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然紙上,跳脫螢幕外 —— 台灣設計師二三事
走在街上,抬頭一望便可看見五光十色的招牌、廣告、文字;電影院和戲院裡震撼人心的聲光效果;博物館或醫院裡流暢的動線 ⸺ 設計,一直在生活各個角落,豐富著我們的日常。但設計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需要貼合使用者的需求,也因此有其難度。為了深入瞭解設計工作者的世界,我們訪問了七位不同領域的台灣設計師,邀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成長背景、跨入設計工作的契機與過程,並分享設計創作的心路歷程、印象深刻的作品,以及在設計職涯中最重要、最困難和最喜歡的部分。
01
我如何成為視覺設計師
葉庭語
在視覺傳達上,平面設計師的經驗最為廣闊,同時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大部分平面設計師都各有專精,替出版社設計雜誌或書籍,替藝文表演設計海報,或是替公司設計完整視覺形象,大多數時候,困難的並非設計,而是說服人們接受並理解設計。
我是平凡家庭的老么,自幼沒有什麼太大的人生波折,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不太愛讀書,但沒有讀美術班。高中時在媽媽的建議下,決定去畫室畫畫。
初期先接觸純美術,對於視覺設計的概念一點觀念也沒有,應該算是大三開始接觸。大一和大二時,還在猶豫往哪個方向發展,直到上了「品牌識別」課程,逐漸產生興趣。大四畢業製作時,下定決心往視覺傳達的方向走。
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就進入了投石媒體,算是我第一次從事視覺設計,也一直持續至今。面試前準備作品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花了很多心思。面試當下,因為超緊張,所以假掰地把自己包裝得很有氣質,但沒多久後,依舊整個崩壞。回想當時,應該是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其實現在有時也會,感謝公司一直努力說服客戶給設計師極大空間好好發揮。
我們通常會先跟客戶討論「產品」需求與受眾,消化與分析後定調策略,再開始發想視覺方向與創意。基本上我們是團隊合作,而設計師的創作自主權算蠻大的,創意總監與企劃除了提供方向上的建議,也會協助確認設計是否符合客戶需求。
至於印象最深的作品,我直覺想到的是一個做到極度崩潰的品牌周年識別,提案過程,客戶執行端到主管都非常喜歡我們的提案,但最終決策者(老闆)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並且希望將所有想法放在那個 logo 上,還記得老闆自己畫了草圖請我幫他向量化,真的憶難忘。
另外,今年520 總統暨副總統就職典禮的主視覺上,為了將時事與設計整合,我找出主軸,定調整體視覺,以耳朵象徵傾聽、玉山象徵台灣、手拉手象徵相挺、飄揚的國旗象徵自信與世界同行,以此建構出核心概念 ⸺ 台灣是座堅韌之島。
最後我覺得,設計最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擅長的技術與美學,和客戶的產品需求結合。不過提案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讓客戶「聽得懂」,讓客戶看到他的需求「有被傳達到」,這些都需要累積很多實戰經驗與提案話術。最喜歡的部分則是印刷成品的時刻啦!每次印刷時都會有種感動……跟解脫的感覺。
02
我如何成為平面與書封設計師
廖韡
書封是對於一本書最初的印象,設計好壞會影響書本的銷路,裝幀設計師必須提煉出書本內容和作者氛圍,決定適合的開本大小,摸起來舒適的加工方式,轉化成印刷和視覺上的強烈設計。
