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命題:旅館 × ___?東京旅館的無限可能

根據 2018 年最新公布的全球創新城市排行榜裡,東京超越去年的榜首倫敦躍升為第一。這個創新城市指數是由澳洲的市調機構 2thinknow 在 162 項指標評分下統計出客觀的評量結果,其調查內容不只是媒體比較感興趣的機器人和 3D 列印而已,文化類別就佔了 63 項,有觀光門檻、餐廳、茶店、書店、美術館、綠建築、設計師、雜誌、夜生活、表演空間等;其中「旅館的多樣性」也是一項重要的評量指標,能否提供多樣而優異的選擇,維繫著城市的創新性,這一點在近年的東京裡,表現格外突出搶眼。

轉個方向從日本國內媒體的角度來看,每每可見以「旅館」為報導主題。無論是商業或生活風格雜誌,切入點雖不同卻都具話題與趨勢性,當今可謂為日本旅館業的尖峰時刻。7 月 28 日出刊的《週刊東洋經濟》,就以「飯店暴增」(ホテル爆増)為封面主題,直指外國觀光客造訪人數陡增而掀起新旅館的開業熱,2020 年前光是在銀座就有近 10 間的新旅館準備開張,各具特色並受到相當的矚目與期待。

商業的角度來看,旅館的激增當然是充滿市場競爭的血腥味,學者專家也為過熱的現象抱持著隱憂。但換個角度看,今年《CASA BRUTUS》9 月號,以「Lifestyle hotel」作為封面故事,讓人感受到旅館的多樣與豐富帶給生活新的刺激與美好。然而日本旅館業的不按牌理出牌也走出了旅館的新氣象,儘管許多傳統保守的業者行業有疑慮,但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簡直是精彩極了!每個擁有嶄新風貌與獨特風格的旅館,光是一一造訪就是一個個不同的生活感受。因此「旅館 × ___ 」正是要讓這個創新城市裡的人們,發揮其最大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來將之填空,並用以款待來自各地的旅人。這些令人驚豔的旅館,美與設計只是基本功,而富有創意的企劃才是為百花齊放的旅館時代,劃下驚嘆號的關鍵。

旅館 × 新聞=
獨特視野的生活風格旅館

東京不缺美的旅館,而是要能創造讓人衝動想一探究竟的動力,正如 2018 年 1 月在銀座開幕的東京銀座凱悅尚萃酒店(Hyatt Centric Ginza),就是近期看到在旅館設計上,少數令我驚艷的旅館之一。這間主打 Lifestyle 的生活風格旅館,是凱悅集團在 2015 年於北美成立的新品牌。相較早期在東京提出 Lifestyle 概念、由緒方慎一郎設計,美得令人嚮往的虎之門安達仕(Andaz),雖兩者都能用一只平板電腦辦理入住,但一如其名「Centric」的位置便利及較易於親近的價位,再加上集團的優質口碑,都為其剛出道的年輕魅力增添信賴感。

其設計雖也可用「結合傳統與現代」形容,但與眾不同的是,它找到了個有意思的主題,即「朝日新聞社」這個特殊的地緣歷史(飯店建於朝日新聞東京總部舊址),讓它除了有貫穿銀座歷史的地景、時尚、娛樂外,有可在設計素材上結合報紙、鉛字、打字機、底片、插畫與印刷的元素,充滿在旅館的空間中,並將豐富的色彩與材質運用得宜,且雖不特別強調和服布料、和紙拉門等傳統元素,卻也都在一角隱隱散發優雅氣質;即便在寸土寸金的銀座精品街區中,仍能形塑出不顯擁擠狹窄且舒適低調的社交空間。

建於朝日新聞社舊址的尚萃酒店。(吳東龍)
建於朝日新聞社舊址的尚萃酒店。(吳東龍)

膠囊旅館 × 更多可能:
建築、跑步、咖啡、桑拿、書籍……

早在 1979 年誕生的膠囊旅館已不是話題。但在 2009 年,以 1 小時淋浴、7 小時舒眠、1 小時整裝打理的九小時膠囊旅館(9 H nine hours),起用了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柴田文江與識別設計師廣村正彰,讓原本廉價、狹窄的短宿空間,多了令人想要入住探究的興致,也喚醒了低價與有限的空間不等同犧牲品質的設計概念。2018 年 3 月在東京皇居附近竹橋站旁,新建了一棟由建築師平田晃久設計的全白ㄇ字型大樓,八層樓裡每個艙房都面對著中央的天井,相當具有未來建築的樣貌。旅館服務除了睡眠、休憩外,還提供淋浴與跑步裝備的租借,給想在皇居附近運動跑步的人們使用。同年 5 月又新開了「赤坂9 H」,平田以擅長的錯落堆疊空間與植栽交錯出新的建築風景,一樓則開設專賣手沖咖啡的 GLITCH COFFEE BREWED,在赤坂就地成為人們交流聚集的空間場域。

竹橋 9H 提供的浴廁空間。(吳東龍)

