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回歸生活,當音符發自內心

前幾天接到一位常合作的法國號老師電話,說她有一位高一音樂班學生,天資聰穎反應機伶,剛拿下全國大賽第一名,但卻對古典音樂一點興趣都沒有,想往流行音樂發展,家長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請我給點意見。在得知這位學生是師大附中學妹後,我欣然答應跟她與家長碰面閒聊。

當天,我們約在家長經營的早餐店,亂聊一陣後,為了避免冷場(?)我決定不能再繼續跟她聊法國號或古典音樂⋯⋯於是索性問她以後想要幹嘛,她說她想要當歌手,我說那妳有在唱歌嗎,才得知她在學校有玩樂團,且她都唱聯合公園的歌(!)。講著講著,她臉上開始露出笑容與風采,我認得那笑容,因為那是我每次講起電影配樂或音樂劇時,也都會出現的笑容。

對音樂的喜悅與感動,那是多麽自然的一件事啊!我想起上週剛看完一部很棒的紀錄片《漂流遇見你》試片,在片中,台灣原住民音樂人舒米恩與保卜,應導演陳潔瑤邀請,跨越太平洋,到南太平洋的法屬小島:新喀里多尼亞,與當地原住民音樂人進行一趟音樂交流之旅。在經歷一個月的旅行中,他們與當地人一同生活,一起玩音樂、一起創作。在旅途結尾,他們發現了走向世界最重要的祕訣,就是尋回自己的根底,忠於自己的文化與生活。

印象中片中有一段,保卜與舒米恩在新喀里多尼亞的某個小島上與當地音樂人 jam,當地人說那個小島人口有 2,500 人,但卻有著一百多個獨立樂團。在那裡彈吉他貝斯或打鼓幾乎是與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的事,音樂不是一門技藝或是興趣,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之後當地原住民音樂人還帶兩人去採竹子,「不是你選竹子,而是竹子選你」,他們一邊講著哲學意味爆表的箴言,一邊把兩根竹子削成不同高度,往地上一敲剛好一個發出了 C 音一個發出了 G 音,反覆敲著敲著,口中開始哼起一段古調,與竹筒搭配渾然天成,美妙到不可思議。記得上次內心產生這種悸動,應該是 2011 年,我在屏東大武山上某國小體育館內,與一群排灣族小孩排練《米靈岸》劇場,當時他們圍著我,邊看我指揮拍子,邊唱出他們當地的聖歌〈Lumi〉,聽著聽著,我彷彿看見了白光⋯⋯(神聖的那種啦),想必天籟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乘著白光,時空回到了早餐店,我問學妹平常喜歡聽什麼「流行音樂」,她說她喜歡聽 DJ Martin Garrix 的歌,我說喔妳喜歡 EDM 嗎?她說那是什麼?我說喔簡單說就是舞曲,或是電子音樂,她繼續一臉問號,於是我跟她描述了電子音樂與舞曲大概的發展脈絡與流派,並給了她幾個可以透過網路自我學習的關鍵字,像是 House、Dubstep、Trance、Future Bass⋯⋯等。我一邊提醒她要善用這個時代的優勢,透過網路與科技好好吸收不同類型音樂的知識與養分,以及充實數位音樂與編曲技術,長出自己的品味與喜好,一邊又覺得,這些名詞定義、樂理技術等「知識」,好像不過也只是人類制訂出來的標籤與制度,長年在都市打拼的我們,鎮日奔波於商業音樂工作的我們,是否也都被這些產業文化給困住了?

到頭來,音樂還不就是表達情感與傳遞思想,觸動人心,只要兩根竹子那麼簡單!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