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擴大自行車道、補貼購車抗汙防疫,台灣電動化政策踩剎車

未能即時反應而導致疫情嚴重的歐洲各國,在陸續解封後卻展現了宏觀的超前部署視野,英法義等國家紛紛擴大自行車道與購車補貼,鼓勵市民們以零碳的自行車,回歸封城前的日常。

反觀台灣,卻是燃油汽機車銷售量逆勢成長,大筆預算用於補貼化石燃料運具。疫情進入振興階段之際,台灣能從歐洲各國措舉看到哪些他山之石?交通學者又有哪些具體建議?

「我不想跟一堆人擠地鐵,戴口罩還是無法安心,所以決定騎車通勤了,」英國國民健保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經理、37 歲的瑪卡娜(Urvi Makwana)接受《報導者》連線訪問時說。

瑪卡娜住在南倫敦,在封城前是標準的地鐵族,封城後擔心搭地鐵被感染,於是在解封前夕決定改以腳踏車代步,只不過,「現在自行車太難買到了!我家附近的自行車行全賣光了,找到另一家還大排長龍。」她索性走路 3 小時,到住在西倫敦的姊姊家牽一台舊自行車先湊和著用。

練身體、降空汙,疫後歐洲力推自行車代步

兼具低汙染以及可維持社交距離的兩大優勢,自行車意外地成了歐洲解封後當紅的代步工具,從倫敦、巴黎、柏林到米蘭等,各大城市紛紛擴建自行車道,也祭出購車、換車、甚至學車補助等手段,鼓勵市民以自行車出行。

英國用 20 億改建車道,

估可省 170 億 NHS 支出

疫情嚴重、連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都曾染疫的英國,政府已大手筆宣布將陸續投入共 20 億英鎊(約 750 億元新台幣)的預算重新分配道路空間,擴大自行車道與公車專用道路,並且加寬人行道。

英國政府於今年七月承諾將修建幾千英里長的自行車道,以讓國民維持健康對抗 COVID-19。圖為英國首相強森在一家自行車維修店。(Photo by RUI VIEIRA/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原本每日正常運量達 500 萬人次的倫敦地鐵,疫情後相較去年同期,運量下滑了超過 90%,堅定的地鐵和公車族很容易一個人就輕易包車,這在過去幾乎難以想像。為了避免群眾感染,自行車就成了重要的防疫替代方案。

為了鼓勵民眾以自行車代步的基礎投資,乍看之下花費龐大,但英國政府初估後發現,當城市居民每天多騎自行車、多走路,由於人民健康程度提升,政府反而可以在接下來 20 年省下約 170 億英鎊(約 6,310 億元新台幣)的國民保健服務(NHS)支出。

封城期間空品改善,

義、法以補助鼓勵民眾騎單車

而歐洲第一個進行封城的義大利,在 2 個多月漫長的封城期之後,從米蘭市開始,率先宣布將在市中心周遭擴增 35 公里的自行車道。義大利政府還提出 1 億 2 千萬歐元(約 41 億元新台幣)的購車補助,補貼民眾購買新車的 7 成費用,上限為500 歐元(約 1.7 萬元新台幣),堪稱全歐最大方的自行車補貼。

同樣積極推動自行車代步的還有法國。歐盟境內最大城的巴黎市,人口上千萬,冬季空氣品質並不好,霧霾大的時候甚至看不見艾菲爾鐵塔。然而,在封城的 2 個月內,巴黎市明顯觀察到空氣品質的改善,空汙平均驟降了 20 至 35%,主要街道的空汙減幅則高達 50%。

為因應解封後的人潮回歸,巴黎市在解封前夕大量設置了臨時的自行車道,並一路擴建至巴黎市郊。左派的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更宣布,如果成效良好,市中心的臨時自行車道將變更為永久車道,短期的目標是將目前 3%以自行車通勤的人口,在 2024 年前增加 3 倍、達到 9%。

此外,法國全國將投入 2,200 萬歐元(約 7.5 億元新台幣)的預算鼓勵使用自行車,添購新車有補助,連修車也有 50 歐元(約 1,700 元新台幣)補貼。法國生態與團結轉型部長柏納(Élisabeth Borne)表示,根據統計,全法國有 6 成的出行屬於5公里以內的短程移動,這些都有以自行車取代的潛力,能夠大幅改善空汙。

西班牙馬德里在疫情趨緩的五月漸漸解封,部分民眾開始外出運動。(Photo by GABRIEL BOUYS/AFP via Getty Images)

歐美超前部署低碳交通,

台灣發展背道而馳?

