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帝》——教會性侵醜聞的社會群像

法國導演馮斯瓦・歐容(François Ozon)最為人熟知的是那些關於情慾、驚悚和懸疑的故事。然而今年在柏林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的第 18 部作品《感謝上帝》,從題材和風格都像是創作上的一次偏離。劇本取材自這兩年正在發展中的新聞事件:法國里昂教區爆出當地神父培耶納(Bernard Preynat)在八〇、九〇年代性侵多位男童的醜聞,里昂主教斐理伯・巴爾巴蘭(Philippe Barbarin)和教會高層被控掩蓋真相。直至電影完成首映後,2019 年 3 月,法庭才結束案件審理、宣判被告罪名成立。

歐容最初從受害者架設的網站接觸到案件細節,和當事人對抗教會的心路歷程。原本計劃拍成紀錄片,但受害者們卻期望導演能拍出一部由明星主演的劇情電影,這促使歐容從過往擅長的虛構、私密的小品奇情故事,首度轉向當代社會政治的題材。電影精神上,延續了改編自《波士頓環球報》記者鍥而不捨地揭發教會性侵醜聞的真實事件、獲得 2016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驚爆焦點》,該片的成功多少鼓舞了全球各地類似事件的受害者。於是自然地,歐容的法國版本成為描寫受害者起身反抗的電影。

(天馬行空)

歐容的編劇策略是如紀錄片般盡可能符合真實事件,被控告的主教和神父角色都使用真實姓名,三位主角雖使用化名,以方便在角色細節上做戲劇改編,但同樣以真實人物為本。情節有如骨牌般的連鎖反應,將三位角色串成三段式的故事結構,不同人物在不同階段成為故事的焦點,既深入描繪各角色的生命處境,也點出了具社會意識的觀點,更調整每段的電影風格以反映角色的性格與命題。

第一段主角亞歷山大(Alexandre)是位虔誠教徒,也是高收入社會菁英,他試著向教會舉發童年時神父性侵的罪行,在教會數月來的拖延敷衍之後,終至忍無可忍而告上法院。影像上,除了象徵性地不斷出現宗教儀式和教堂空間,亞歷山大和主教來回的電子郵件也讓大量文字旁白的交錯形成敘事節奏,從形式上反應出言詞交鋒下的權力對抗與其限制。第二段警方啟動調查後聯絡到另一位受害者馮斯瓦(François),已經不再是教徒的他決定訴諸媒體,並和同伴成立「不再沉默」組織,以號召更多躲在暗處的受害者,媒體發聲和網路串連很有時代意涵地在此成為新的反抗工具,剪接上也有如動作片般加快了節奏。

電影描述以亞歷山大為首的三名被害人,試圖揭發教會罪行受挫,決心尋找其他被害人一齊告上法院的過程。(天馬行空)

最後媒體的宣傳感召了因童年悲劇而生活失意的艾曼努(Emmanuel),第三段像是充滿陰鬱人際關係的麥克李(Mike Leigh)電影,角色逐漸從集體追求正義的行動中找尋到人生的意義。三段中,角色各自的家庭關係也是明確的階級對照,高收入階層的亞歷山大受到妻子的支持,偽善的父母卻默不關心;中產階級的馮斯瓦和父母兄長之間幾經交流與衝突,終能在最後達成和解;貧困失業的艾曼努只有愧疚的母親贖罪般地幫助他,但女友和分居的父親仍陷在各自的生命困境中無法回應。

被害人之一,只有愧疚母親願意幫助他、貧困失業的艾曼努。(天馬行空)

導演謹慎地控制影片的情緒起伏,沒有《驚爆焦點》的熱血,也沒有過去懸疑作品中遊走道德邊界的偏鋒,甚至社會輿論與司法調查過程都只是背景,電影更關注於童年悲劇如何影響角色的人生;同時也和「反派」巴爾巴蘭主教與培耶納神父保持了距離,或許受限於導演本身非教徒的觀點,以及司法審理無罪推定原則的限制,電影無意深入神職人員內心面對世俗罪惡的心理衝突,只剩下片名「感謝上帝」(Grâce à Dieu)取自巴爾巴蘭面對記者的失言(註),成為對僵化老舊教會組識的嘲諷。

三位主角間隱約的尷尬與隔閡,讓這受害者集結反抗的故事更令人玩味,除了階級與性格的差異,角色各自對宗教的不同態度是關鍵所在。

結尾,亞歷山大開始對教會動搖,馮斯瓦直接宣示叛教,艾曼努更道出教會與神父形象破滅造成的精神打擊;連同角色人際關係的展開,電影描繪出當代歐洲在面對世俗化和多元文化衝擊的浪潮下,傳統信仰衰退與典範轉移的社會圖像。片尾那顆眺望教堂的鏡頭,正提醒著觀眾,重新去省思教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關係。


註:面對性侵風波,在 2016 年 3 月的記者會上,巴爾巴蘭被問及培耶納的案件時,脫口說出:「大多數案件都已經過了訴訟時效,感謝上帝。」(La majorité des faits, grâce à Dieu, sont prescrit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