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以前 —— 名畫型錄

繪畫,是人類最初發明的一種紀錄形式,現知最早的畫作甚至可以追溯到冰河時期。在攝影被發明之前,繪畫就是古人們彼此、甚至與未來的我們溝通的方式,也是他們傳播訊息的媒介。然而,只是「看」畫並無法完全理解畫作要傳達的訊息與目的——而理解創作目的,是解讀藝術作品的重要關鍵。

此次精選 20 世紀前世界名畫,我們提供創作時間、背景與作者。而你,在「閱讀」這些按時間排序的畫時,或許可以試著思考:作者為什麼而畫?為誰而畫?並近一步推敲:何謂藝術?繪畫就等於藝術嗎?又是從何時起有了「藝術」的概念?繪畫和文字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這些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或許你能從這些經典中,尋得一些蛛絲馬跡。

01

拉斯科洞穴壁畫(局部)

—— 掉進兔子洞裡,尋找史前繪畫

Getty Images

法國‧石器時代‧約西元前 1 萬 5,000 年
作者佚失
拉斯科洞穴壁畫(修復後)

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畫呢?早在好幾萬年前,人們便開始把石壁當作畫布創作。有「史前藝術的西斯汀教堂」美譽的拉斯科洞穴,內部的壁畫留下人類與各種動物互動的樣貌。事實上,這些壁畫的發現也跟動物有關,宛若《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劇情 —— 1940 年,一隻小狗追著兔子掉進洞裡,四名男孩為了小狗鑽進洞穴,發現了這些畫作。

原始人為什麼而畫?至今沒有正確答案。有人推測,是人類為了裝飾洞穴或紀錄生活,更有人說這是一種宗教信仰,祈禱在外打獵時能夠有所捕獲,甚至能用壁畫向年輕一代傳授大自然的知識。推測眾說紛紜,不過,我們能從這裡看出,藝術起源的面向非常多元,也和人類社會活動息息相關。

02

內巴蒙在沼澤打獵

—— 為來世而畫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 / Getty Images

埃及‧新王國時期‧約西元前 1350 年
作者佚失
內巴蒙陵墓神殿壁畫碎片,83 × 98 公分

古埃及文明在三千多年裡,一直維持著相似的創作風格:清楚且實用。此圖描繪書記官內巴蒙和妻女一起狩獵。狩獵為當時貴族的休閒活動,也是陵墓常見的裝飾題材;最下方的吳郭魚在埃及文化中象徵「重生」,故此圖也代表著對來世的冀望。

另外,請注意觀察古埃及人如何描繪人物的樣貌:單隻正面的眼睛、頭部是側面、上身又回到正面、雙腿卻是側站,實在不太符合人體工學。這畫法雖然不真實,但是盡可能地呈現出人體各部位最明顯的特徵,這是因為人物形象必須清楚描繪下來,搭配詳實的生活紀錄,來世時才能保有同樣的生活。

這時候的藝術多半是貴族的專利,我們無從得知畫家的名字,也因為當時繪畫目的明確,畫家也許並未意識到自己的繪畫是「藝術」,或許也無法理解現代人所謂的「藝術」是什麼概念。

03

五塊麵包和兩條魚的奇蹟

—— 鑲在牆上的馬賽克聖經

Wikimedia Commons

義大利‧新聖阿波里奈爾教堂‧約 504 年
作者佚失
鑲嵌壁畫

我們發現,這幅作品並不寫實,反而有種僵硬感。線條不是以畫筆勾勒,而是彩色玻璃塊鑲嵌在教堂牆上,但它所要展現的福音故事老嫗能解:耶穌用五塊麵包和兩條魚餵飽了五千人。穿著紫色長袍的耶穌直接面對觀者(畫前的你)展開雙臂,左手提魚、右手拿麵包,彷彿神蹟就在你面前發生。說到這裡,是不想起了埃及壁畫:不求畫得像,但求清楚明瞭。

早期基督教嚴格禁止膜拜「偶像」,畫出耶穌樣貌是要遭殃的。但古時候識字率低,該怎麼向人們怎麼傳教呢?6 世紀時,教皇格利高里一世便説:「不識字的人看畫,識字的人看書」,用圖畫描繪聖經故事,教義才能廣為宣揚。顯然,至此階段的歐洲繪畫,也仍以「功能性」為主,傳達耶穌的「神性」、宗教的奇蹟,而非傳遞「藝術概念」或畫家的「審美觀」。

04

清明上河圖(原圖局部)

—— 一份 5 公尺長的禮物

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北宋‧約 1085 到 1145 年間
張擇端
絹本,原作 528 × 24.8 公分

