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職棒的下一步該樂天一點?還是「桃猿」(逃遠)一點?

7 月初宣布要轉賣的 Lamigo 桃猿,買家終於塵埃落定,由日本樂天集團買下全額股分,承諾留下所有行政人員,照目前商標註冊情形來看,也還是會繼續援用「桃猿」為隊名;這件事情本身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層面,之前在本刊 8 月的文章也提及職業球隊商品化這個議題,趁著這個事件大致水落石出時,就從一些產業以及法律規範面的角度,來接續分析。

樂天集團一方面積極地想要進入台灣市場,一方面也由於本身就在日本職棒有經營職業棒球隊的原因,其實在這幾年,一直都有私下接觸、瞭解如何在台灣擁有一隻職棒球隊的可能管道,但是對於成立新球隊,台灣職棒的態度從曖昧到最終趨於保守的加盟辦法,某些程度都在打消樂天透過新加盟來進入台灣職棒的可能。

回頭看,Lamigo 桃猿宣布轉賣(但尚未公布轉賣對象)的時間點是今年 7 月初,如果結合樂天在 7 月中下旬的大新聞——與中華電信的「將來銀行」、LINE 的「LINE Bank」同時獲得金管會核准設立「網路銀行」,便更可以推測整個輪廓;相較於中華電信跟 LINE 都在網路銀行上有很強大、一望即知的競爭力,樂天雖然本身有金融底子,但是在台灣的通路開口卻相對薄弱。

然而,透過買下 Lamigo 桃猿這個堪稱近年台灣職棒的第一品牌,不只一次打開了在台灣的媒體能見度,同時藉由這個品牌的吸引觀賞程度,讓樂天可以透過申辦網路銀行結合會員、門票發售,至少就掌握了每年數千名的桃猿卡會員跟其他購票進場的球迷。他們會因為購買需求而被綁定通路,又加上 Lamigo 桃猿跟桃園市政府屬地主義、與機場捷運的合作密切,讓自己瞬間在網路銀行取得穩定而堅實的通路。

此外,Lamigo 桃猿長期都在辦理的冬季石垣島交流、跟日本職棒間長期的合作,讓樂天也可以更充分利用自己在日本職棒的資源,台灣職棒目前由球團轉播權獨立談判的狀況下,讓人氣、實力跟球團收入以及補強能力相關係數飆高,使得資本巨擘的樂天可以投入資金產生的滾動式成長,更是讓人有著諸多想像;因此回到上上期中,談到 Lamigo 桃猿轉賣議題時丟出來的問題,如果 Lamigo 桃猿可以把自己賣得很有價值,那難道我們還是要用對於運動產業發展悲觀的角度來看待轉賣這件事情嗎?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 Lamigo 桃猿到底是賣了多少金額,但是可以從中窺探出,第一件事情是樂天去登記了「樂天桃猿」這個商標,商標表彰著品牌價值,除了代表他們有評估 Lamigo 桃猿的品牌價值外,也必定是和 Lamigo 桃猿達成了重要的協議;此外,所有行政人員留用,這樣的條款在許多的企業併購內都會存在,但這一方面也代表了新接手的團隊對於原有團隊的經營結果是感到滿意的,另一方面則是在行政人事成本無法有太多變更的情況下,樂天依然肯認 Lamigo 桃猿的獲利可能。

我們可以去想像,在開幕前一堆人排隊申辦樂天網路銀行來取得購買球隊會員卡、或特殊賽事門票或座位的資格,用網路銀行購買後獲得的點數,還能享受在日本旅遊時的兌換優惠,更可以在桃園市周邊享受美食跟建設服務。此外,樂天也成立自己的網路直播平台,只要有申辦網路銀行就可以免費收看桃猿比賽,當然裡面包含樂天在台灣各項服務的廣告。

不過即便單純就這筆交易買賣本身可以樂觀以待,但是這背後反映了一個優秀的經營者退出、一個本來有意建立新球隊的經營者反而取得既有球隊,也因此當頂新加入成為第五隊後,到底還有沒有其他企業在排隊等候成為第六隊?而台灣職棒的加盟辦法,不論原因為何,已經推走了不少本來至少有動念的企業。無論如何,就此次交易而言,樂天透過買下台灣最多人收看的運動賽事第一品牌,打開了自己獨有通路的競爭力,Lamigo 桃猿也用很合理的價格退場、獲利了結,雙方都下了非常漂亮一手棋。

日本職棒東北樂天金鷹隊球員。(Wikipedia)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