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荷邊境的史特倫譯者之家

今日的譯者生活在世界各地,陸續有許多地方敞開大門,讓譯者進駐,居住的經驗將會成為譯者代替讀者觀察尋訪的重要媒介


從事德文翻譯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原本以為到德國研究電影,會與文學漸行漸遠,沒想到在半工半讀的過程中,我竟也開始寫作,並且從事翻譯。文化媒介,主要透過文字,上帝創造了語言的巴別塔,因而我們需要翻譯。這份工作最令人感到幸運的地方是,它並不需要一個固定的地點,也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每天一旦翻譯到足夠的量,就可以去做別的事情。儘管我的書桌上總是有三大類的事——研究、寫作、翻譯——這些占據著我的生活,致使我時常先割捨了寫作這一塊,但是翻譯,它介於別人的書寫與自己的書寫之間,中間的曖昧程度簡直不亞於我與自身作品的關係。

有關翻譯,大家往往會認為,那是一個關在家中獨自進行的工作。不過,今日的譯者生活卻已經不同於過去人們對於筆譯工作的觀感,在世界各地,陸續有著許多地方,它們敞開大門,讓譯者進駐。好比藝術家駐村,德國經由「德國翻譯基金」(Deutscher Übersetzerfonds)的計畫性資助,許多文學館也都邀請譯者前往駐村,因此,「譯者駐村」成為許多德語譯者的習慣。帶上一本正在翻譯的書,來到某處實地小住,甚或旅遊探訪,那段居住的經驗,就成了我們代替讀者觀察尋訪的重要媒介。

有一年,我參加了舉辦在柏林文學學會的德漢翻譯工作坊,結識了許多來自華語世界與德語世界的譯者,並且進而發現了駐村的可能性。為了翻譯東德小說《分裂的天空》,我申請了德國與波蘭兩地的駐村,尋訪出生於今日波蘭的東德女作家克里絲塔・沃爾夫(Christa Wolf)的生命歷程與遷徙路徑。一路旅行、晃遊、蒐集資料、認識歷史⋯⋯等到時機成熟,回到書桌前繼續翻譯的時候,那落筆的姿態因為更深的理解而顯得踏實。

這次向德國翻譯基金申請駐村,我特地選擇了一個鄰近荷蘭邊境的駐村地史特倫(Sraelen)。通過後,我帶著新的翻譯書籍,以及一個行李箱,途經幾座城市,最後落腳在這裡。之前我就知道這是一座非常迷你的城市,因此當初並沒打算停留太久。總覺得在小鎮生活,假如商店沒有幾間、餐廳也沒有幾家,那麼數綿羊必定會有些無聊吧?

直到住進了這裡,我才知道,這座翻譯之家,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史特倫譯者之家是一座寬闊的宅邸,裡面滿滿的都是書。中庭大廳,有玻璃屋頂的自然採光,許多張椅子陳列那裡,一架平臺鋼琴默默矗立在旁,空中懸吊著一盞一盞圓形的白色吊燈,好似會發光的氣球。這裡是舉辦各式活動的重要場地,而前一晚剛剛舉行了翻譯獎項的頒獎典禮。

史特倫譯者之家的中庭。(攝影/彤雅立)
德荷邊境的史特倫譯者之家(EÜK Straelen)。(攝影/彤雅立)

雷吉娜小姐是這裡總監,當我推著行李箱抵達的時候,他們一群工作人員都在裡面。雷吉娜先領我到房間,房間是一座圖書館。四面牆有兩面擺滿了及至天花板那麼多、卻又依照字母分類的書籍。卸下行李,工作人員帶領我參觀整幢建築,那建築裡的三十個房間圍繞著中庭,依循著不同的階梯隱祕可及,每個房間的廊道上,同樣布滿著各種書籍——它們是這座翻譯之家的館藏與寶藏,共有十多萬本的德語與世界文學翻譯書,是世界上收納最多此一領域書籍的圖書館,就連我曾翻譯、今已絕版的《卡夫卡中短篇全集》也收錄集中。在一個廣播訪談中,雷吉娜小姐說,「譯者除了自己翻譯的書之外,不需要把其他參考書都搬來駐村,因為這裡已經給予所有的譯者最完備的書籍資訊。」

(攝影/彤雅立)

那幢兩層樓的屋子,乍看之下並不太大,但是穿越各種布滿書籍的圖書館式的廊道,我卻迷路了。直到找到了一樓的公共廚房,我才發覺,原來我跟這麼多位譯者同時住在這樣一幢屋子裡。

史特倫譯者之家的格局,讓每個人幽居在自己的世界裡,但是一踏出房門,來到了廚房,便可以相聚。不僅如此,譯者之家好幾處書桌與電腦,也供譯者隨時使用。有些人直接在公共區工作起來,有些人則在露臺上聊天。當翻譯工作進行得累了,樓下的公共自行車隨時待命,帶你去鎮上兜風。從這裡步行至荷蘭邊境只要一小時,騎自行車就更快了。有些譯者甚至自己開車過來,譬如從波蘭、從瑞典,如此一來,從這裡出發,到鄰近小鎮遊走,也方便許多。

剛剛抵達時,靜靜的瑞典譯者即將結束駐村,給大家做了一鍋濃湯,希臘的譯者則跟大家打成一片,匈牙利譯者也是一位詩人,而他的詩集剛巧在我房間的書架上,還有土耳其、波蘭、亞美尼亞、伊朗、日本的譯者們,有些同時是學者,有些同時是作家,許多人彷彿老友一般,已是多年舊識,在史特倫不必相約,隨緣相聚,然後問:「你今年翻譯的是?」跟同行做鄰居的感覺實在奇妙,有許多共同的話題可以直接深談,彷彿是心靈的朋友。這些交流的畫面,成為了我在史特倫最鮮明的記憶。

史特倫是我先前從未聽過的德國城市,原因是它實在地處偏僻,而且小到火車並不經過。必須搭乘火車到杜塞道夫,再轉慢車到鄰近的小城,然後等待每小時一班的公車,經過將近一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而在公車上的沿途,只聞牛糞的芳香,因為眼前的風景都是農舍。由於這裡一點也不像其他地方的駐村,有許多大城市的誘惑,因此,來到此地的譯者們全都沉浸在翻譯的世界裡。那種集體的專注與有關翻譯的繁密交流,全都基於我們共同的語言——德文。當中有將他國語言譯為德語的德國譯者,也有將德語譯為其他語言的世界各國譯者。這個空間產生的力量,以及發生的磁力,誘引著我們不斷匯聚,成為一個邊地裡的祕密結社。而這樣的傳統,也已經四十年了。

當我離開史特倫的時候,一位譯者開車送我到鄰近城市的火車站,我帶著一本德語文學史,在慢車上緩慢閱讀,火車駛向大城,我卻第一次因為要離開一座城市哭了起來。我想,史特倫已經成為了許多德文譯者的第二故鄉,才會讓他們無論如何,總是回訪!


史特倫翻譯之家 Europäisches Übersetzer-Kollegium Straelen e.V.

創立於 1978 年,為世界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翻譯之家,目前由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資助營運,同時與多個基金會合作,執行國際譯者駐村計畫。此外,並有許多工作坊、講座與會議在此舉行,成為德語地區譯者的重要聚集地。許多德國作家與譯者皆為此地之座上賓,這裡最重要的資源是德語與世界文學的翻譯館藏,共收有十二萬五千本書,涵納各種語言。

網址:www.euk-straelen.de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