我是標準的鄉下小孩, 除了打球、騎單車,最大的樂趣就是閱讀。老爸有時斜槓做室內設計、媽媽則愛閱讀,家裡的書比玩具多很多。有天,我在書架上找到一本《TRADEMARKS | SYMBOLMARKS |LOGOTYPES 1980-1981》,很是喜歡,想試著畫出那種簡潔的線條, 便拿了家中的製圖工具,再把窗戶拆下來、從下方打光當作透寫台,也許小學時的房間就是我第一間工作室。
高中玩社團時常需要編輯紙本、畫 logo,做了一些比較接近設計的工作。那時只是想把刊物做成想要的樣子,卻是我初次接近平面設計的時刻。後來大學選志願時就填了幾個設計科系,但當時還不確切知道設計是什麼。後來求學時期透過實習逐漸釐清自己嚮往的工作型態,畢業後直接延續學生時代的接案工作,成為獨立設計師,進而成立工作室。
創作過程中,不同類型案件會有些差異。以書籍裝幀來說,通常會先與編輯討論,釐清書的類型、定位與受眾來定調方向。我習慣先畫草圖,再進行其他細節。通常客戶都瞭解我們的模式與風格、願意給予較大空間,我也會在過程中審視作品方向。設計不是單方面的創作,除了風格表現,也希望讀者、客戶都能滿意。
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替自己製作的作品集視覺《TYPO 25》,將自己的名字拆解再圖像化,在發展過程不斷翻修、重製、實驗,這種無拘束的探索是很有趣的經驗,現在也逐步發展出海報等周邊,這個設計沒有期限。
最後,這份工作中我最喜歡的,是從數位螢幕透過印刷成為實體,最後出現在書店裡,這是做設計最能感覺到存在的時刻。
最困難的是,設計不是製造業,難以量產與複製,每個案子都是一個獨立的開始。需要跟時間賽跑、與靈感追逐。
最重要的是不忘初衷,記得自己做設計最初的樣子。《TRADEMARKS | SYMBOLMARKS|LOGOTYPES 1980-1981》至今依然放在我工作室的書架上。
03
我如何成為字體設計師
張軒豪 Joe Chang
字體像一個故事,斜體與粗體是你選擇體驗故事的方式,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字體幫我們指路、影響我們的購物和消費選擇。設計師在設計字體時,會考慮字體是否容易閱讀、清晰可辨,在螢幕與紙本上是否同樣保有舒適感。
我小時候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在竹東,上幼稚園才回彰化與爸媽同住,成長環境剛好受到客家與閩南文化各半的影響,從小只會說客家話與國語,中學才開始熟悉台語,種種因素都讓我對不同族群文化深感興趣。
大概 25 歲時聽了洋蔥設計黃家賢演講後,開始對字體排印學 (Typography)產生濃厚興趣。當時台灣相關資訊和課程還很少,我開始自己找資料看,認識的字體多了,便開始自學和嘗試設計,雖然一切都很未成熟,但那是我第一次自發地積極學習。之後我陸續向字體公司投遞履歷,工作了兩年又前往荷蘭進修。回台灣後一邊在朋友公司當藝術指導,一邊做相關工作。15 年後自己獨立,專職從事字體設計相關的教學。自由接案的創作空間其實蠻大,與客戶工作可能彈性沒這麼高,但其餘時間就可以做自己的創作。
創作一開始我通常會先考慮使用目的,再思考適合的邏輯與風格。我也會透過一些像 TypeCooker 的創意發想工具網站創造出「規則」,然後繪製出符合規則的設計。此外,路邊的手寫文字、古書封面或報紙廣告中的字體,這些生活所見也是我的靈感來源。再來,我會先設計幾個可以組成句的字,看看實際呈現的風格,才著手進行其它字的設計。
在自己的作品中,「捷克與斯洛伐克平面設計 100 年」展覽的主視覺令我印象最深。一開始我就考慮用當地設計的字體,並延伸出中文字體。後來選用 Klimax 字體,它從同樣的線條延伸出兩種樣貌的概念,彷彿呼應著捷克與斯洛伐克的歷史:曾是同一國,各自獨立後仍彼此影響,卻也發展出不同文化及生活型態。於是我也使用同樣的概念,找出可以匹配的中文字體設計。因為我是策展人之一,特地去了趟當地,旅程中的人事物與蒐集展品的過程,都成為這個作品的一部分。
我覺得字體設計最重要的也最困難的部分,是怎麼讓一個字體中的每個字在不同排列組合間,在結構、平衡、粗細變化與設計上都能有和諧感。而琢磨出這個和諧感應該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04
我如何成為室內設計師
Tamina
