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外百老匯的另類「芭比」

提到搖滾音樂劇,第一個在你心中出現的是哪齣呢?是《吉屋出租》?《The Who’s Tommy》?還是《春醒》?

隨著搖滾樂在 1960 年代開始普及並主導流行音樂市場,百老匯的聲響也開始進化,在曲式上除了傳統的 AABA 與變形體,有愈來愈多 verse/chorus 的歌曲出現在音樂劇中,不少歌曲也都會以吉他貝斯和弦進行或反覆樂句做為基底開始推進,混雜藍調音階與搖滾唱腔的旋律更是往後幾十年百老匯的重大特徵之一;事實上,多數人可能會將其歸類為偏向「古典」的《歌劇魅影》,戲中主題曲無論是和弦進行或電吉他彈奏型態,都帶著濃厚 1980 年代英國流行搖滾的色彩。當然,我們不能聽到有電吉他就說是搖滾樂,否則當今華語樂壇豈不搖滾到死(?),但至今諸多未被認定為搖滾音樂劇的音樂劇,戲中多少都有幾首帶著搖滾符號的歌曲,不可否認,搖滾樂的音樂特徵在過去 50 年來,已成為百老匯聲響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色彩。

講了這麼多,到底哪一齣音樂劇最搖滾呢?對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刊物《滾石》來說,答案是:搖滾芭比。用《滾石》的話來說,就是:「在整個漫長又悲慘的搖滾音樂劇歷史中,搖滾芭比是第一個真正搖滾的搖滾音樂劇。」

《搖滾芭比》誕生於 1998 年的外百老匯,由約翰・卡梅隆・米切爾(John Cameron Mitchell)自編自導自演,史蒂芬.崔斯克(Stephen Trask)創作詞曲,故事描述一位來自東德的超越性別存在海德薇格(Hedwig),在歷經各種拋棄、背叛、唾罵與悲慘後,帶著他的搖滾樂團「The Angry Inch」一路跟隨他的流行搖滾巨星仇人湯米(Tommy),以音樂訴說著自己的人生。這齣戲的出身背景,跟《吉屋出租》或是《The Who’s Tommy》這些百老匯寵兒比起來實在是天南地北,它完全沒有經過任何西方劇場的正規道路,而是由米歇爾與崔斯克兩人在一個又一個的 live house 與變裝派對的音樂表演中逐漸成形,歷經多年發展最後在外百老匯開花結果。

當年無論是對音樂劇界、龐克搖滾界或是變裝皇后界來說,《搖滾芭比》的誕生都是一顆震撼彈,除了精彩的票房表現外,也得到了諸多戲劇獎座,而多年後的電影版更在電影圈打開全新市場(相信不少台灣觀眾最初是在金馬奇幻影展認識這個作品的),到了 2014 年的復排製作,《搖滾芭比》正式登上百老匯,由知名影視演員尼爾・派屈克・哈里斯(Neil Patrick Harris)主演,再加上在世界各國各種語言版本的製作演出,讓海德薇格的魅力席捲全球。

蒂芬.崔斯克在《搖滾芭比》24 周年活動中演出。(Getty Images)

編導米歇爾非常聰明地將故事的「現在」設定為「海德薇格帶著他的搖滾樂團在一個又一個的不同城市演出」,海德薇格在歌曲之間以大量帶有單口喜劇質感的犀利獨白向觀眾闡述自己的人生,再以一首又一首動聽爽快的搖滾歌曲作為註解或評論,回應人生不同階段的歷程、或是在音樂的魔幻中帶領觀眾神遊「過去」。沒有那些為了揭露角色心聲或推進劇情而在對話中響起的典型音樂劇歌曲、沒有那些為了渲染情緒而列隊出場歌舞的歌隊演員、也沒有那些為了製造聲光效果的華麗景片或服裝快換的魔法,台上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兩個演員,海德薇格以及他的小狼狗伊札克(Yitzhak),一個幾乎一直在講話,一個幾乎完全沒講話,加上一個搖滾樂隊,用 11 首歌,以一種對傳統音樂劇人士來說可能是毀三觀的形式,說一個精彩的故事。

《搖滾芭比》的另類是全面性的。米歇爾曾說:「很多老一輩的人可能會覺得『喔,我不知道搖滾樂也可以這麼機智高明」;而年輕人則表『我不知道舞台劇也可以這麼搖滾』。」而《滾石》雜誌的資深編輯大衛・弗里克(David Fricke)則寫到:「當他卸下戲服後,米歇爾以出乎意料柔弱且纖細的語氣坦承,對那些總是規定或要求劇場應該要怎樣怎樣的人而言,某部分的《搖滾芭比》就是一個巨大的「去你的」。

