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晚間演唱會開始之前——《音樂萬萬歲 No.4》幕後不服輸的精神

自 2009 年開播的《音樂萬萬歲》,今年來到第四季。過去這檔節目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常找回幕前許久不見的經典歌手至節目演唱,比如潘越雲、齊豫、蔡琴⋯⋯。十年間,閱聽人的習慣變化甚大,有線電視已是退居後位的娛樂選項,且現在談到音樂節目,大家想到的是中國歌唱選秀、韓國女團選拔,而不會是台灣。但也許正因為不甘心,讓《音樂萬萬歲》團隊決定升格打造全新的節目季度。

邀請歌手翻唱或演唱自己的作品仍是本季節目主軸,不同於以往的是,從節目固有收視族群的角度來看,多了許多新面孔,比如 Leo 王、李英宏、Karencici、文慧如、開水小姐等新一代歌手都受邀上節目。此外,受矚目的還有升級的節目樂隊,陣容號稱「地表最強大樂隊」。這回無論是歌手選擇、樂隊組成、節目品質,除製作人的意見外,也與他邀來的合作夥伴密切相關。

《音樂萬萬歲 4》邀請近年已鮮少上節目的蔡琴(中)出演。(公共電視)

七月份的一個錄影日,晚間六點半正是用餐時間,錄影時程排得緊密,工作人員只能利用空檔抓了便當猛扒兩口,開放式的梳化間坐滿待會準備進棚完成本日下半場錄影的樂手與歌手,氣氛熱絡,我依約至公視攝影棚與節目製作人張硯田、音樂總監葉霖和主持人馬世芳碰面訪談。

音樂推介像翻譯

「巡視整個台灣主持界,很少有人像他能夠用嘴巴說音樂。」張硯田滿腹信心介紹坐在他左手邊、擔任本季節目主持人的馬世芳。說一首歌「好好聽」任何人都會,但這畢竟是不著邊際的主觀感受,要把音樂說得好聽易懂又切中精髓可就不容易了。馬世芳主持音樂廣播節目多年,也寫過數本由音樂故事組成的散文集,二、三十年間都與音樂為伍,特別對將抽象的音樂轉為文字和語言這門技藝十分熟練。

「我的工作其實就是做翻譯。」他歸納出多年心得,「我認識很多專業音樂人,他們長時間關在錄音室、練團室裡,或者就關在房間裡每天對著電腦編曲,不太有機會不斷講自己的東西。那我剛好相反,我一天到晚在講,我覺得我也許可以藉這個機會幫他們把東西說清楚。」推介音樂和翻譯類似,必須先消化原文(音樂作品、製作過程)再用讀者能理解的方式說出來。

這次的節目之所以有許多對資深觀眾而言陌生的面孔,也是因為馬世芳藉由主持廣播節目認識不少優秀的年輕音樂人,若訪問時遇到合適人選,檔期又能安排,便能順勢推薦至《音樂萬萬歲》演出,他笑說:「當局者不見得知道自己有多厲害,但我們知道啊!」而這次《音樂萬萬歲》賦予他的任務,其實也正是他這些年來一直在做的——盡可能將音樂感動的來源向聽眾說個明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音樂人的才華被看見。

萬芳受邀演唱經典歌曲。(公共電視)

做 mastering 的電視節目

不只邀請的歌手讓人耳目一新,過去《音樂萬萬歲》的樂隊為六人編制,已是台灣電視節目中較完整的規格,因成本考量,由四人、五人組成樂隊的節目亦有之。這次《音樂萬萬歲》因加入管、弦樂隊,當用上最完整的編制時,開錄是聲勢浩大的幾十人在台上,回顧近年的華語流行音樂節目中,能有如此規格的大概也只有中國了。

帶領本季節目樂隊的音樂總監葉霖表示,從編曲、混音、mastering(母帶後期製作)他都一路參與,馬世芳聽聞也驚嘆:「電視節目做 mastering 會不會太誇張!」接著又問:「我們現在做這個節目,一般來說拉多少軌?」

