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所學校 包浩斯迎來百年

被設計人奉為圭臬的現代主義之里程碑——包浩斯建築學校(Bauhaus)——即將在 2019 年迎來建校百年紀念。從 100 年前打下基礎開始,包浩斯就成為了人類設計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包浩斯是什麼?它如何從一所僅僅存在 14 年的學校,變成一種影響了百年後世的風潮?又以何種型態出現在你我周遭?


很多人對包浩斯最直接的印象可能是建築及產品設計,但實際上,包浩斯從來不是某種特定形式風格的表現。這個由一所建築學校(在德文中 Bau 為建造,Haus 為房屋),演變成一門流派的設計風格,其核心思維是將美感與實用兩者結合,去除不必要的裝飾,以功能為主要考量,打造出符合大眾生活需求,並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產品,最終呈現在我們熟悉的幾何線條與工業感材質上。

這樣以理性為基礎的設計沒有特別炫耀形式的意圖,卻因為符合現代社會與普羅大眾的需求,使包浩斯風格得以從建築、環境空間、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到日用品、時裝、劇場和教育,無孔不入地滲入我們的生活中,歷經百年至今仍然隨處可見,可說是社會設計與經濟美學的代表,也是設計教育的先驅。

故事從學校開始

任何一個流派的出現都並非無中生有,包浩斯也不例外。回顧包浩斯建築學校於 1919 年成立之際,有幾個重要的背景促成了包浩斯的發生與成功。

第一是社會制度的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新興的威瑪共和解放了過去飽受帝制掣肘的藝術。在社會主義掛帥的前提下,社會階級差距逐漸縮小,藝術從服侍貴族下放至一般老百姓,許多藝術家也懷抱著社會改革的理想;其二是科技進步後帶來的影響,自工業革命後,玻璃、塑膠、不鏽鋼和鋼筋水泥等新材質愈發普及,可運用於設計的變化也愈來愈多,而生產作業也從人工變成了機械,模組與規格化的設計讓生產速度加快,因此有了「標準化」的趨勢,功能的考量漸漸凌駕於視覺裝飾之上。第三則是現代藝術的刺激,從寫實的「描繪」風格到寫意的「表達」理念思維,包浩斯不僅受到各種新型態藝術——超現實、達達、未來主義和立體派等新觀念——的鼓舞,更直接受到荷蘭風格主義(De Stijl)和俄國建構主義(Constructivsm)兩種現代主義流派(Modernism)的影響,從早期包浩斯的發展中便可一窺其蹤跡。

包浩斯就在這三個重要條件下回應了時代的需求,也在短短 14 年校史中培養了許多重要的設計師,並且在開枝散葉後帶來了跨地域、跨時空、跨領域的影響與效應,成為現代主義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而現代主義影響之廣泛,猶如現代網際網路、蘋果公司、智慧型手機、隨身裝置、社群媒體、雲端技術等技術與器物之席捲人類,直接改變了人類行為與時代精神。包浩斯不是一股短暫的熱潮,是鋪天蓋地而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江河。

美觀與實用可以並存嗎?

可以,但實用優先。

包浩斯由德國建築師沃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於 1919 年創辦,最初校址設於威瑪(Weimar,1919 至 1924),是集建築、藝術與設計於一身的新一代設計學院,在格羅佩斯心中,這是一個創造新社會的設計烏托邦,他認為下一代設計師應體認新社會的需求,並透過藝術、設計及科技的結合,以便宜、有效率的方式創造富有社會功能的物件,達成服務人群、推動社會進步的目標。同時,他也強調形式不能超越功能,主張「功能主導形式」(forms following function)的思維,也就是設計師必須要先考慮到功能及所欲解決之問題,然後才以合適的型態呈現。

此外,功能主義的實踐並不只限於工作場域,也延伸發展出結合生活與工作的複合式機能設計。由格羅佩斯設計的的包浩斯德劭校舍(Dessau,1925 至 1931)便是最佳例證,可從中看到不同用途的整體規劃。整個校區被劃分為學習(教室、工作坊、禮堂)和住宿(宿舍)兩種主要功能,並以教職員辦公室橋作為連結。學生宿舍中有「陽台」的設計,可作為學生們的另類社交管道。具體呈現除了外觀的顯學之外,生活機能的整合也是現代主義設計很重要的特色之一。

延伸到室內空間,簡單的幾何構造、水泥牆面和管線外露呈現,結合玻璃、不鏽鋼和塑膠等材質,在現在看起來或許較缺乏人性(任職於包浩斯的拉斯洛‧莫侯利-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曾抱怨他的宿舍不舒適),畢竟大面玻璃雖然採光好,卻有日曬過強且缺乏隱私的疑慮。然而就理性的角度來看,這種選擇既直接又精省。想像一下,在古典主義盛行之時(直到 20 世紀初大多數廁所還設置在屋外),這些設計都是前所未有、顛覆傳統的創舉,而這樣的思維也透過教育從校長貫徹到老師及學生們。