因應疫情而起的自行車風潮並不限於歐洲。美國的費城、丹佛,哥倫比亞的波哥大,以及澳洲雪梨、墨爾本等各大城市,也都紛紛擴建市內的自行車基礎建設,自行車甚至在澳洲熱賣到取代了衛生紙,成了新缺貨商品。

對比各大國際城市的自行車政策超前部署,將疫情衝擊當作綠化都市交通的契機,大眾運輸同樣明顯受到疫情衝擊的台灣,似乎還未能掌握推動替代性低碳交通的機會,迄今僅集中紓困補貼化石燃料運具。

油價下滑、政策改變,

燃油汽機車逆勢成長

先看北高二市的捷運運量影響。今年大台北的捷運運量 2 月起明顯下滑,比 1 月減少了 8.8%;對比去年同期,3、4 月更分別驟減 20%和 28.7%。

平時從台北市象山站搭捷運到新北市新店上班的 34 歲上班族 Coinky,就因為擔心搭捷運的感染風險,2 月起改為開車上班,「搭捷運雖然比較方便,但家裡長輩會擔心,而且開車還可以省口罩。」於是通勤工具迄今仍以汽車為主。

高雄捷運受到的衝擊更大,今年 2、3、4 月的運量比起去年同期,分別下滑達39%、40.6%和 50.5%,4 月甚至出現單日運量只有 9 萬人次的最低紀錄。

同時間,全台的機車銷售量逆勢上升。燃油機車銷售量在 2 月比去年同期成長達30%,3 月也成長了 7%,然而,電動機車的銷售量卻呈現下滑,今年第一季的電動機車銷售較去年減少達 15%。環保團體認為,這和全球油價暴跌以及電動車新車購車補貼取消有關,多重因素都讓燃油機車的優勢擴大。

除了燃油機車,燃油汽車也熱賣。至 6 月 30 日為止,在世界各國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大跌的情況下,全台汽車銷售數據卻顯示,甚至比起 2019 年上半年,還出現了 1.4% 的微幅成長。

如果此項趨勢不變,疫情完全解封後,台灣回歸的將是廢氣更多的都市環境?

在解封前夕,巴黎市長伊達戈便下令盡快在市區與郊區打造臨時自行車道,計畫在六月前增加50公里,若成效良好,市中心的臨時車道將成為永久車道。(Photo by Chesnot/Getty Images)
五月底民眾騎單車在義大利米蘭進行快閃行動,呼籲市長對兩輪交通政策應採取更多行動。(Photo by Francesco Prandoni/Getty Images)

學者:捷運定期票

應趁機降價、吸引機車族

關於疫情和緩後的永續交通策略,台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張學孔接受《報導者》訪問時指出,交通部迄今的紓困補貼有其必要,但下一步的振興作為亦至為重要,「在後疫情時代的交通系統,就是要更永續、更安全。

怎麼做?張學孔指出,參考《巴黎協議》的內容,國際上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的綠色運輸,大多有三種策略:avoid、shift、improve(避免、移轉、改善)。第一個 avoid (避免)就是避免出行,不單指用視訊會議等遠距方式,而是透過都市計畫,在大眾運輸場站周邊就有良好的生活機能,讓大家用步行就能完成旅次,真的有需要就用公共運輸。這是最上位的策略。

在後疫情的情境中,當大眾對搭乘公共運輸有疑慮,張學孔特別強調 shift(移轉)的重要性。「在台灣,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因為公共運輸受到感染,」正因為台灣公共運輸的防疫成效良好,因此,在後疫情時期,鼓勵人民多使用公共運輸更顯重要,「例如把台北捷運吃到飽的 1,280 元套票降到 888 元,現在講這個絕對是吻合時事。」

張學孔說明,捷運套票的目的不應是讓現有使用者受惠,而是在吸引非公共運輸使用者,但實施 2 年以來,「使用的 95% 都是現有的使用者。」而根據他的研究,把機車使用的時間、停車和折舊等成本加總計算下來,台北市的機車族平均每天只需要花費 1 美元,因此只要捷運套票超過 30 美元(約 900 元新台幣),「機車族會不會來用(捷運)?當然不會。」他認為當捷運票價比機車平均花費低時,機車族才有改搭捷運的誘因。

運量之外,安全、汙染等外部效益

也應納入政策考量

在環境永續的考量之外,張學孔也特別強調安全因素的重要性。近年來,每年有近30 萬起的車禍事故,造成約 1,500 人死亡。

「888 元套票不只會使運量增加,如果機車使用者移轉十分之一(到捷運),小汽車使用者也移轉十分之一,增加的旅次是 80 萬到 100 萬,」張學孔表示,捷運套票降價不能只看差價的補貼,「更重要的是移轉帶來的環境變化、能源消耗降低、汙染減少和交通安全提升等這些外部效益。」

至於歐洲流行的自行車風潮,張學孔則強調,永續交通的多元性,是要環繞著「avoid、shift、improve」研擬振興方案,公共自行車帶動的是使用行為的改變,也可以刺激政府重新思考基礎建設和道路設施配置。「我用歐盟的公式去算,台北市政府對公共自行車只投資6億,但一年的健康效益是 1.25 億,」他並指出,台北市之外,有的中南部市鎮例如屏東潮州,公共自行車搭配客運也可以發揮很好的功能。