無論餐廳、學校、旅館或你家,一個空間裡頭從整體格局、水電管線、地板、牆壁、馬桶到電燈開關,全是室內設計師要處理的東西。這份工作要有品味與技術、對材料和工程結構的知識,更要懂得清楚表達與溝通,打造出客戶滿意、既實用又美觀的空間。
我在台北長大,小時候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很常搬家。每次搬到新的空間,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開始,媽媽對家很有想法,會把房間打造得很有自己的風格,或許是因為這樣,慢慢影響了我在日後選擇這一行。
我是大學選系時才開始接觸到室內設計,一開始只是因為喜歡布置房間的小興趣,而誤打誤撞選擇了這條路。後來在就學過程中從最基礎的發想開始,慢慢理解設計、學習設計,到最後能流暢的呈現設計,四年過去,不知不覺室內設計師就成了志向。
大二暑假的實習,大概算是我正式接觸到這行的開端,我很享受一邊學習設計一邊和社會接軌的過程。畢業後,我去了兩、三家設計公司上班,嘗試不同類型的設計並慢慢的有了自己的風格,開始想去實現理想的空間型態,就進入了創立個人工作室的階段。
我喜歡用建築的思維去落實空間的提案,可以更大膽的提出有趣的空間體驗,也可以跳脫普遍偏向裝飾層面的設計,更深入探討空間的問題,並利用設計去解決問題。開始接案後並不是每次都能有很大的創作空間,但漸漸地在幾次初步的提案中,可以找到契合的業主,一起創造新的作品。
醫事檢驗所算是最印象深刻的案子,跳脫一般的診所服務,更精簡地提供健康檢查的服務。但也因為這樣,大眾並不是很瞭解這樣新型態的服務流程;如何以空間介紹並推廣服務就成了主要目的。利用大型的中島型櫃檯占據整個空間的一半,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諮詢的友善,並設計環形的動線繞著櫃檯,一方面提升服務的流暢性,另一方面藉由環繞四周的解說牆面讓空間自成為一個小型的展覽,有效傳達這類服務的資訊。最後則是將實驗室透明化,讓大眾可以直接看到驗血過程,增加信任度。
我認為室內設計最重要的是勇於表達和創新的熱忱,對於生活或是美感,都要透過不斷的體驗和學習,才能完美呈現理想的設計。困難的則是過程中必須的溝通,還有實際施工的時間較長,時間成本相對很高,需要有一定的熱忱才能持之以恆。
05
我如何成為畫圖的人
劉倩帆
插畫的風格與用色會很大地改變人們的印象,也能讓人一眼就能明白想要傳達的特性。插畫可作為背景布滿整個版面、又能解釋複雜的內容。而在維持資訊正確的狀況下展現淺顯易懂又生動的一面,就是插畫家的職責所在。
我在普通的傳統小家庭長大,五專念了法文系,二技改讀商業設計,最後又前往法國學習藝術創作。從小我家就有那一套似乎同年代人人家中都有的漢聲繪本,算是我的插畫啟蒙,很多本至今我仍非常喜愛。
雖然從小就愛畫畫,但沒有認真想過當插畫家。商業設計系畢業後在設計公司待過,在法國時甚至嘗試過錄像和攝影,從法國回台後也打過一些工,住在英國時做過遊戲測試員。但不論做什麼工作我都持續在畫圖,或自行出版刊物。2018 年漫畫作品在國外得獎後得到更多曝光,工作也愈來愈多,才開始正式的插畫工作。至今尚未決定自己是插畫家或漫畫家,能確定的只有我是「畫圖的人」。
開始創作時,我通常會先煮好一杯咖啡,選要播放的音樂或廣播、上網廣泛蒐集參考資料、看大師作品、翻閱自己記錄靈感的筆記本,把 Instagram 和 Facebook 都逛過一圈,可以拖延的時間都用掉之後才開始,發想構圖時會快速繪製許多雜亂粗糙的草圖,再從中篩選,然後手繪黑白線搞,最後進電腦調整和上色完稿。
很幸運目前遇到的客戶都是喜歡我的風格而找上門,所以空間算是很大,沒有遇過需要大幅修改的經驗,不過通常我也喜歡在前期溝通、確認客戶需求,愈精準愈好。
有一次替 Japanese Breakfast 製作巡演海報時的插畫作品,那是我第一次接到樂團表演的海報,因為一直以來都很希望做音樂相關的視覺所以很興奮,而且那次合作很愉快,一次也不用改就交稿了。
而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部分是找到並且堅持自己的風格。
最喜歡的部分是構圖,非常享受構圖時腦力激盪的過程,這個階段也還不用考慮圖的細節、不用考慮自己畫不畫得出來,就只需要單純的構思畫面。當然還有當作品受到大家稱讚的時候!