繁雜的北宋首都汴京,共約八百名衣著神情各異的人物,細節入微的建築,還有各種情節正在上演,宛如以繪畫呈現的全景照片。若觀賞長達 5 公尺的原圖,隨著汴川由右到左,還會看見荒野農村到城市與宮殿、自然到人文的各種樣態。在中央的虹橋則是全畫焦點,是左與右的分界與交集點,橋上人聲鼎沸,橋下一艘船正要穿過,橋上和河邊的人朝向船上揮手呼喊,提醒船的桅杆可能會撞到橋底,栩栩如生地記錄了當時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

其實,這是畫家送給當時皇帝宋徽宗的一幅「禮物」,畢竟中國皇帝歷來都渴望自己的政績流芳百世。作者以「寫實」風格畫下庶民的生活百態,所以到了如今,它更是送給後人瞭解北宋生活的珍貴史料。最特別的是,此畫有非常多後世仿作,換句話說,它已經成為一個「畫作主題」了。現存台北故宮的清院本便是一幅知名仿本,增加了明、清朝的特殊風俗,還可以見到後來西洋畫風的影響。

05

夜行登霄

—— 書本庇護下的藝術傑作

Wikimedia

伊朗‧薩非王朝‧1539-1543 年間
莎‧馬哈茂德‧尼沙普里(Shah Mahmud Nishapuri)
紙本,水粉顏料與墨水,28.7 × 18.6 公分

這是波斯詩人尼扎米長篇敘事詩《五卷詩》的內頁插圖,書法大師莎‧馬哈茂德所繪的「波斯細密畫」,描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騎著神獸布拉克,在大天使加百列指引下遊歷「七重天」的神蹟傳說。這本有著精美配圖的《五卷詩》副本手稿,是專門為當時的沙阿(國王)所作;波斯細密畫是一種極為精細的小型畫作,繪製起來非常費時費力,也是貴族才能享有的藝術。

畫中,有著中國繪畫運筆風格的雲朵和天使,則是因為 13 世紀時蒙古帝國的領土同時涵蓋了中國與波斯地區,各地間交流增加之故。此外,可以看到畫作主角穆罕默德的臉被「塗白」了,這其實是個老規矩。因為《古蘭經》雖然沒有禁止畫畫,但寫到繪畫是種「複製」、會損害神聖之物的「獨一無二」,還會遭真主懲罰,所以才有塗白聖人臉部的習慣。過去的伊斯蘭教國家甚至多半是禁止繪畫的。然而,一些畫仍作為書籍封面與內頁插圖被保存了下來,也讓我們能一窺伊斯蘭藝術發展、黃金時代的輝煌,甚至和遙遠國度的交流影響。

伊斯蘭黃金時代

歐洲向來把 5 到 13 世紀稱為「黑暗時代」(也用來對比之後文藝復興的輝煌),這個詞彙長期主導著世界藝術史的討論。但是,此時期可是伊斯蘭的「黃金時代」呢!

8 到 13 世紀的五百年間,伊斯蘭世界人才輩出,人文、社會、科技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發展。藝術發展上,獨特的阿拉伯式蔓藤花紋(arabesques)也因為數學的進步,藉由幾何學運算而愈發繁複。

06

聖三位一體

—— 教堂牆上的 3D 世界

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Images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1427 年
馬薩喬(Masaccio)
濕壁畫,667 × 317 公分

試想,在教堂某一面牆壁上,有這幅從天花板到地板、覆蓋了整面牆的壁畫,站在另一端遠遠望去,你會不會以為這不是畫,而是真實場景呢?而這份真實感又從何而來呢?

這幅圖描繪的主題依然是宗教,耶穌是聖子、他頭上的鴿子代表聖靈、他背後則是聖父,這三者便是所謂的「聖三位一體」。耶穌腳下是畫作的贊助人,贊助人入畫是文藝復興時的一種慣例。此外,在畫的下半部,骨骸下的棺材上寫著:「我曾是你們之中的一員,也是你們將來的樣子」,提醒人們肉身生命的有限,對比出精神與信仰的無限。此畫作者馬薩喬的創舉在於,他是用「透視法」作畫的第一人,這個手法後來由達文西等人發揚光大。有了透視法,人類終於能在 2D 的畫作上表現出 3D 的空間。從尺寸、畫作位置到作畫技巧,無不是在加強觀者的真實感,讓人在教堂看到此畫,就彷彿身歷其境、直接感受到「神聖」的力量。

07

宮女

—— 畫下畫的瞬間

Wikimedia Commons

西班牙‧文藝復興後期‧1656 年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
布面油畫,318 × 276 公分

