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冬日露天風呂

有一種裝置在台灣很少看到,在高緯度國家蠻常見,暫時稱為「排煙明火爐」。我的山居歲月經歷幾年燒柴心得,終於也要朝這個方向發展,可能是「已知用火」的最後階段。

美濃戶山莊營火煙囪。(陳敏佳提供)

用火第一階段:在森林中撿拾乾柴,搬石頭做成營火圍,整天忙著劈柴、燒柴,被煙燻得亂七八糟仍自得其樂,偶而隨意煮食,算是療癒型用火。木柴不夠乾、多煙燻眼難受、燃燒效率差是這個階段的特色。

第二階段:使用露營柴爐,包含火力猛爆的火箭爐、木汽化爐、煙囪爐、焚火台,慢慢認識火的特性,各種控制燃燒的方法,這時期開始理解不同原理的柴爐在生活上對應什麼需求,例如取暖需要穩定長時間燃燒、煮水可用最有效率的完全燃燒,日常三餐少量烹調用瓦斯爐比較省事。

第三階段:室內居家空間使用各種燒柴裝置,浴室有燒柴熱水器,廚房與客廳各有柴爐,都需要裝煙囪排煙。這兩三年經歷溼冷的冬天,已經可以在室內享受燒柴的溫暖與乾燥。

今年進度:安逸的燒柴生活過久了,想體驗一開始被森林吸引的初衷,完整計畫是「露天風呂」,在戶外打造冷熱水泡澡桶,泡澡區要有明火,用來取暖與粗獷料理。

排煙明火圍。(陳敏佳提供)

看起來很荒謬的「排煙明火爐」便在炎熱的夏天開始行動,利用現有材料實驗「排煙明火爐」,目的是可以亂燒很會冒煙的森林半乾柴,可以看到火、不會被煙燻得無法接近。取得適合的規格數據後,打算用不鏽鋼水管繞成燃燒室,營火變成熱水澡桶的熱源。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