從紓困到振興,

台灣交通與永續安全的距離

關於鼓勵行為改變,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以高雄市在 2017 年推動的政策為例指出,當時在冬季空汙期,連續 3 個月實施市內公車、客運、輕軌以及捷運的上下班時段,使用電子票證全部免費搭乘;要鼓勵使用大眾運輸,甚至是從騎機車改成搭捷運,「這種補貼政策就是應該在這種需要的時候推,從環境的觀點出發,交通部門可以做的其實是這些事情。」

但他也坦承,在各種交通減碳的做法上,最大的困難就是調整人的習慣,「要人從騎機車變成搭捷運,這件事很難,可是從騎燃油機車變成騎電動機車,會比較容易。」因此他認為,從務實角度思考,運具電動化也相當重要。這也是張學孔強調的永續交通最後一個策略「improve(改善)」:非用個人運具不可時,就使用新能源運具。

2019 年,

電動車政策「急轉彎」

針對運具電動化,2017 年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階段性電動化目標,宣布將在 2030 年公務車輛及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 年則是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禁售燃油機車);到 2040 年就是汽車全面電動化(禁售燃油汽車)。

但這項運具電動化的政策,卻在燃油機車業者大力反彈之後,於 2019 年被行政院長蘇貞昌撤銷。今年起,環保署更停止補助新購電動機車,反而利用空汙基金補助民眾汰換七期燃油機車。

「燃油機車業者來抗議,他(蘇貞昌)就說要油電並行,完全沒有環境思維!」蔡中岳不敢置信地說道,「2035 年禁售燃油機車是躁進政策嗎?還有 15 年耶,一點都不躁進,很慢。」

對比全球最大的機車市場印度,13 多億人口擁有近 2 億輛機車,每年還可賣出約 2 千萬輛的機車,印度政府去年卻宣布將於 2025 年 4 月起全面禁售燃油機車,加速對抗空汙,等於在5年內機車即將全面電動化。蔡中岳問:「(印度)那個躁不躁進?他們現在電動機車的市占率還只有 1%。」對於台灣對全面電動化踩剎車,他直嘆可惜。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境內的碳排和細懸浮微粒 PM2.5,分別有高達 13.6% 和27.5% 正是來自交通部門,包括汽車、機車和卡車等各種燃油運具。

如果再對照台灣 2015 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制訂的長期目標,「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應降為 2005 年排放量 50% 以下」,以及自明年起的第二階段目標,執行期程從 2021 年至 2025 年,「溫室氣體排放應較 2005 年減少 10%」,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曾計算,若運輸部門要達成第二階段減碳目標,且不同運具按碳排比例分攤減碳責任,2025 年前全台必須有 500 萬輛以上的電動機車。

依照趙家緯的估算,以台灣目前不到 100 萬台的電動機車來看,光是第二階段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全台至少還有 400 多萬台機車必須汰換為電動機車。

政府補貼化石燃料運具,

然後呢?

然而,對比歐洲解封後的綠色交通潮流,台灣迄今提出的交通運輸紓困方案,卻都是針對化石燃料運具的補助,遑論鼓勵電動運具或改以自行車代步。

交通部提出 98.3 億的交通運輸紓困計畫,將用於:補助遊覽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小貨車租賃業、汽車貨運業、汽車路線貨運業及汽車貨櫃貨運業之營業車輛109年度應納汽車燃料使用費50%;補助遊覽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 2010 年牌照稅之 50%;計程車客運業營業車輛油料補貼;遊覽車、計程車駕駛薪資補貼;協助遊覽車客運業、小客車租賃業、計程車客運業融資貸款及利息補貼;促進公路運輸業從業人員發展,運用減班休息時段進行專業職能訓練課程。

總結上述補助重點,「不要說什麼汰換電動車,對於紓困的想像就是發錢,沒有人去挑戰。」蔡中岳感慨地說道,要讓產業升級、運具汰換……,難道不能趁這時候一起進場嗎?

以提供計程車司機的紓困方案為例,一個月 1 萬元的薪資補貼,連續給 3 個月,再加上 6 個月的油料補貼和職訓課程補助,全部申請可領到 6 萬元。

「也不是不能給,而是要附加什麼樣的條件?」蔡中岳指出,針對交通運具的電動化,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讓司機得到誘因,在這個時刻升級為油電混合車,這樣就可以同時達到紓困及轉型的雙重目標。

各國民情與條件不同,歐洲各國在解封後的擴大自行車政策,台灣或許距離英義法還很遙遠,但在鼓勵搭乘大眾運輸、交通運具電動化等面向,現在就可以努力迎頭趕上。疫情和緩之際,也是台灣超前部署邁向永續交通的契機。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