擁大樓 攬大師 成大勢

與當時傳統的純藝術(beaux art)或工藝學校(arts & craft)迥異,包浩斯建築學校以「藝術與科技」的新融合為教育理念,因此沒有藝術與設計之分,課程設計與學習內容除了現代藝術之外,也涵蓋了關於當時新穎的材質、標準化以及使用者等內容,同時學院也鼓勵學生發揮實驗精神,並強調跨部團隊合作。 

這麼一所創新思維的學校,師資當然也是新潮的。格羅佩斯網羅了當時前衛的藝術家們來協助貫徹其理念,例如表現主義畫派的瑞士畫家保羅‧克里(Paul Klee)、俄國的瓦西里‧坎汀斯基(Wassily Kandinsky),而基礎課程則由瑞士畫家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以及匈牙利畫家暨攝影師拉斯洛‧莫侯利-納吉先後擔任主任,尤其是後者對於繪畫、攝影、動態、雕塑及平面設計都有涉獵,對包浩斯建築學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與啟發,也是格羅佩斯理念的重要推手;後續也有幾位優秀的畢業生陸續加入師資陣容,如在立體結構及色彩學上頗有卓見的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知名的工業設計師馬歇爾‧布魯耶(Marcel Breuer),以及字型及平面設計師赫爾伯特‧拜爾(Herbert Bayer)。

 包浩斯整套課程的架構分成三個階段:從基礎課程開始的理論教學(teaching),到進階課程的工坊實作(workshop),到最後蓋出真正的房子。核心的基礎課程為期半年,主要是啟發創意思考、建立學生對於視覺藝術的了解,並對造型與材質有基本概念;進階的課程則為期三年,在此期間學生們研習色彩、空間、構圖、結構和自然環境等主題,熟悉水泥、玻璃、織品、金屬、木材及石材等材質屬性,並學會如何操作和善用各種工具;最後,在整合各種學習之後,展現「蓋一棟房子」(或完成一項成品)的能力。

為了要能夠將功能主義的設計實現於社會中,包浩斯也有企業化的概念,在校址搬到德紹之後,便成立了包浩斯公司,或與產業合作或將學生的作品作為銷售,由於包浩斯工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生產製造,因此可以讓學生承接設計案,並且產出真正的商品,可說是產學合作的重要指標。教育學生從設計思考到後續生產及作業方式,打下設計師在新時代的工作模式基礎。 

在包浩斯師徒的共同努力下,格羅佩斯的理念在建築、工業設計、織品、平面設計和色彩學等方面都有非常前瞻的貢獻,教育的方法更是影響深遠。自此包浩斯成為一種風格,並在世界各地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歐洲,它成為瑞士國際派(International Style)(註 1)的重要根源;而在大西洋另一端,包浩斯風格隨著許多設計師移民至美國,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發酵,為現代主義開啟了新的一頁。師資中的莫侯利-納吉在格羅佩斯的推薦下,成為芝加哥新包浩斯學院(New Bauhaus)的校長,而格羅佩斯及馬歇爾‧布魯耶則到了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任教,字型暨平面設計師赫爾伯特‧拜爾後來也遷居美國,成為包浩斯精神傳播到新大陸的重要推手。

在商業活動國際化的背景下,國際派具有能跨語言、跨地域複製的高效益優勢,因此稱為「國際主義」。

 美國的設計教育深受歐陸影響,因此對於設計師作為「溝通者」的角色相當重視。這種具有強烈的功能主義或可追溯至德國的工藝理念。以加州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為例,學校不僅有設備完整的工坊,學生也如同包浩斯建築學校一樣,必須在此接受了解各種材質與工具的課程,同時校方也有提供與贊助者產學合作的機會,甚至連校舍的設計也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類似的現象一直到後現代主義(註 2)的盛行,以及 90 年代後期新媒體的加入後,才漸漸有了改變。

從門把到 UNIQLO,無所不包的包浩斯。

現在當我們談到德國設計或是功能主義,其印象其實主要都源自於包浩斯——「功能主導形式」。而我們周遭熟悉的景物,其實也有許多存在著包浩斯的影子。向外,都市建築的玻璃帷幕、鋼材和水泥,長方形幾何結構的外觀、方格窗戶和建築間的連結關係;向內,從室內空間的裸露管線和沒有裝飾的牆面、不鏽鋼座椅和可塑型木材傢俱,到幾何造型的燈具、門把和茶壺。而百靈牌圓柱形的咖啡壺更是其中經典,傳承了典型的德式功能主義設計,沒有裝飾的產品設計,到現在還市場中熱銷(同時也登上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殿堂)。織品方面,安妮‧亞伯斯(Anni Alber)可能是20世紀最知名的織品藝術家,她把玩幾何線條,並將傳統紡織材質與工業材料混織,既經典又前衛。而在課堂上,學生們現在在色彩學中仍經常能看到約翰‧伊登的色環,以及受包浩斯影響的課程設計。