葉霖一派冷靜地答:「50軌。」

眾人嘩然。

以往台灣的音樂節目不會做母帶後期處理,這一步驟是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聽覺體驗,一如演唱會 DVD 也會將聲音調整至最平衡、舒適的狀態才會上架讓樂迷回味。而 50 軌的確是驚人的數字,代表現場收錄了 50 個音源,即所有樂器、音效、人聲數量的總和,連小巨蛋演唱會的規格都不見得如此完整,而盡量用真實樂器演出,是本季節目在音樂質感上最重要的追求。

葉霖有無數參與演唱會製作的經驗,通常演唱會的編曲由數人合力完成,但《音樂萬萬歲》節目上所有樂器(包括管、弦樂團的樂譜)都由他一人編寫。雖然這樣的分工不盡理想,但他認為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否則大家各編各的,最後依然要花時間統整。「我們以前把譜弄完以後到現場跟歌手合,可是合的過程常常會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製作人張硯田補充道。「(現在)修改機率太小了,他幾乎把所有東西都做到完美無瑕。」

台灣的音樂節目不會輸

相較於張硯田、馬世芳和樂隊裡幾十年資歷的樂手老師,葉霖在他們之間顯得年輕,但見過的世面不會少。除了演唱會經驗,在加入《音樂萬萬歲》之前,他在中國音樂節目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樂手,這讓他更以職人精神經營自己的音樂事業。「他們那裡一錄起來不得了,沒日沒夜。」他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震撼。中國地大,若上節目的歌手活動延遲或班機誤點,一拖就是好幾小時,而超時錄影在中國的節目更是家常便飯,葉霖輕輕道出嚴肅又感傷的事實:「我那個朋友圈一年會走幾個人。」也因此,在這次節目邀請合作樂手時,除了考量技術、穩定度和態度外,他也希望大家都懂得在工作和生活間找到平衡。

談起這次接下《音樂萬萬歲》邀約,葉霖回想起來到這裡的初衷。一、二年前他在中國節目上遇到受邀為齊豫彈琴的屠穎(擔任本季《音樂萬萬歲》鋼琴手),當時較他資深的屠穎看著眼下正在錄製的節目,感慨萬千:「為什麼這些中國節目上的歌幾乎都是台灣人寫的,但我們的音樂節目會輸人家輸這麼多?」製作預算是原因,但他們不相信沒有錢就做不了事。

於是,當葉霖回台後接到《音樂萬萬歲》的邀約,他家都沒回就直接去找屠穎,儘管依舊沒有充裕的預算,但已比過往的音樂節目寬裕許多,這激起了他的企圖心,這次,至少要做到接近中國和日韓的水準。節目中「地表最強大樂隊」成員,便由那群曾讓台灣站穩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幕後樂手組成。

甫在今年第 31 屆金曲獎得到多項入圍肯定的阿爆。(公共電視)

後期技術和版權取得是最後一哩路

然而,當所有最好的經驗和資源都就位,進擊的台灣音樂節目還有哪些關卡要過?

即便節目做母帶後期處理已是難能可貴,但成音要達到最高品質就得從收音開始仔細關照,在時間、成本有限的情況下,對電視節目而言仍有難度。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的混音、母帶後期處理都是葉霖上 YouTube 自學而來的,他坦言中國節目在這一塊已達高水準,台灣得要有更多人才花時間投入學習。

此外,版權取得曠日廢時也讓節目難以廣傳,目前觀眾仍然只能照電視播出時間收看,沒有隨選收看的串流平台選項,這在多螢時代是很大的傷害。不過張硯田說,在節目開播前他就已開始和版權相關單位談妥部分條件,節省了取得版權的時間,目前仍在努力,設法讓每集節目都能上架串流。

《音樂萬萬歲》是個充滿理想的節目,當發現台灣最有經驗、最資深的音樂人都還在往前衝,無論是否看過這檔節目,心中大概都有某種東西被點燃了。

訪談最後,我請代表節目團隊受訪的三位分享:節目播出後,他們希望能在觀眾心裡留下些什麼呢?

聽到某些音樂,不是過去就算了,而是會 excited(熱血沸騰)。

製作人 張硯田

把好聽的老歌翻新後,我希望能讓更多第一次聽到它的人喜歡。

音樂總監 葉霖

我希望可以讓觀眾朋友感覺到流行音樂這一門專業的可貴與可敬。

主持人 馬世芳

插畫 Chien-Fan Liu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