光與聲音的設計師
光在空間中的運用,位置、強度和方向影響視覺的舒適度。燈光設計師主要在兩個領域工作,一是在建築或景觀的室內外著重個人需求的室內外燈光設計,或是在戲劇、音樂會等藝術表演上,燈光要營照氣氛,烘托演員表演細節,強化劇情轉折。
06
我如何成為燈光設計師
江佶洋
世居大稻埕第三代,自小舉目皆是繁華落盡的寂寥。以為全國講台語都會通,長大有本事一定要搬離這個老城區。殊不知,某些養分悄悄在心裡根深柢固發了芽。
原本想學攝影,後來想想設備、耗材與沖印都是龐大的壓力,轉而一頭栽入學徒制的技術劇場,學習幕後相關技術。從搬舞台搬道具開始邊做邊學,常一邊搬著沉重的布景、一邊看著燈光組與音響組在做什麼,有一次在側台等換景,抬頭只見一片美麗藍色光灑下,問了身旁有學燈的學長:「這個藍是幾號色紙?」當下立即決心要學燈。
隔年,我如願以償轉去燈光組實習。至於能否成為設計師、能否靠燈光為職,我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只知道今年比去年再往前走一點就好,有學到新東西比較重要。
我第一個作品是 1997 年耕莘實驗小劇場的《蜘蛛女之吻》,會得到這個機會其實不特別,前輩不做我們就做,而且拼了命做好,才有下次機會。通常我會多聊多聽,來認識合作夥伴,聽清楚人家想要什麼,消化完再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做功課時角度要夠寬、看事情角度要多元。我創作空間大是因為生活體驗多,詮釋的方式自然有說服力。
另外,我想談改變我的一件事。2011 年我去巴黎藝術駐村,在當地尋找展演空間時誤打誤撞發現一處被左派藝術家佔領的場域,接待我們的是位全身迷彩、白長髮白鬍子的老爹。身旁的留學生介紹我們是來自台灣的藝術家,老爹馬上終止談話,問大家「什麼叫藝術家?」現場霎時一片安靜。
我不斷回憶起這件事,不斷反省過去我們多自命不凡,我不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我愈來愈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裡的藝術家。我常說:「以前不懂的時候也覺得大稻埕不行了,又舊又臭。跑了一圈都在找自己,跑到巴黎、跑到各地,結果最後那個『自己』就在你家。」
我們設計光影,其實是在設計生活。
只有認真過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生活過得精采,自然形成一種文化,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會有好的創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很重要也引人入勝,但要每天都這麼認真去生活卻是最困難的。
在影視作品中,除了配樂以外的一切聲音,無一不經聲音設計師之手;既要不著痕跡地貼近真實,也要在配合畫面的同時營造畫面之外的細節。他們通常會有一個自己的「聲音資料庫」,像是哆啦 A 夢的百寶袋,裡頭裝滿無數創造奇蹟的音檔……
07
我如何成為聲音設計師
陳金煒
我從小就到處搬來搬去,台灣到加拿大再回台灣,小學就換了五所,政大畢業後又跑去溫哥華電影學院讀聲音設計。
從小到大學過很多樂器,對聲音一直有自己的見解(比如下雨天在車裡,我會去聽打在車頂跟窗戶玻璃上的雨聲有什麼差別),不過是到了大學,在同學介紹下進了政大的學生電台,之後轉系到廣播電視系,才真正開始往這個方向發展。當時系上盛行拍片,同學得知我在電台後就說服我做聲音後製,就此打開了我做聲音工作的門。
從大學拍片一直到被業界公司注意到,之後在溫哥華讀書畢業後被找去當助教,再被介紹進當地的錄音室。很幸運,一路上都有很多人給我機會。
我覺得平時對生活與環境的觀察,最能幫助發揮靈感。通常我只要聽到奇特的聲音,就會先用手機錄下或筆記記錄,比如我有次聽到火車經過的聲音,覺得有種緊迫感,可以在鏡頭快速移動時加入來帶出情緒,之後就找時間好好錄了下來,結合到作品中。另外我也大量吸收別人的智慧,並用自己的方式去融合詮釋。
不過創作通常也要看拍片過程的參與程度,如果從前期就加入,可以討論得知導演的方向,去設計符合他期望的聲境;後期加入就是直接依畫面和導演的筆記去做。但無論如何都需要大量溝通,才能做出大家都滿意的成品。
印象最深的則是我第一部作品,那時根本不知道怎麼面對交給我的音檔,熬了兩個多禮拜才完成。好笑的是我把所有音檔都修了,其實只要修有剪進去的鏡頭就行了,但因為我全修好了,最後混音時就多了更多可能性。最鼓舞的是老師說這部片各方面都到了專業水準,更確信了我想走這條路的決心。
而在這條路上,「要怎麼幫助導演說好這個故事」很重要。你當然可以設計很多浮誇的音效,讓大家知道你的厲害,但是這對故事有幫助嗎?身為聲音人,有時會很執著自己的聲音是否被聽到,但那只是影片的一部分,觀眾是來享受電影的震撼、劇情的感動,不是你的個人聲音秀。但這不代表你無法加入自己的色彩,關鍵是如何在講故事的框架下,用自己的技術與創意去增添更多趣味。這是我覺得最難,卻最喜歡,也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