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技不一定真的好——從車輛競爭史說起

這幾年,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不斷躍上新聞版面,雖然未必都是好消息,但至少顯示出電動車逐漸風行,正在搶佔汽油車的市場。除了特斯拉,也有不少車廠正在設計和打造自家的電動車。

對比現在的電動車市佔率,我們很難想像,在上個世紀初,電動車的占比較現在高得多——在紐約或芝加哥這類大城市,街道上每10台行經的車輛,就有3台是電動車。

 EVC 電動車。(Wikimedia Commons)

這不是我們現在正經歷的景象嗎?當時美國最大的車輛製造商,不是大名鼎鼎的福特汽車(FORD),而是「電力運具公司」(Electric Vehicle Company,EVC)。更有趣的是,EVC 也是「擁有」最多車輛的公司,因為 EVC 製造車輛但不販售,而是讓消費者租用,EVC 則包辦各種維修和後端服務。

是的,早在百年前,EVC 就已經採用我們近5到10年才開始推廣的商業模式。

我們很容易認為,汽油車之所以成為主流,是因為電動車有致命的缺陷,比如電池的續航力問題。這似乎也是近年電動車發展之初,最常被提及的缺點之一。不過,這種想法忽略了1900年當代的社會情境。

電池的續航力之所以會成為必須克服的難題,是因為我們有「開長途車」的需求——對平均每天花40分鐘以上,通勤往返郊區和市中心的紐約人更是如此。然而,一百年前的紐約人大多在住家附近工作,所以實際上沒有開長途車的需求和必要。換句話說,如今被視為沒續航力的電動車,在那時已經是堪用、能用、甚至好用的等級了。

顯然,電動車沒這麼差。反過來看,汽油車也沒那麼好。

當時汽油車的競爭對象除了電動車之外,還有一個強大且早已遍布各地的敵人:馬和馬車。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汽油比馬車好得太多,既舒適又安穩,怎麼可能有人會選擇騎馬或坐馬車?想必是汽油車一出,誰與爭鋒,馬和馬車以極快的速度被淘汰。然而這次,實情也並非如我們所想。

眾所周知,當前汽車產業的未來目標是「自動駕駛車輛」,但其實一百年前馬和馬車就可以做到這件事了——19 世紀末,汽油車剛問世的時候,很多人對汽車有相同的抱怨:「我在酒吧喝醉,店家只要把我丟上我的馬背,牠就能載我安全回家,但汽油車能幹嘛?還是說誰要來幫我開車?」換言之,老馬識途並非假話,就算比不上理想中的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牠至少能讓人們不用那麼專心駕駛,比起現在的特斯拉毫不遜色。

此外,當時的道路多半是沙土和石子,汽車開在上面不見得會比較舒服;再加上,加油站也不普及,反倒是許多街區和店家都有附設馬廄,下馬時還能順手餵點糧草。

整體而言,那時人們極度不信任汽油車,以至於有工程師為了幫汽油車開拓市場,心生一計,乾脆替汽油車裝上等比例的馬頭模型,甚至還為此申請了專利。當然,福特汽車也花了不少錢來造橋鋪路。

那麼,汽油車究竟為何勝出,既打敗電動車、又取代馬車?這個問題是科技史上的有趣主題,學者提出的說法五花八門,但總之,答案絕不會是「因為汽車比較好」。

如同前述,若我們回到歷史的現場,我們會發現,汽油車可說是毫無競爭力——很少有人覺得汽車比較好。如今能夠信手拈來說明汽油車勝出的那些「優點」,比如方便、快速、安穩、長途等,都是在汽油車的「周邊」逐漸完善之後才能被看見的。

如果沒有柏油路、加油站、紅綠燈、甚至交通法規,光有輛汽油車,其實我們哪也去不了,更別說如果大家都開出門,交通會有多亂了。

某個科技好或不好,很可能跟那個科技本身的設計或技術沒有太大關係。我們應該注意的,有時候反而是圍繞在那個技術周圍、與那個技術搭配的各種人事物。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