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沒看過的暴龍:有羽毛

牠是白堊紀無人能敵的頂尖掠食者,是如今電影中的熱門角色、小孩們必備的玩具模型。這隻暴龍之王,現在和同為暴龍屬的祖先們齊聚一堂,而在新科技的幫助之下,更出現了長有羽毛的新形象

雄關龍模型,它身形輕巧,頭部細窄。(George Etheredge / The New York Times)
成年霸王龍模型。(George Etheredge / The New York Times)

美國‧紐約 —— 少年時期的他可愛得令人吃驚,比同儕更加聰明,但他最終卻長成了一個無禮、嗜血的破壞王,讓你只想拔腿就跑。不,我們不是在講一段變調的愛情故事。這是一段關於霸王龍的介紹;牠們是白堊紀無人能敵的王者,一面用力邁步、大聲咀嚼,一面穿越北方盤古大陸(註1)。

一億年來,在地質史上最溫暖的年代,這些食肉動物用牠們鋼鋸般鋸齒狀的利牙料理午餐,而在牠們稱霸天下的時代末期,牠們已然演化成為史上最巨大的動物。就算把 6 支足球隊放到天秤上,你的恐龍朋友仍比他們重上幾百磅。

此刻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裡穿梭的「無毛猩猩」們對暴龍著迷不已,尤其是這個家族裡最後且最大的物種——擁有如帝王般名諱的:霸王龍(又稱君王暴龍,台灣通常簡稱暴龍,為避免與「暴龍屬」的其他恐龍混淆,此篇通稱霸王龍)。

而雖然霸王龍曾在現今北美洲西邊的土地上昂首闊步,但牠的血脈其實也與紐約有關。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的館員們,是第一批發現這個巨大掠食者的人,他們將牠的骨頭從蒙大拿的地獄溪地層(Hell Creek)(註2)帶到美國中央公園西區。(那是 1906 年,暴龍骨架首次公諸於眾,《紐約時報》當時形容牠們為「古老的職業拳擊手」。)

事實上,自然史博物館擁有兩具霸王龍骨架化石,第二組(也是較完整的一組)放在樓上的「蜥臀目恐龍廳」耀武揚威。它起初是被組成直立站姿,尾巴拖放在地上。現在則以更精準的埋伏跟蹤姿勢出現,它的脊椎與地面大致平行,頭骨下沉的位置很低,低到能讓觀光客們自拍幾張不錯的恐龍合照。

特暴龍頭骨。特暴龍和霸王龍一樣,都是強大的掠食者。(George Etheredge / The New York Times)

現在,展覽「霸王龍:終極掠食者」將繼續展出到今年夏天,該展覽呈現了所有人最愛的史前拳擊手最新面貌,同時也介紹諸多其他早於霸王龍之前的暴龍屬恐龍,其中有些直到這個世紀才在中國與蒙古出土。館方也展出一組全新的霸王龍等身模型,和樓上的暴龍標本一樣,骨頭被重新排列,呈現出另一種蹲伏姿態。而且,真的——這隻霸王龍的頭和尾巴上,真的綴有柔軟而短硬的白色羽毛。

「霸王龍:終極掠食者」展覽中,霸王龍與其分布全球的「史前掠食者家族」齊聚一堂。(George Etheredge / The New York Times)

超過六千萬年的真爪子和真指骨,與這最新的「仿古著」放在一起;這是自然史博物館第一次在展覽中,大幅使用 3D 列印技術(而非僅是傳統的模型鑄造)複製出其他藏品標本。展覽中也有一個影音效果頗為生動的 VR 遊戲,玩家的任務是重建一具霸王龍骨架,以及在牠重生時被嚇到軟腳。這個遊戲能讓大孩子玩得開心,並讓年紀太小無法戴上 VR 頭盔的孩子嫉妒不已。

霸王龍出現於約莫 6,500 萬年前,當時正是白堊紀末期,空氣中飽含二氧化碳,因此地球氣溫很高;而儘管有些恐龍咀嚼草類就能心滿意足了,但其他恐龍更想找到一、兩隻霸王龍寶寶作為餐前點心。博物館裡有個可愛的小霸王龍模型,幾乎跟聖誕節烤雞差不多大;由此揭示恐龍的童年生活有多麽危險,還有牠們成長的速度是多麽迅速。多數霸王龍都沒能活過一歲,但那些成功活過一歲生日的小龍,大約每過一個月就會增重約 45 公斤,逐漸長成一個 800 多公斤重的強壯男孩、或女孩。(現在沒有人能知道霸王龍的性別;化石所給予的性別特徵極少,少到難以辨識雄雌。有些研究者也質疑,數量有限的標本提供的證據或許不足以區分性別。)