這幅看似平凡的肖像畫,可說是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畫作原件高達到 3 公尺,畫中景致都與實物尺寸相近,描繪著宮廷侍女服侍年幼的公主的場景。

這幅作品的構圖非常複雜,在長方形的畫裡頭又出現了許多方形框框:牆壁、畫作、畫架,更有鏡子跟門(讓人得以想像畫出來的景物「之外」的空間)。仔細看,是否看到畫家的巧思?畫中人的目光幾乎都看向前方,他們在看什麼?答案就映在後方的鏡子中:國王與皇后。

此外,畫中的人物看起來不像是已經擺好姿勢,而宛如作畫之前的「幕後花絮」快照。更特別的是,畫家還將自己畫進了作品中:那位拿著畫筆、有小鬍子的男人。而他正在繪製的畫作背對著我們,因此看不見他在畫什麼——搞不好,就是我們正在看的這幅畫也說不定呢?

08

神奈川沖浪裏

—— 浮華世界的繪畫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江戶時代‧1832 年
葛飾北齋
木刻版畫,26 × 38 公分

這幅浮世繪是日本最有名且最重要的圖畫,連 2024 年即將改版的日圓鈔票上,都會見到它的身影。顧名思義,浮世繪,所描繪的就是眼前這個浮華世界、人世間的眾生百態,所以內容和當時日本的民間生活緊密相關,美人、歌舞伎演員、風景、歷史故事都是題材。

此畫呈現出海浪翻騰的瞬間。三艘船在巨浪中載浮載沉,浪尖白色的浪尖有如鷹爪,彷彿下一秒就會吞噬船隻和渺小的人類;而船上的人們身體僵直,但仍緊緊地抓著船槳。

看到在後方的富士山了嗎?遠遠佇立的富士山和前方的滔天大浪,形成了強烈的「動、靜」對比;浪花又落在富士山旁邊,宛如雪片般,跟負雪的山頂相呼應。這不禁讓人想起蘇東坡「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念。但是,這幅畫所要傳達的並不是哀愁。在驚險的大自然後,佇立著這座日本人的精神象徵,富士山對稱的山形也讓它成為「穩定」與「美」的代表。因此,許多人認為這幅畫要傳達的,是日本人勇敢無畏的精神。

而這幅作品在藝術界也掀起一波巨浪。浮世繪多為木版畫,能大量印刷,所以就這樣飄洋過海到了歐洲,影響了梵谷、莫內和其他印象派畫家,而且他們也有許多臨摹浮世繪的作品留世。你覺得梵谷《星夜》中扭曲的夜空,像不像這幅畫中的巨浪呢?

09

亞維農的少女

—— 進入叛逆 20 世紀的驚人「分手作」

Wikimedia Commons

西班牙‧立體主義‧1907 年
畢卡索(Pablo Picasso)
布面油畫,244 公分 × 234 公分

進入 20 世紀,是一連串顛覆再顛覆,破舊再立新的世紀。此時,歐洲各國的科技更為發達,建立了更多殖民地,藝術的視野也更開拓了。這幅圖可說是20世紀畫家和傳統藝術最早的「分手作」之一。

亞維農是巴塞隆納的一條街道,畢卡索筆下的裸女其實是這條街上的妓女。僵直的線條像是用刀刻出來的,這是因為畫家深受非洲原始藝術與雕刻影響,進而將那種粗獷的赤道風情呈現在畫布上。

畫作不拘泥於傳統的透視法,以不同視角畫出裸女的樣貌,所以你能同時看見一位裸女的後背和正臉。簡而言之,畢卡索把眼前景象「拆了」,然後以幾何圖形重新排列在畫布上;表現 3D 空間不是畢卡索追求的目標,因而作品不像馬薩喬(圖06)那樣能「一目瞭然」。拆解後的圖形變得更單純,特徵也更突出,是不是又讓人想起古埃及壁畫呢?

10

黑方塊

—— 無畫之畫

Wikimedia Commons

俄羅斯‧俄羅斯帝國末期‧1915 年
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
布面油畫,80 × 80 公分

20 世紀藝術的「叛逆」因子激發出了無限的創意,畫作因而有了愈發純粹的藝術概念,不只早已拋開「實用功能」,甚至連畫作主角都不再是肉眼能辨識的「東西」,而是某個抽象的概念、某種無形的「主義」。

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的兩年前,馬列維奇就以他的「至上主義」掀起了一波藝術革命,甚至很有革命精神地寫了本「宣言手冊」。作為掀起革命的第一畫,這或許是史上第一幅沒有「畫東西」的畫,沒有半點現實的影子,只有形狀和顏色,更沒有正確的打開方式:你愛怎麼看就怎麼看——其實,畫家真的就只是要畫一個黑色方塊而已。

那麼,你看得出什麼「至上」嗎?