9 H nine hours 持續結合新元素與不同設計師交集出新的旅館品牌與風貌,旗下的「℃ sauna + sleep」是 2017 年 12 月在惠比壽開業的「桑拿」主題膠囊旅館,找來藍瓶咖啡(BLUE BOTTLE)御用設計師長坂常,帶些粗獷、簡單有巧思的設計風格,讓芬蘭的桑拿文化出現在旅館的浴場裡,透過蒸汽(löyly)使人更易發汗外,還有 4 種水溫選擇可供淋浴,讓膠囊空間裡提供令人躍躍欲試的新體驗「SAUNA + SLEEP」。

而當居住的小空間遇上了書籍,就成為 2015 年底在池袋的話題旅館——BOOK AND BED。這間在大樓中 7 到 8 樓的旅館,30 個床位裡最大也只有120 × 200 公分,床就在一大面的木頭書牆之後,且只有一個方形開口在書架之間。由 SUPPOSE DESIGN OFFICE 設計,用簡單的夾板搭配黃銅樓梯,水泥地上與管線外露的天花板下,用 SPBS 書店 3,000 本的精彩選書羅列其間,使空間有了層次與知性感,讓住客都能「HAVE A BOOK DAY」。

話題旅館 BOOK AND BED。(吳東龍)
話題旅館 BOOK AND BED。(吳東龍)

旅館 × 地方,
發現都會繁華之外的真生活

今年 5 月 9 日開幕的 OMO5 東京大塚酒店,是星野集團的第四個旅館品牌 OMO 的東京 1 號店,名稱取自「おもてなし」(款待)的字首發音,也可以延伸為「面白い」(有趣的)、「思いがけない」(意料外的)等字首發音。旅館選在東京的大塚插旗,除了在環狀山手線有地利之便外,更有濃厚的地方風情,還有路面電車荒川都電穿梭流動在街景中。

OMO 的每個房間都是 19 平方公尺,設計交由 1979 年出身的佐佐木達郎,用檜木組構的傳統日式木造閣樓房「櫓」(YAGURA),下層鋪設榻榻米地板,上層的雙人床鋪還可一探大塚的天際線,房內用品一併收羅在四色牆面上,單間能住上一個小家庭,變化的空間讓大人小孩都充滿玩興。

OMO5 東京大塚。(吳東龍)

旅館最大的特色應是將住宿與地方風情結合,館方提供五色導覽路線為房客提供鄰近區域的文化導覽,飽含美食、美酒甚至熱鬧的大人味夜生活文化與懷舊的昭和風情等,是大塚限定的文化體驗。 

另一個用旅館讓旅客更深入瞭解地方,發現東京下町風味的是 2015 年 12 月在下町谷中開幕的 Hanare,建築師宮崎晃吉以 50 年屋齡兩層木造老屋所改建成5個房間的小旅館,加上一分鐘步行可達的 HAGI café,提供一個認識地方的住宿平台,尤其附近有 6 間不同主題的錢湯(公共澡堂),以及百年煎餅老鋪和生活道具雜貨店等,在城鎮裡穿梭新舊小店成為入住時的一大樂趣!「用整個城鎮來款待入住」正是其概念。

以老屋改建的 Hanare。(吳東龍)

甚至 2017 年 4 月,原本將咖啡廳經營得有聲有色的 CAFÉ COMPANY 在淺草開設 Wired hotel,秉持著一直以來咖啡廳文化裡經營人與人交流的社群概念,提出「1 mile × 100 mile」的概念活動,推薦鄰近徒步 1 英哩到 100 英哩的範圍內,囊括地域特色的商店、職人、工藝與文化等。

淺草 Wired hotel。(吳東龍)
淺草 Wired hotel。(吳東龍)

旅館 × TRUNK,
看見社會的需要與生活的需求 

2017 年 5 月在原宿澀谷之間開幕的 TRUNK hotel,是充滿自然綠意與木質格調的空間居所,並強調以「社交」為特色的旅館。其一方面使用回收利用的素材落實在旅館設計上,強調社會貢獻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是帶著社會企業味道的生活風格旅館;另一方面則提供小型、私密與森林般浪漫氛圍的一整套極受年輕伴侶歡迎的婚宴服務。在各空間的交流定位與設計都具巧思,雖是高達 6 萬日圓的平均房價,且不座落在交通便利的電車站旁,卻總是一房難求。

值得期待的還有 2018 年 11 月由家居品牌 IDÉE 創辦人黒崎輝男擔任顧問的上野 NOHGA HOTEL,2019 年春天誕生的銀座 MUJI HOTEL。2020 年上半年還有精品旅館鼻祖伊恩‧施拉格 (Ian Schrager)和萬豪國際 (Marriott International)合作的艾迪遜(EDITION)東京店,室內由隈研吾設計。旅館與 ___ 的更多交集,仍持續發生;東京裡美的設計發現,還要繼續進行。

原宿 TRUNK hotel。(吳東龍)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