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熱愛音樂劇,但我們不完美。現在開始改變吧!
今年初台灣音樂劇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外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業界簡稱 LPC)的登場。這齣描寫人生婚姻愛情百態的小品音樂劇誕生於 1990 年代,由喬‧迪皮特羅(Joe DiPietro)編劇作詞、吉米‧羅伯茨(Jimmy Roberts)作曲,四位演員加上兩位樂手的小巧編制,歷年在無論是紐約或是世界各地不同語言的版本,都是表現亮眼的製作;身為當代台灣音樂劇先驅之一的「嵐創作體」曾於 2007 年在台北皇冠小劇場搬演過一個月的英文版本,香港前幾年也曾將其改編為粵語版的歌舞片《你咪理,我愛你!》。而這次「活性介面製作」與「Vocal Asia 人聲樂集」再度搬演英文版,在台北南村劇場連演一個月,為台北觀眾帶來濃濃的九〇年代紐約風情。
第一次認識《LPC》,便是 2007 年在皇冠小劇場,當時對音樂劇的知識與見聞都還相當有限的我,看到這樣一齣從頭到尾只有四個演員忙進忙出、穿梭於 20 幾個角色之間,全場只有一台鋼琴與小提琴伴奏,沒有華麗絢爛的景片或聲光效果,也沒有煽情狗血的線性劇情,只有一首又一首精煉又瘋狂的歌曲,一首接一首、得分再得分,真的是大開眼界。《LPC》加上同時期認識的音樂劇《最後那五年》,可說是打破我對音樂劇刻板印象的關鍵,從曲風、配器、敘事方式、表演風格,前者的辛辣幽默感、後者傑森‧羅伯特‧布朗(Jason Robert Brown)的音符,把我從史詩的《歌劇魅影》/《貓》/《悲慘世界》拉到了當代的紐約,那充滿爵士情調、搖滾態度、前衛思想、明快節奏、個人主義,卻又包容千萬種風情的藝術之都。
隨著之後的求學生活、創作歷練及教育工作,我對於百老匯音樂劇的發展脈絡與時代風格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逐漸觀察到 1996 年誕生的《LPC》,是如何延續先人耕耘累積的經驗與美學。在那個歐陸音樂劇崛起的九〇年代,為了主打主流觀光客市場,百老匯當紅戲碼往往帶有大量通俗曲風、煽情對白、絢麗奇觀,但在那樣時代下生存奮鬥的百老匯創作者,還是為我們帶來了相當精采又多元的作品,譬如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的《吉屋出租》、傑森‧羅伯特‧布朗的《新世界之歌》、以及約翰‧卡梅隆‧米切爾(John Cameron Mitchell)的《搖滾芭比》。
相較之下,雖然《LPC》或許在主題的獨特性與藝術性上不如這些作品,但深究它的詞曲寫作與敘事策略,不難看出來自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夥伴們》的濃厚影響,全戲十幾首歌風格多元,古典、藍調、搖擺、華爾滋、福音、鄉村、搖滾、布基烏基、探戈、爵士……包羅萬象的聽覺饗宴,彷彿見證了上世紀美國流行樂的發展史,而創作者以婚禮常見的最佳拍檔鋼琴與小提琴作為概念性的聲響色彩,更是超越了曲風的框架,構成本戲核心文本的音樂符碼。
直到今日,《LPC》中多首歌曲依舊是我在音樂劇教學上最愛舉的幾個範例之一。今年有幸看到它能在台灣與更多觀眾見面,在市場給予好評之餘,若仔細研究其歌曲脈絡、結構、咬合、堆疊、語法,你會發現,這齣戲成功的關鍵並非單純所謂「劇本好」或「音樂好」,而是「詞曲寫作」的高明、「詞曲咬合」的緊密、以及配器色彩上的各種「符碼」。而若我們的產業能趁此時機,讓無論劇評、從業人員、甚至觀眾們都開始意識、關注音樂劇的詞曲寫作與敘事策略,進而讓對音樂劇的評論與討論,不再流於空泛/學術性的戲劇學觀點,或歌曲洗不洗腦、演員唱得好不好聽、好不好笑、有沒有哭等,那麼,我們的原創音樂劇產業,或許終將開始累積產業共識與底蘊,進而往下一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