首先,在這幅革命之作中可以觀察到,「顏色和形狀」至上;因為畫家認為「方塊」是一切繪畫的根本(畫框多半為方形),而「黑」就是要讓繪畫藝術從零開始(雖然後世的 X 光掃描發現,這黑色底下可藏著不少其他顏色)。由此又可看出,至上主義強調的「感覺」至上:藝術不能再「複製」已存在事物的形貌,而是要畫最純粹的情感——正因如此,馬列維奇認為,百分百原創的「至上主義」本身至高無上,凌駕其他一昧複製現實的藝術流派。

透視法

怎麼一眼看穿基礎透視法?尋找「消失點」。近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大、遠的東西則比較小,所以要安排畫中物件大小,顯示出遠近,才能製造出「立體感」,這個概念可是到了 15 世紀才被馬薩喬首次應用在繪畫上的。消失點,可以說是畫面中最遠最遠的那一點,在從消失點延伸出來的線上,物件由小到大畫出,這便是透視法的原理。拿06這幅圖試試看,你找得到消失點在哪嗎?(想想去現場看畫的人的視線高度!)

11

形象的叛逆

—— 圖不語,文不實,實不在

Wikimedia Commons

比利時,1929 年
雷尼‧馬格利特(Magritte Rene)
布面油畫,63.5 × 94 公分

如你所見,圖上畫了一支菸斗,下面寫了一行字:「這不是一支菸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如果這不是菸斗,那這是什麼?

讓我們進入記憶裡,想想學英文時常用的「A:apple」圖案牌。牌上畫了顆蘋果,我們於是把 apple 跟蘋果圖連結在一起,再連結到真實的蘋果,然後得出結論:apple 就是蘋果。可是,牌上的蘋果圖沒有酸甜的味道、「apple」這幾個字也不能吃下肚。

在圖、字、現實的關係中,好像有一種權威的力量,可以影響我們的判斷。就像你看了這幅畫,再往下看這段說明,覺得就能瞭解畫作內涵——但是這段說明只「代表」了寫這段字的「我」所認為的畫作內涵;它可能非常接近,但不能說完全等於真正的內涵。

我們常常忘記,圖像(無論繪畫或攝影)和文字都是人的「創作」,儘管它們能「代表」真實,卻也能用來「假裝」是真實;就算沒有欺騙的想法,人的創作無法完全捨棄作者的「主觀」。畫家於是用這幅圖提醒我們:保持懷疑,不要輕易相信眼睛所見和別人告訴你的。

所以,這不是菸斗,而是紙上的顏料。除了菸斗本身,沒有什麼可以「是」菸斗。

12

破碎的圓柱

—— 創作,也要開腸剖肚,掏心掏肺

Wikimedia Commons

墨西哥‧1944 年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布面油畫,39.8 × 30.6 公分

很遺憾地,到了最後一幅圖才出現女性畫家的作品。因為歷史的大半歲月裡,女性都未獲得平等待遇,再有才華的女性,都可能因沒有時間與資源去創作而被埋沒。

在風起雲湧的20世紀,身為女性又非白人的芙烈達‧卡蘿不願被歸類在西方主導的畫派中——她自稱「女性主義畫家」。正如她作品中的諸多主題:性別、認同、階級、種族、原住民文化,以及病痛,歷史前進的同時,許多事情漸漸改善,但仍有很多進步空間。

此圖有著卡蘿標誌性的鬍子與濃密眉毛,毛髮在宗教中時常象徵性慾(所以修女要包住頭髮),而特意強調臉上的毛,正是要拿回女性對身體和性慾的主導權。而在裂開的身體裡,是一根碎成好幾段的希臘圓柱;固定用的支架綁在有無數根釘子的身軀上,儘管面無表情,荒漠中的她臉上仍有淚滴。

自小感染小兒麻痺,又因車禍留下嚴重後遺症的卡蘿,畢生一半以上作品是自畫像,並交織著破碎的肉身、政治與文化的隱喻,和內心的情感。她的畫作是那樣勇敢地誠實,血淋淋地攤開自己最脆弱、最私密的部分。

在繪畫漫長的數萬年歷史中,無論是歷史紀錄、宗教神話、貴族肖像、崇高自然,或形形色色的藝術概念,到頭來我們終究要面對的創作主題,或許,正是我們自己。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