此外,在平面設計領域也有諸多體現了包浩斯功能主義及新材質的應用,尤其是時下熱門的字型與編排設計。包浩斯基礎課程老師莫侯利-納吉熱衷於文字編排及攝影蒙太奇的結合,也樂於嘗試各種新媒材,在刊物設計方面便可看到這類實踐。他在 1924 至 1930 年間與格羅佩斯合作,設計了一系列 14 本的包浩斯叢書,內容包含現代建築設計、蒙太奇的攝影技術、透明材質的運用,以及光與影的關係呈現等等,使這套書成為包浩斯理念傳播的重要工具。另外,我們現在常提到的動態設計、裝置藝術等新媒材創作,其實早在 1930 年莫侯利-納吉就已經做過了,其前衛程度令人很難想像是上個世紀的作品。

在文字編排方面,設計師赫爾伯特‧拜爾在就讀包浩斯期間,曾與老師莫侯利-納吉一同嘗試了創新的編排表現技法,例如採用 A4 標準規格設計信紙。以無襯線的粗體字、簡單的線條及對比色彩作為編排及導覽,在架構上有著清晰的主從關係邏輯,而著重於易讀性的版面空間運用則讓資訊的呈現更為清晰。這些概念後來傳播至瑞士,發展成國際主義,至今仍在平面設計的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字體設計方面,包浩斯一面倒的愛用無襯線的字體,也是來自通用化的概念。赫爾伯特‧拜爾在 1926 年創作了一套幾何造型、模組概念的字體——Universal——也是依循功能主義的思維。整套字體以直線與圓形設計組成,沒有大小寫之分。拜爾主張,人在說話的時候沒有大小寫,只有一種聲音,因此文字上也應該統一為一種高度;除此之外,這樣的設計也可以簡化文字排版的流程,讓印刷更為方便有效率,將包浩斯的宗旨貫徹在工業應用。 

當然,這樣的行為也受到一些批評。著名的字體設計師史丹利‧莫里森(Stanley Morrison)就認為拜爾「忽視了大寫和斜體帶來的美感,使字體的浪漫感全無」。儘管如此,拜爾的創舉在當時引起非常廣泛的討論,受到許多現代主義設計師的青睞,並於 1975 年被美國字體公司ITC正式商業化,至今仍可購買。

「我們並不會試圖美化我們使用的器物,或刻意安排我們居住的環境……目的和形式應該被視為一體……這為設計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可能性。」拜爾在 1961 年一首獻給格羅佩斯的詩中如是寫道,內容清楚表達了包浩斯的理念與精神。在歷經三次遷校和三任校長之後,這所 20 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學校仍然不敵納粹的威脅,於 1933 年解散,但包浩斯影響並沒有就此終止。包浩斯不一定討喜,但其意義卻是深刻而真實的——將藝術帶入生活。這段歷史著實是現代化設計的重要進程,無論是作為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浩斯作為百年經典都當之無愧。

包浩斯的課程架構圖。
HerbertBayer的Universal字體。(rocbor.net/typo/Bayer_Herbert/img/)
包浩斯叢書。(archdaily.com)
德國建築師沃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引領了包浩斯的百年風華,成為現代化與工業化設計的典範。(Getty Images)
Happy 100th BD, Bauhaus

為包浩斯慶生

有哪些活動可以認識更多包浩斯呢?到美術館一遊是最直接的,包浩斯在德劭的舊址已經改造成美術館,並且宿舍也開放供遊客住宿。從現在開始一路到明年都有豐富的展覽及活動,另外在威瑪及柏林校區也都有展出,你甚至可以報名,成為展覽的一部份。

 如果無法親臨現場,你也可以參與線上活動。你可以將心中的包浩斯影像拍攝下來,在社群上發佈加上「#Bauhaus100」,就有機會被選中公開在官網及臉書上,相關資訊可以在網站上查詢


位於柏林舊址的史料館網站
Bauhaus Movement 熱鬧粉絲頁 FB
認識更多包浩斯的作品
認識更多包浩斯的人物

文章參考資料:
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Philip B. Meggs
Circle,第2期,〈設計教育的始祖,光影實驗家——László Moholy-Nagy〉
Circle,第7期,〈啟動現代設計的轉輪——Herbert Bayer〉


註 1:國際派表現在各種設計領域。作為一種建築風格,國際派崛起於 20 至 30 年代,常見的特徵包括:直線、去除裝飾的明亮光滑表面、開放的室內空間,以及藉由懸吊結構呈現的無重力視覺效果。常使用建材包括鋼材、玻璃與鋼筋混凝土;表現在平面設計上,國際派以無襯線字體、標準的格式化版型、座標格線系統及模組化的版面編排應用為特色。

註 2:後現代主義建築緣起於 60 年代,於 80 和 90 年大行其道,是現代化的一種反動與回應。建築史學家羅伯特‧文圖里(Robert Venturi)於 1966 年發表的著作《建築的複雜與矛盾》為其經典,文圖里在書中主張應以複合、折衷、包容等概念,彌補乃至取代現代化建築的僵固、單一、缺乏裝飾和對在地文史特色的忽略等為人詬病之處。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