搖滾芭比這齣音樂劇,不只是音樂,從角色到劇本到演出型態都搖滾到炸,事實上,整個製作就是一個巨大搖滾概念與態度的展現。

除了音樂劇製作本身的成功外,如前文所提,幾乎是滿滿 90 分鐘的大獨白,多首不同曲風的搖滾歌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深情魅惑、時而憤怒嘶吼,再加上複雜的角色歷程與曲線,讓海德薇格也成為全球演員最夢寐已久的角色之一,像是韓國的曹承佑、丁文晟、吳萬石,或是日本的三上博史、山本耕史,他們都曾戴上華麗假髮,變身海德薇格,用自己的語言讓這齣戲與在地觀眾見面。

還是得來聊聊戲中的歌曲,畢竟裡面的每一首歌甚至歌詞,都與 1960 到 1990 年代的搖滾樂史有著緊密的脈絡,絕非只是刷刷破音踩踩大鼓而已;首先,第一首〈Tear Me Down〉以豪邁的和弦進行與帥氣的切分對點,帶來硬派搖滾;第二首〈The Origin of Love〉樂風一轉為前衛搖滾,富詩意的歌詞道出柏拉圖《會飲篇》中的美麗寓言;第三首〈Sugar Daddy〉則以帶有些許龐克氣味的藍調鄉村搖滾,歌頌山姆大叔的紙醉金迷;第四首〈Angry Inch〉回到純正龐克搖滾,頑固亢奮的 bass line 與電吉他悶音控訴著他遭到的不當對待;第五首〈Wig In a Box〉則是以混雜流行、龐克和搖滾的輕快曲風,帶出海德薇格為自己梳妝、整理情緒的心情;第六首〈Wicked Little Town〉作為戲中海德薇格創作的第一首歌,呈現 1980 年代搖滾樂開始產生的各種突變,也是連接他與湯米關係的關鍵歌曲;第七首〈Long Grift〉以複雜和弦帶出迷幻搖滾與另類搖滾的不同風情;第九首〈Exquisite Corpse〉則是撕心裂肺到壞掉的金屬搖滾;第十一首〈Midnight Radio〉則是一首又史詩又流行的閃亮金曲,作為搖滾樂在 1990 年代之後的註解是再貼切不過,就像電影《成名在望》中那最經典的魔幻時刻,Still Water 樂團與主角威廉(William)以及樂團追星者潘妮連恩(Penny Lane)在歷經吉他手羅素(Russell)嗑藥嗑到壞掉跳游泳池的脫序行為後,眾人回到樂團巴士上,廣播響起了當年(1971)艾爾頓・強(Elton John)的流行金曲〈Tiny Dancer〉,整車叛逆厭俗的搖滾青年們,不知不覺一一開始跟著哼唱,搖滾已死,但每個世代的金曲,終將拯救不同世代的寂寞心靈。

至於第八首跟第十首呢?為了避免暴雷,只好先跳過啦!

2015 年 4 月 4 日,約翰・卡梅隆・米切爾(飾演海德薇格,左二)和尼爾・派屈克・哈里斯(左三)等人驚喜現身紐約市貝拉斯科劇院,出席東尼獎得主莉娜・霍爾(​​Lena Hall)最後一次飾演《搖滾芭比》中伊札克的演出。(Getty Images)

搖滾芭比這齣戲除了戲中大量濃厚純正的搖滾歌曲外,無論劇情、角色、服裝、意識形態、表演形式的設定,都在在讓戲劇與搖滾文化以及各流派搖滾樂風產生無比強大的貼合與張力,進而在搖滾樂壇得到極高盛譽。因此,雖然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也是我的音樂劇英雄之一,但我實在無法稱呼《吉屋出租》為一齣搖滾音樂劇啊!拉森是一個聽流行搖滾長大的紐約劇場人啦!(但是他寫的歌實在是他媽的好聽,且他成功的把某種流行搖滾聲響與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的作曲風格融合,為百老匯創造出全新的色彩。)總之,搖滾芭比就是這樣一齣不符合教科書規範卻又震撼全球無數心靈的搖滾音樂劇。

搖滾,就是拿著吉他用力刷叩,唱著那些你的愛與恨,無論是激情、反叛、控訴、嘲弄、還是喜樂或和解。音樂與英雄,終將解救我們。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