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來找尋台灣的「縣民性」

A Bite of Trend 潮流考現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過去幾年,「在地」或「地方」的觀念,有別以往的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及討論,會有這樣的改變,是一種城鄉翻轉之下的返璞歸真,還是源自於人們價值觀轉變的價值再發現?

如果要舉一個日常生活中與地域性最接近且有感的事務,我想應該就是「物產」。台灣開始走向重視產地到餐桌間的細節,多少來自於食安檢驗把關、風險管理後,消費者對於來源的重視,因此逐步建立產地意義,這時表示上的「地域性」也重新找到意義。

因此,買紅豆會看看是不是來自萬丹,吃芋頭冰會看原料是不是來自大甲,而買米會問老闆我要東部來的,連買西瓜都指定要躺在濁水溪下砂質地長大的,因為那個最好吃等⋯⋯這樣看似講究的意識背後,不見得源自廣告行銷所主導的行銷語言,而是來自於深信地方脈絡有其重要,所做下的決策。而這一切,來自於人們意識到縱使農業技術,農人專業再發達強大,源自根基的風土條件、地形氣候、水質環境所造就之物產的獨特、適地及優越。而既然「物產」已經出現這樣的邏輯,那居住在地域間的人們,是否彼此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

如果時光回溯到百年前,甚至古早的年代,囿於交通狀態,生活型態及社會規範等諸多限制,讓人群及聚落間的交流往來完全無法與現今相比擬;處於這樣的閉鎖狀態之下,讓區域間易於產生差異,這也反應在住民顯著的個性及氣質上。就以我所熟悉的老台北為例,就在幾公里不到的範圍之中,從早期最先發展的艋舺、大稻埕,再到遠一點的士林及松山,如果你問一下身邊的父執輩的老台北,就可從他們口中聽聞區域之間,人們風格性情的大相徑庭之處。

如果時空轉換,這樣過往因地域隔閡而造成人群間的大不同,是否依舊?還是隨著環境的變遷及人群的流動,早就被頻繁的交流而磨平?那種歧異依舊隱約體現在如碎片般的蛛絲馬跡中嗎?當地方的 DNA 就附著於在地者的身上,關於縣民性,可以是區域,也可以是行政區,是北部人、南部人,還是可以精準到一個小聚落,台北人、台南人;當我們能移往下一階,是加臘人、淡水人、新莊人,以細緻且客觀的眼光從地方人的獨一個性,來述說著「縣民性」。

過去幾年,台灣社會除了政治之外,「戰地方」絕對是網友樂此不疲的討論話題,尤其在台大批踢踢實業坊的八卦版或地方版,三不五時就能看到有人無意間開啟一門地圖炮,或是留下等著被戰的白目問題:「為什麼南部人喜歡吃蒸的肉圓?」「為什麼我新交的女友,每次講話最後都會加個『膩』?」「有沒有人覺得台北人都很冷漠」等,也許問者只是純粹好奇,但聽著多半有意,而後就會這樣你一言我一句的展開攻防戰,最後留下一頁長長的留言串。姑且不論這樣討論的實質意義,但最後常走向一種怨懟式的休止,而後從感覺出發,轉換成種種主觀強烈、甚至帶了歧視感的刻板印象,如果上熱門就會成為茶餘飯後討論話題。

但還沒完呢!除了戰地方,戰方言,戰用字遣詞,甚至連生活習慣,穿著打扮,飲食喜好等,都可以拿出來進行地方大 PK——引發大家極高的討論興致,成為接觸並認識地方的路徑及方法。許多自以為是的偏見,在過程中往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並激發多一點的好奇心。但最終某地是怎麼樣的地方,生活在地方的人們,又真的具備有什麼樣的個性、氣質,似乎就無人深究。

在近代,長期在日本各地進行田野調查的民俗學家,在地方風土及物件的踏查行動中,經常需要接觸在地民眾,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各地人之間的大不同,藉著默默的觀察並記錄,對地方人留下評價,這樣的概念就稱為「縣民性」。如果要從定義來看,所謂縣民性,指的是日本各地方自治體中各地方居民的氣質、行動傾向及性格,而這些內隱或外顯的特徵,通常會受到地方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土、地形氣候、人口分布、飲食習慣,還有產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縣民性是一種統稱,而通常也會以「縣」來做單位,關於這樣的結果,通常是這群專業者透過以身為度的接觸訪查後,所提出的心得小結論,得出的結果也多半能得到民眾的認同。

也許你會認為民俗學家所調查出來的「縣民性」就是一種僅供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製造機,其實並非如此。直到今日,日本仍十分重視許多機構每年透過科學化的統計與普查所得出的數據,並以此進行精密的研究探討;從這些充滿趨勢感的內容,除了趣味也布滿脈絡,並可將分析結果運用在不同的領域當中。這也讓我們知道,對於人的理解,不能僅停留在過往的刻板印象,而是能透過客觀的方式記錄,配合上主觀的詮釋過程,讓這樣的行動富含意義與價值。

回過頭,當深度瞭解居住於不同地方的人,探究他們到底存在怎麼樣的差異性,台灣有沒有可能著手調查自己的「縣民性」?無論是對於城市品牌,還是對於區域理解,只要更客觀地看待地方的人事物,都將產生意義。

當然地方採集可能是一種方式,透過田野調查、理解地方的農牧物產、特色人物,還有飲食語言文化產業等,從這些元素來描繪地方的輪廓。當我們在談「台北人」這樣的概念下,是否有更貼近真實的一種描述,除了談台北人就如何,可否再深掘出台北的哪一個區域的人他們是怎樣的。把人的樣貌、氣質、消費習慣、價值觀,作更為深刻的描述,從而讓我們對於人的差異能有更清楚地理解,但這些做法似乎跟過去編寫的地方誌沒太大的差異,可能依舊會存在見樹不見林的窘境。

如果以人本設計的方法出發,讓我們針對區域進行客觀且量化的問卷,蒐集鳥瞰地方人的輪廓,再透過質性研究的訪談及觀察,配合文化探針的脈絡紀錄,來收錄更多的資訊,蟲觀地方人的細節。當資料下載完畢,再針對不同地區人的線索來進行比較研究,最後用人物誌,將人的個性、氣質、生活型態生動地描繪出來,這樣出來的縣民性資訊將會更加精準生動。下半年我與團隊將展開這樣的行動,台北十二區將是投入的首部曲,期盼透過這樣的方法模式,能有效建構方法論的實踐性,從而找出台北各區之間,關於人的大不同。而當地方的「縣民性」能有效被梳理,當我們能瞭解人,就更能貼近地方的真實,神祕卻能推動地方創生必備的「地方DNA」,也將成為地方再起的魅力。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