、長有一張水豚臉的兔豚鼠(Dolichotis),其中最過分的就屬跳兔(Springhare),這不分語言讓人誤以為是兔子的生物住在南非,不僅有對長耳朵,更有對強壯如野兔般的後腿,擅長挖洞,但因為總是以後腳直立,小小的前腳縮在胸前,再搭上一條長長的尾巴,反而更像是袋鼠。

跳兔外表像細小的袋鼠。(Getty Images)

袋鼠一族讓鼠兔混戰更加迷茫。澳洲對有袋類的稱呼大多承襲原住民用語,但中文命名一律是用類似棲位或外型的動物冠上袋字。雖然沒有袋兔,但有數種兔袋鼠(hare-wallaby)——常見的大型袋鼠就像是直立且肌肉飽滿的野兔,只是多了條長尾巴;矮袋鼠(quokka)則長得較像老鼠;還有像是猴子的樹袋鼠,憑長相可能會讓不論鼠或兔都覺得「這和我才不同國咧」。

澳洲還有另一位令人混淆的選手——兔耳袋狸(bilby)。bilby 一詞為原住民語的「長鼻子老鼠」之意,為什麼不是長鼻子兔呢?因為澳洲大陸原本並沒有兔子,是英國人帶了幾對打獵娛樂用的兔子到澳洲,演變成以億為單位的兔災,對環境、原生物種以及農業的威脅極大。澳洲人至今仍除不盡兔子,新仇舊恨下,連復活節的兔子藏彩蛋活動都不希望兔子出現。因此有點像兔子,但又不是兔子的在地物種兔耳袋狸,在近年被簇擁成為復活節特別嘉賓,同時還能推廣保育,一舉數得。

在澳洲,兔耳袋狸被用來代替兔子,成為復活節象徵。(Getty Images)
矮袋鼠是兔袋鼠的一種,只有家貓一般尺寸,主要分布澳洲羅特內斯島。(Getty Images)
樹袋鼠也屬於兔袋鼠,主要生活在樹上而得名,數量非常稀少。(Getty Images)

兔子用來散熱的長耳是牠們的最大特色,所以凡是有雙類似長耳的動物被冠上兔名也不奇怪了:例如有一對大耳,被稱為兔耳蝠的臺灣長耳蝠,在休息時會用翅膀蓋住耳朵,動作像極正在清潔耳朵的兔子;貓頭鷹中有一群長有類似耳朵的角羽的角鴞,中國古稱這類貓頭鷹為「木兔」,日文也用了相似的叫法,漢字寫作「木菟」;海兔是一類腹足類軟體動物,「兔耳」部分是牠們的觸角,英文名 seahare 由拉丁文直譯,早在羅馬時代就被記錄下來並得到海洋兔之名。行文至此,兔非兔成員截至貓頭鷹都還是脊椎動物,可以理解人類的聯想力,但「海中的兔子」讓人不禁懷疑究竟是命名方式過於貧乏還是人類獨厚兔子。

海兔是一類腹足類軟體動物,似「兔耳」部分是牠們的觸角,以海藻為食。(Getty Images)

既和囓齒目無關,也沒有類似長耳朵的非兔,是類原始且奇特的群居毛球——蹄兔(hyrax)。牠們像是有小尖牙的短耳兔子,讓人意外的是,與其關係最近的動物是大象與海牛。蹄兔只分布在中東和南非,對國人來說十分陌生,牠們的別名與產物可能較為人所知,蹄兔在聖經中被稱為「沙番(shaphan) 」;岩蹄兔的尿與花粉草渣凝結成的固體「非洲石(hyraceum)」則被廣泛地用作香水材料。

蹄兔只分布在中東和南非,體型和天竺鼠差不多,居住在岩石縫隙中。(Getty Images)

最後一位非兔,是近年於網路迷因人氣飆升的中亞貓——兔猻(Pallas’s cat)。這位貓科動物中長相獨特的成員,若要仔細描述牠與貓有何不同,根本就像是對牠們的貓身攻擊:短腿、肥臀、扁臉。兔猻的移動方式節奏特殊,大圓眼顯得神經質,但蓬鬆的模樣還是吸引了諸多粉絲,日本動物園還為牠們量身訂做了主題曲。那兔猻是「兔」在哪?有一說是音譯自突厥語的「站住」,其實根本跟兔無關,與猴子更不相干。不過野生的兔猻會獵捕兔子,也還算有些「兔點」吧。

中亞貓科動物兔猻,名字據說是音譯自突厥語「站住」。(Getty Images)

不同於我們的十二生肖動物,鄰近的越南沒有「兔年」,過的是「貓年」,也許下個兔年出些貓郵票並用上兔猻,囊括各類型受眾也不錯。兔子享有高人氣,還有眾多像兔子但不是兔子的有趣動物,就算今年來不及讓牠們登上賀年舞台,也不妨先記著,十二年後再讓牠們一同鴻兔大展迎春節!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