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讀 歡迎來到這個美麗的星球

圖|Wikimedia Commons

自然的藝術形態
Art Forms in Nature
作者:恩斯特‧海克爾
出版社:Prestel Pubm
NTD $875

水母張開如同雙臂的細密觸鬚,簡直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頭髮;顯微鏡下的放射蟲從中央射出護身用的針狀骨棘,間或相連成籠。從箱魨魚的鱗紋到菊石的螺旋紋,皆顯現恩斯特‧海克爾對宇宙萬物一元論的美學詮釋,100 多幅樣貌精細的版畫構成最大的視覺衝擊。

海克爾於 1899 至 1904 年間分十期出版的《自然的藝術型態》,不僅僅是圖鑑,而是他觀看世界的總結、對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的回應,旨在擴大社會大眾對自然主義的理解,儘管他的某些繪作未具備嚴謹的科學證據而被認為是偽造物,但這些被歸類與組織的生物反映海克爾以藝術家的眼光看待自然的能力——對稱和秩序。

而在 20 世紀初期的藝術、建築與設計領域中,《自然的藝術型態》發揮了作用,搭起了藝術和科學之間的橋樑,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受到影響,包括攝影師卡爾‧布勞斯菲爾德(Karl Blossfeldt)拍攝植物的局部特寫、以及建築師勒內‧比奈(René Binet)以放射蟲為靈感,設計了 1900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入口大門。


撼動世界歷史的 14 種植物

(插畫|JeanZhan)
作者:稻垣榮洋
出版社:平安文化
NTD $320

植物從幾億年前開始巧妙地攏絡動物,利用恐龍、鳥類、昆蟲、哺乳類來廣泛地散布種子。小麥和稻米等禾科植物在種子裡儲存碳水化合物,人類咀嚼碳水化合物時,口中的酵素將其分解為糖,甜味給人帶來幸福感,穀物種子在儲藏與分配上也很方便,賦予人類財富的新概念,人類進而成為穀物的俘盧,放棄人人平等的狩獵生活,開啟了艱苦的農業社會。因為植物,我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胡椒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熱帶病原菌和害蟲的侵害,而發展出辣味成分,吸引歐洲人的興趣,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辣椒的辣味會讓食用的人們的腦內分泌嗎啡,於是哥倫布從新大陸帶回的辣椒,傳入亞洲後爆紅;茶中咖啡因的魔力引發美國獨立戰爭和鴉片戰爭,成了工業革命和美國奴隸制的主因;鬱金香招致了史上第一次泡沫經濟事件……玉米、馬鈴薯、甘蔗、洋蔥、番茄、櫻花等各式各樣的植物推動著歷史,地球的真正主人是植物還是人類?

種子的勝利:穀類、堅果、果仁、豆類、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國,形塑人類歷史

(插畫|JeanZhan)
作者: 索爾.漢森
出版社:商周出版  
NTD $360

他們是死是活?即便用放大鏡也不可能看出一把豆子或一個乾癟的核桃裡是否有生命,然而即使是在最惡劣的條件,諸如讓植物通過灰熊的消化道、暴露在真空中,或把它們埋在瓦礫堆 2,000 多年,如果你提供他們足夠的水、土壤與空氣,他們就能展現驚人的耐力。

植物幼苗從哪裡獲得生長的能量?植物是怎麼征服旱地?為什麼辣椒很辣?囓齒動物怎麼會有巨大的牙齒?為什麼蒲公英無所不在?書中每個問題都有一個看似簡單的答案:種子。

而人類若沒有接觸種子產生的化學物質,生活將會非常枯燥——咖啡因是植物的天然驅蟲劑,存於時髦提神飲料的咖啡豆中,幫助近代歐洲擺脫早餐飲酒的習慣,推動了工業化進程;從蓖麻籽中的蓖麻毒素被蘇聯用作暗殺工具,目前正研發其殺死癌細胞的潛力。作者將這本書分為五個主題,揭示了3億年前種子的演化如何征服植物王國,並不斷以影響人類的方式來改變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