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敗貝多芬——以小見大的室內樂

關渡藝術節特別獻禮

2020年適逢貝多芬250週年冥誕,世界各地紛紛奏起他的樂曲,在疫情重創表演藝術產業的這一年,這位以對抗命運聞名的作曲家,正巧成了眾人的安慰。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舉辦的「關渡藝術節」今年由音樂學院擔任主角,邀請臺灣六大交響樂團會聚北藝大,加上北藝大管絃樂團,演出貝多芬膾炙人口的交響曲,音樂系師生也將同台演出貝多芬諸多室內樂作品。放眼貝多芬的生命歷程,室內樂幾乎與他相隨半生;從23歲出版首次的室內樂作品,到過世前一年創作的最後弦樂四重奏。本期特別邀請關渡藝術節藝術總監蘇顯達教授,分享這些點綴在宏偉交響樂間的小編制作品的奧秘,以及探索音樂的過程。

何謂室內樂?

蘇:室內樂最早只是宮廷音樂,在巴洛克時期是專供貴族欣賞或親自演奏而發展出的小編制音樂。因此宮廷樂師會特別為了某個人、某個場合而量身定作一首樂曲。這個情況一直到浪漫時期才有所轉變,音樂不再只為貴族存在,樂曲開始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難度提升、聲部更多的交錯、以及更多的組合編制。

室內樂對貝多芬的影響

蘇:貝多芬在苦思大結構的作曲時,都會先以室內樂開始鑽研,以較單純的弦樂四個聲部展開和聲與對位上的磨練,再進入到大型的作品。因此他的室內樂常有交響作品的影子,我們也可以從他對室內樂的耕耘,窺見他一生音樂發展的脈絡。大家熟悉的多半是貝多芬的交響曲作品,卻不知道他最後的作品其實是一首弦樂四重奏。後來的許多作曲家也熱衷投入創作室內樂,既是藝術,也是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練習。

貝多芬對室內樂的影響

蘇:室內樂在莫札特、海頓時期都是針對貴族而創作的音樂,常有的狀況是:假若委託者是一位演奏小提琴的貴族,那宮廷樂師就會把主要的旋律安排給小提琴,其他樂器只是襯托作用,因此聲部通常較單調。直到貝多芬以後,樂器之間才開始變得旗鼓相當,聲部效果更豐富精彩、難度也大幅提升。貝多芬在創作他的中晚期作品時,耳朵已經全聾,無法聽見任何聲音,所有的音樂創作只在他的腦中進行,他的晚期弦樂四重奏線條卻相當複雜,如弦樂四重奏「大賦格」,讀譜時需要仔細理解作曲家的思緒。貝多芬性格中特有的暴躁、剛烈、面對命運的反抗精神與先前的作曲家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反映在作品中,成為後來音樂發展的趨勢。幾首有標題的作品「大公」、「羅莎蒙」等,都是非常經典的室內樂作品。

演奏的樂趣

蘇:不同的人、不同的組合會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像我和其他團員都與別人合作過這些曲子,但新組合總會有不同意見,我們必須互相退讓、彼此協調凝聚出共識,才能達到室內樂的最高等級:默契。有時不一定同意對方的提議,但仍然會方案A、方案B一個一個演奏過。在聽眾欣賞表演以前,我們已經嘗試了各式各樣的詮釋法了。不像管弦樂團,團員退休了可以重新招人。在小編制的室內樂團裡,每位演奏家都是獨無二,彼此的默契也是無法取代的。許多世界知名的室內樂團經常是合作了三、四十年,直到其中一位團員離世,其餘團員難以尋找接替者,便就此解散。音樂的美感雖是瞬間的,但那一瞬間卻是永恆的。

欣賞的美感

蘇:在聆聽室內樂時也一樣,為什麼欣賞了喜歡的演出,會不住對著台上不認識的人拍手叫好?那是因為演出者在舞台上,彼此的心靈交流與默契,透過音樂的語言傳遞了出去,這就是音樂的感染力。聽眾可以各有各的解讀與感受,沒有絕對的對錯,欣賞的面相也很多。想聽得深入的人,可以事先做功課、研究曲目背景;也可以單純地欣賞演奏者的表現與彼此的默契。聆聽得越多越廣泛,越有比較的能力,懂得的細節便越多。當有人覺得室內樂聽起來不夠「過癮」時,已懂得門道的人卻會覺得:「這就是精緻!」那一刻就像學會一種語言一樣,自己會為自己感到驕傲。


文/陳軒慧   
插畫/胖小姐 Miss Pang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