幼年霸王龍的模型。(George Etheredge / The New York Times)

然而,最早在霸王龍登場的一億年前,便已出現了體型較小、速度較快的暴龍屬恐龍;這一類恐龍的特徵是長尾巴、細手臂、巨大頭骨和 D 型門牙,並且屬於雙足的肉食動物。但是,牠們未必都是潮濕的中生代地球霸主。這檔展覽囊括了幾個原始暴龍的模型,包括有著宛如小雞的爪子、口鼻覆著一層薄薄冠毛的「原角鼻龍」(Proceratosaurus,一億 6,700 萬年前),以及 2009 年發現、體型更加輕巧優雅,且有著窄長頭部的雄關龍(Xiongguanlong,一億年前)。

另一項近期的發現,是第一隻發現時化石上帶有羽毛,而且骨頭中空的暴龍——帝龍(Dilong,1 億 2,600 萬年前)。2004 年,自然史博物館古生物學主席、同時也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馬克.諾羅(Mark Norell)和他的五位中國同事一同發現了帝龍。而儘管只有如帝龍等少數恐龍被發現時帶有羽毛,但科學家們如今相信——所有的暴龍都有羽毛。至於此次展出的成年霸王龍,大概只是為了展覽而貼上了羽毛。

和祖先相比,霸王龍的優勢在於牠飛快的成長速度。展覽中有一個 4 歲的霸王龍的模型標本,身體呈現米棕色,垂下的小手臂短到摸不到自己的嘴巴,然而牠令人畏懼的錐狀牙齒,宛如鐘乳石般從牠嘴巴裡延伸出來。這隻幼年霸王龍已重達 80 公斤,體型就和其他四處覓食的掠食者一樣巨大。到牠 12 歲時,預計能長到約 550 公斤,然後還會再繼續增長十幾倍——到牠 20 歲時,牠的體重將能重達 9,000 公斤。

霸王龍的力氣也會隨著體型一起增長,尤其是牠巨大的下顎,牠的牙齒能夠以 7,800 磅力量碾碎獵物,是已知史上力氣最大的動物。為了加以理解霸王龍下顎的威力,請想像:這一顆 6,600 歲的、像個香蕉一樣又厚又彎的霸王龍牙齒化石,以一輛大卡車的重量壓進你的肉裡。現在,再想像一下:一共有約莫 60 顆這樣的牙齒。

擁有這樣的咀嚼利器,你可以盡情享用任何食物,包括體型較瘦弱的霸王龍同胞——這些傢伙不只是掠食者,牠們還會同類相食。小孩可能還會覺得這裡的恐龍糞便模型很好玩,因為便便裡頭有一大堆骨頭。而霸王龍現在最為人所知的形象,大概是白堊紀呆頭呆腦的彪形大漢;但與之相反,牠有著更細心的一面。一個用霸王龍中空頭骨鑄成的模型,外加 3D 列印製出的一顆近親恐龍的大腦,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過大的嗅葉(大腦中負責嗅覺的部分),這代表這頭巨獸能從遠處嗅到獵物的味道。這個巨大的新模型也顯示了牠的眼睛有多大,雙眼面向前方而非兩側,兩眼距離遠到足以讓牠擁有無人能敵的距離感。一億年來的演化,造就了這個完美的死亡機器。

到了舊石器時代,霸王龍的全盛時期只停留了短暫時間。一些假說認為,約莫 6,500 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現在位於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帶來了全球大寒冬,因而殺光了霸王龍,以及當時地球其餘 75% 的物種。這是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生物大滅絕,除非你像許多科學家一樣,把人類現在正在經歷的也算作一次。

對於那些為了這檔新展覽蜂擁而至的,以及那些喜歡展覽繽紛動畫和恐龍糞便化石的孩子們,霸王龍可能仍是一隻令人激動的巨獸。但在此面對這隻有著斑點羽毛的殲滅者,直視牠的雙眼時,對於這立足於食物鏈頂端的野獸,大人們可能會有種更為神祕難解的「認同感」。你或許是稱霸史前時代最兇殘、最狂暴的殺手,但氣候總能為你帶來最終的致命一擊。

註1:具有一個以上陸核的大陸,指古生代與中生代期間存在於地球的大片陸地。

註2:蒙大拿地獄溪地層被譽為恐龍挖掘的天堂,擁有豐富的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資源,幾乎所有的暴龍化石都是在此出土。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