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光下的秘密》:萬物寂靜的時刻

1977 年,男孩逃離了明尼蘇達的家,來到了大都會紐約,那裡市景喧鬧、龍蛇混雜,危險與新奇一同曝曬在夏日的大街上。1927年,女孩逃離紐澤西的家,來到了大城市紐約,那裡樓房高聳、人群熙攘,漠然與熱心都同在無言的面龐上。男孩與女孩,走在各自的紐約,在兩條不同的時間軸線上走出了約束的邊界,面對著世界的巨大與漠然,認識了生命本然的孤獨與渴望(Sehnsucht),提出一個將何處而去的命題:「Where do I belong?」

故事改編自布萊恩.賽茲尼克(Brain Selznick,也是本片編劇)同名繪本小說《奇光下的秘密》,透過導演陶德.海恩斯 (Todd Haynes)以及一群根基於紐約的電影工作者詮譯,便成了一段段收藏生動的櫥窗,在時間的錯綜動線上,喚起那些於記憶與夢境已然消逝的願望。

紐約。

海恩斯的作品都有著鮮明的紐約記憶,他以幾乎臨摹的方式,再現過往紐約的印象,街道的氣味與精神,社會的疏離與瘋狂;紐約作為一個背景,除了增添幾分寫實的力道外,也進滲入戲劇,以物景的觀點隱喻對白,以材質的表現處理人物內在的處境。這對紐約的回望,不僅是海恩斯的創作繆思,更是集體紐約製造的精神體現。

海恩斯與攝影指導拉赫曼(E.D. Lachman,曾任《尋找小津》的攝影師,以 50 mm 鏡頭向小津安二郎的影像致敬)從《遠離天堂》開始便從過往影像作品中的紐約來考究時代的視覺感,他從構圖到色調無一以「復刻」來處理一個時代紐約的氛圍;這些追求純粹的影像作品,本就源自各個時代對於紐約美好的懷望與理想,而令人驚豔的莫過於他將這世界的美好景物,透過觀點的轉變,切換到另一個寫實的變調,揭露出人性的壓抑與脆弱。《奇》片如他多年來的總結,在黑白與彩色中遊走兩個紐約的視界,以及許多靈現的「觸景」當下;透過眼睛,在事件來到之前早已走入一個人物,用她(他)所見、所想像,訴說著自己的生動。

音樂在海恩斯的電影中一直是個無形的顯要角色,也是不現身的傳奇(大衛.鮑伊、巴布.狄倫以及正在拍攝的地下絲絨樂團);近年他在幾部以紐約為背景的時代劇中與卡特.伯韋爾(Carter Burwell,柯恩兄弟的配樂常座)合作,卡特的音樂有著獨特的時間感,除了應用了許多時代紐約的老歌,提醒回望的懷舊角度,也有效地運用樂器,製造人物的心理節奏;配樂在卡特的例子中並不只是一個情緒的補強,而是它給予一種時間觸感,在人與物的表象上,表達出時間的觀點與想像;以《奇》片為例,在男孩與老去後的女孩相遇之前,當他推開那舊書鋪的門,一首播放的老歌即銜接上兩個紐約的身世,將兩個故事的落差轉換成可感知的時間落差,男孩從時間找到一個家的形象,女孩則從時間完整了她的人生,我們都從時間聽出了故事,就在那時那刻的那一首歌。

在海恩斯的電影還有許多紐約客的身影,他們用電影的專業與生活於這個城市的經驗,轉化為一個稱為紐約的光影模型,讓觀者住進(Dwelling)這樣的時空限制,活在外延的夢境也活在個人記憶的獨特它處。

萬物靜然的時刻。

時間,對於海恩斯除了懷舊外更是創作的主題,他將敘事回放與錯置,在無法(或尚未)有時間交集的事件間,彼此如鬼魅般的疊印在影像的平板上,牽絆靈動的心弦;如《因為愛你》中那擺佈愛情的機緣,如《搖滾啟示錄》那被時代切分的狄倫傳奇。在電影這個時間藝術中,海恩斯以實驗性的手法,來返還時間鉅細節點與龐雜牽引的面貌,驅動著浮光一瞬的體會。

隨著影音科技的增進,海恩斯與他的工作團隊更為聚焦在細節的表現上,大量的物理觸感(影像與聲音的材質感)運用在人物的觀點上,給予畫外深刻的寓意;這種感知上的成功在於許多臨場的專業判斷,也是集體工作的專注與紀律,將表演與場製融合為一個心境的整體;以《奇》片劇本完整度不足的前提下「電影感」反而成為故事的主節奏,喚起直覺的敏銳,在物件、在聲音的觸動瞬間中打開了窗界:萬物皆寂靜,唯獨我存在。

美國名導陶德海恩斯改編同名暢銷書的《奇光下的秘密》,將兩個時代迥異的奇遇故事,交織成動人的追尋旅程。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