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三倍券花在哪? 從消費傾向看疫情下的發錢政策效益

COVID-19 在全世界不只造成人命健康的損失,封城等防疫舉措更是直接對經濟產生重大衝擊。各國政府為了減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也會大量使用退稅、發現金或消費券等刺激消費的「發錢政策」。發錢政策在 20 世紀之後,就相當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歡迎:如果不考慮財源,發錢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人民有錢拿自然開心;而政府也藉此宣傳自己施政讓經濟起飛。不過,到底該怎麼衡量這些發錢政策的效果呢?

從台灣去年發行的振興三倍券來看,行政院在今年 7 月提出的報告中,用數位券的每人平均使用金額,乘上領用人數,算出三倍券約刺激了 1,349 億新台幣的消費。然而,這樣的算法非常不精確。政府如果要發錢,要不就是有歲入盈餘──這在現代國家幾乎不可能,要不就是向未來借錢來發。向未來借的錢誰要還呢?其實就是未來的我們這些好國好民要繳稅還錢。

也就是說,如果你考慮到現在拿到的錢,在將來某一天也是要還的,那麼你現在的消費與儲蓄/借貸決策理論上來說不應該有太大的改變(假設接下來幾年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沒有劇烈變動)。假使你今天拿到了 3,000 元的現金,你就會存到銀行裡面,等到未來政府要收稅的時候,再繳回去給政府。即使不做這種「聰明」的考慮,人們也很有可能因為預期到接下來可能會需要因應危機、勒緊褲帶一陣子,所以傾向把錢存下來,而不是直接花掉。

不過這畢竟只是理論上的推算,實際上人們還是有可能因為沒注意到,或者是有貨幣流動性限制(白話說就是周轉不靈)等原因,現在拿到錢就「今朝有酒今朝醉」,進行非計畫性的消費。也因此,我們在衡量發錢政策的成效時,最關鍵的就是看有多少發給你的錢,真的被拿出來用了。在經濟學上,我們將此稱為「邊際消費傾向(MPC)」,也就是多拿到1塊錢的非預期性收入,你會從中拿多少錢出來消費。舉例來說,如果 MPC 是 0.5,就表示每多拿到 100 元,人們就會花掉其中的 50 元。需要比較小心的是,就算你沒有直接把 50 元存起來,而是拿去用在本來就會有的日常消費上,那麼這個多出來的錢,也只是替代了原先你會從銀行領出來的現鈔,實質上的效果還是相當於存錢。只有沒被保留下來、非計畫性的部分,才有真正所謂「刺激」到經濟。

近年對於這類發錢政策的研究中普遍發現,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在 0.1 到 0.4 之間。以台灣 2009 年的消費券為例,中研院的簡錦漢、彭信坤與王平院士等人的研究,就調查了人們的消費行為以及花多少錢在必需品上,估計出當時的 MPC 大約是 0.24;若乘上當時發放的總量(約 GDP 的 0.7 %),就能得出直接來自消費券的促進消費效果大概是 0.168 % 的 GDP。雖然消費券拿來買日用品的比例不少,但在這些原先沒有計畫的部分中,還是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拿來購買耐久財。

另外,商家針對消費券設計的折扣也對消費券刺激經濟的效果有相當大的助益——如果沒有折扣,MPC 可能只有 0.16,大約少了三分之一。謝長泰院士、清水谷諭以及堀雅博在日本 1999 年的消費券研究上,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大部分消費券花費於半耐久財/MPC 約為 0.1 到 0.2)。

各國振興政策下的 MPC

而各國因應 COVID-19 的發錢政策效果又如何呢?目前許多經濟學家都正在摩拳擦掌,準備搭一場疫情的順風車來研究發錢這個重要的問題,因此也有了一些初步結果。美國的 CARES 疫情救助法案中,有一部分是寄送現金支票給每個人送愛心。不過研究發現,只有大約 15 % 的人有把大部分的錢拿來買東西(許多周轉能力有限的人就是如此),剩下的不是存起來,就是去還卡債了。跟日本或台灣比較不同的是,他們大部分的消費都是在食物、美妝等非耐久性消費上,而衝擊最大的汽車等耐久財產業,反倒沒有受到來自 CARES 的庇蔭。

