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光槍:哪天不再只是新奇酷玩具?

自從威爾斯(HG Wells)提出攻擊用雷射槍的想像,許多人便為之朝思暮想。我們是否該審慎看待自己許下的願望呢?

你可以謝謝威爾斯想出死光槍(Ray gun)這個點子。後來,我們的想像裡頭有了攻擊用雷射槍、微波光束槍、粒子光束槍與諸如此類⋯⋯1897年,威爾斯小說《世界大戰》中的火星死亡射線開啟了想像的濫觴。

二十年後,有個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傢伙為威爾斯的幻想驗證概念的可能,接著在1951年,查爾斯.湯斯(Charles Townes)還真的造出了死亡射線(好啦,其實只是雷射光)。《星際爭霸戰》在眾人的奇想上頭推波助瀾,從手持光槍進化到光砲,一砲而紅的《星際大戰》馬上跟進——光是這些科幻故事就足夠撩起軍方科技研究的好胃口了,你還記得被戲稱死光槍雷根(Ronald “Ray gun”)的美國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和他的星戰計畫嗎(註1)

於是,軍方著手研究所謂的雷射武器,至今不懈。那為什麼已經21世紀了,我們依然用火器打來打去?我的死光槍在哪裡?

比起傳統武器,雷射槍可以準確致命、無聲無息、光速擊發、成本低廉,還不必擔心用罄子彈。只是目前為止,槍枝和砲彈做得到的生死化學反應還是有效率多了。

槍聲依然砰砰,不是咻咻

想要催出堪比子彈的動能威力,你需要借用大量的能量傳遞質量。拿(沒有質量的)光子雷射光束舉例,大概要有2,000焦耳準確聚焦的能量——一發攻擊大概就需要3萬瓦特。就目前科技而言,你必須準備超龐大的能量團——大概是一張床那麼大的電池,如果要裝上大型載具如船隻或飛機當然可行(相信我,軍方已經在搞這個了),只是要做成手持武器就問題重重。

更糟的是,雷射可是出名地沒效率。空氣於雷射光束而言,是個糟糕透頂的介質,雨、霧和煙塵如果跑出來更是雪上加霜——而戰場上就是會有這種爛天氣。此外,武器的威力還要盡可能地強大,所以,和《星際大戰》裡頭飛速駁火的一束束死亡之光說再見吧,因為可見光的能量會散射,所以效率不夠好(而且,光子也不會乖乖聽話)。再者,由於能量龐大,過熱的麻煩隨之而來,在你什麼東西都還沒打中以前,你那把槍大概就鎔化了。不過呢,如今有了調適光學,是望遠鏡技術為了克服大氣亂流影響、集中光線所研發的新科技;現在,調適光學也會致力克服上述部分難題。

理所當然地,全球軍方仍在埋頭開發這類武器,不過目前僅知美國真正造出實際應用的雷射武器:能夠摧毀地雷的低能量雷射系統「宙斯」(Zeus)。大多研究專案似乎都先後作廢、資金中斷,然後接替前人的專案再度啟動,感覺就像是太空時代的專案打地鼠。

而這些還僅僅是各國軍方所願意透露的資訊。星戰計畫(或者說戰略防禦計畫)設想的是,要讓安裝在人造衛星上的倫琴射線大砲,從天外射出洲際彈道飛彈。

美國陸軍的戰術高能雷射武器(Tactical High-Energy Laser)算是星戰計畫不倫不類的子嗣,它能打下遠從9.6公里飛來的音速導彈。戰術高能雷射的開發專案在2005年中止,又催生了美國空軍的機載雷射系統(YAL-1),裝配該系統、巡航高度1萬2,192公尺的巨型噴射機可以從96.5公里外摧毀地面目標。美國海軍則開發自由電子雷射武器(Free Electron Laser),本來看似大有可為,不過2008年軍火商諾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固態雷射武器火擊系列商品(FIRESTRIKE)問世,海軍的資金就吹了。火擊的每發砲彈僅要價59美分,它的威力和準確度還足以打掉飛來的洲際彈道飛彈、火箭、甚至小顆的流彈,也因此不難看出火擊大受歡迎的理由。

An illustration of Martians attacking from a 1906 edition of The War of the Worlds by H.G. Wells.

戰慄(但此刻尚不用擔心)的未來

電漿武器或許會吃掉雷射槍的未來。電漿武器射的就是電漿——大抵是閃電和太陽的組成物質。早在1993年,美國便著手秘密開發計畫私掠兵(MARAUDER),旨在以近光速的速度射出甜甜圈狀的電漿子彈。當時研究大有斬獲,1995年之後卻一下子無聲無息。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陸軍接下最新的後續研究,發展由雷射引導的閃電武器,叫作雷射誘導電漿頻道(Laser-Induced Plasma Channel)。這種武器打出的雷射光束威力極強,會在光束的路徑上產生電漿——要是成真就太可怕啦。

美國空軍也在研發鎮暴用的微波武器。主動拒止系統(Active Denial System)會加熱你皮膚裡的水分,讓你大感不適,不過目前仍在測試武器造成的長期副作用。想當然耳,美國和中國的警察自然巴不得趕快拿到手持拒止武器了。

這些微波(比如你的手機訊號)也能用來遙控發射導彈與電子產品。同理可知,電子脈衝武器也有造成毀滅重擊的潛力——足以癱瘓整座城市的電動基礎建設餘。目前,密西根大學的專家正尋思規劃電磁脈衝防禦系統,對抗天上掉下來的各式威脅。

現在也有人講起粒子光束武器,這種武器釋放高能的亞原子粒子,讓目標單位的原子結構化作一盤炒蛋。粒子光束武器的缺點是,它們在真空中是不會出問題,可是在大氣中就會散射亂跳,攻擊手自己也會暴露在致命的輻射劑量之中,炒蛋不成反自焚(註2)

適應光學或許不久後就會迫使戰機和導彈退出現代戰爭,但我們到底拿不拿得到手持死光槍呢?現在最接近的東西,或許是美國陸軍的「人員嚇阻暨刺激反應步槍」(PHASR),僅用以短暫致盲、錯亂目標。工程師彼特.畢塔(Pete Bitar)的公司則研發非致命的能量聚焦武器,用以摧毀自殺攻擊嫌疑車輛上的電子儀器;畢塔與許多同行專家都堅稱,不出幾年時間,他們擁有的技術都可以應用在手持裝置上,甚至手機也行。

你如果想拿到你的死光槍,大概得再等個一陣子——不管怎樣,我們不是還有太多更迫切的問題要煩惱嗎?


註1:美國總統雷根在1983年發表戰略防禦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他強烈反對「相互保證毀滅」(MAD)的嚇阻式戰略思想,欲開發各種可能武器,讓美國能夠阻擋核武的威力;美國媒體謔稱之為「星戰計畫」,也因本計畫激化美蘇兩強惡性軍備競爭的可能而備受爭議。冷戰告終後,戰略防禦計畫也在1993年正式告終,日後相關研究主要由美國國防部的飛彈防禦局接手。註2:本處原文是 hoist by your own atomic petard,典出莎劇《哈姆雷特》,指作繭自縛、玩火自焚。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