2020 年,美國政府針對收入未滿 7 萬 5,000 美元的個人發出 1,200 美元的現金支票以刺激經濟。(Getty Images)
日本政府於 2020 年發出每人 10 萬日圓的紓困現金,今年則預期投入約 30 兆日圓。(Getty Images)

政大企管系教授別蓮蒂和研究助理巫柏翰也用相對小規模的網路問卷調查,來簡單檢驗台灣振興三倍券的效果。他們發現:雖然人們都會想像自己拿著三倍券去遊山玩水或購買家電等,但實際上人們還是把 60 % 以上的三倍券都花在日常消費上。雖然這並無法直接證實三倍券對於非計畫性消費的刺激效果有限,但這樣推估下來,三倍券的效果可能也不會與 2008 年的消費券差太多。

不過以消費者的問卷資料來看人們的消費傾向,畢竟還是比較粗糙。如果能夠真的看到人們怎麼消費,那就更加完美了。正好,今年就有韓國研究者也利用了珍貴的信用卡交易紀錄資料,來檢驗人們的消費變動。韓國在 2020 年五月曾經補助每戶最多 100 萬韓圓(約 2 萬 3,500 元新台幣)的實體/電子消費卡,不過只能在居住地的特定產業別使用,既不能用在網購,也不能在百貨公司/大型超市或者娛樂產業使用,估出的 MPC 大約是 0.25,另外也發現消費卡的效果在疫情嚴重以及較富裕的地區相對比較小,可以推論發錢政策有效與否,可能跟大家願不願意冒染疫風險出來撒幣,以及本身的周轉能力有關。日本研究則是用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資料,估計出 0.31 到 0.49 的 MPC;另一個研究則分析記帳 App 的資料,發現日本政府在 2020 年發出的每人 10 萬日圓現金(約 2 萬 6,500 元新台幣),估計出來的 MPC 大約是 0.16,各種類型(耐久/非耐久/日用必須)的消費都有成長(註)。

其實除了單純的發錢,還有一些效果近似,但更針對性的「加碼」型政策。中國因為電子交易盛行,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諸如「消費 100 政府出 20」的折價券,由地方政府補貼業者折價的部分。由於折價券數量有限,一上線就會被搶光,所以我們可以把這類折價券的發放,視為幾乎隨機的實驗。研究發現,同樣是類似的「發錢」,MPC 竟然超過 3:他們發現相對於沒抽到券的人,抽到折價券的人會覺得不用白不用,所以特別又去買了更高價的商品,好湊到滿額折價。不過研究者也表示他們並不確定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結果,所以也不見得能直接套用到其他情境下。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研究都相對比較新,就像前端的疫苗研究一樣,也還可能有修正的空間。不過在我們開始憑著直覺替各種可能舉措下判斷前,也許可以先試著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看我們要如何在政策實施之前進行評估。政府的施政應該建立在良好的實證基礎,而不是官員、民代、名嘴們暖呼呼的感覺之上。政府也應該清楚認知到:現在實施的政策,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振興經濟,還是為了振興自己的選票?在此之上,如果施政前,能預先設立正確的評估方式,藉以在未來回顧政策的施行成效,也更能夠說服民眾其施政的正當性。

註:兩份估計產生的落差,需要先瞭解樣本對象的 不同,會使用記帳 App 的人,很可能本來就是對消費/儲蓄比較謹慎的人,所以不見得會因為有額外的錢進帳就拿去揮霍;而銀行資料的研究中,只採計家戶戶長的請領帳戶,假如出現一大筆的非預期性支出,也可能是在戶長帳戶,導致估計出比較高的 MPC。不過也由於研究資料用的是分行主要位居大城市的瑞穗銀行,所以僅能呈現出城市居民的 MPC。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