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Moby)即將在 5 月 28 日推出個人第 19 張專輯《Reprise》,其實這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許多年輕一點的樂迷甚至根本不大認識魔比。
這位坐擁六次葛萊美獎提名、全球超過 2,000 萬唱片銷量的電音奇才,2019 年推出個人自傳《然後一切崩潰了》(Then It Fell Apart),自爆曾與多位女星包括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克莉絲汀娜‧蕾奇(Christina Ricci)以及女歌手拉娜‧德芮(Lana Del Rey)交往過的風流帳;與娜塔莉‧波曼交往期間還睡進她的哈佛宿舍。誠如魔比自言,不敢置信這麼一位光頭醉漢當時竟能贏得美人芳心,儘管事後娜塔莉‧波曼在接受美國《哈潑時尚》雜誌訪問時否認了一切。
但無論如何,《然後一切崩潰了》非常符合這一位永遠頂著光頭造型、全身刺青,猶如叛逆小子;即使到了中年,仍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音樂鬼才給人的形象。而當他身著筆挺的西裝,出現在古典音樂大廠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的唱片封面時;這位昔日電音神童的魔爪已伸進了過去壁壘分明的「古典」陣營。2018 年,他老兄甚至還與被譽為新世紀古典音樂界指揮王者的委內瑞拉籍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合作。
基督徒、素食者與思想家
由於家族中出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大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原名 Richard Melville Hall 的魔比,便從梅爾維爾著名的文學經典《白鯨記》(Moby-Dick; or, The Whale)挪用了字首,化名魔比。自八〇年代踏入樂壇起,魔比走紅的作品包括取樣影集《雙峰》主題曲的歌曲〈Go〉、橫掃英國金榜 Top 10 的 007 系列電影單曲〈James Bond Theme〉,以及 1999 年改弦易轍、一掃失去親人陰霾的暢銷專輯《Play》。
作為一名素食主義者,魔比是音樂圈(尤其電音)中少見不抽菸、不喝酒,甚至不吸毒,倡議環保、反暴力,有虔誠信仰的基督徒。即使如此,在他長達三十年的音樂生涯裡,仍無可避免地受名利壓力和自身焦慮所苦,曾有一段重度酗酒嗑藥的時期。而作為社會運動者、動物權利保護者等,他用音樂收益回饋社會;從事慈善活動的魔比,和音樂創作上的魔比一樣出色。他的音樂甚至經常來自宗教的啟發;專輯《Play》就是最佳範例。
古典與電音的合作交融
疫情時代最常見的情況有幾種,在影視圈裡,我們會見到許多過去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重新修復與上映;而在音樂圈中,音樂人或作曲家則紛紛投入「居家」(Home)或「待在家」(Stay Home)為題的音樂創作,甚至去改寫自己過去的作品。魔比的《Reprise》並不完全是出於這個動機下的專輯,它背後主要的靈感來自 2018 年魔比與洛杉磯愛樂於華特‧迪士尼音樂廳演出的延伸。
魔比與洛杉磯愛樂這樣的「跨界」演出,一來不常見,二來該演出還邀請了古典音樂圈中炙手可熱的指揮家杜達美擔任指揮,單是這樣的組合就很不尋常。無論是 2018 年的演出,還是新輯《Reprise》,都是出自魔比本人對於管弦樂、原音(acoustic)的特殊愛好,透過重新演繹自己過去的經典作品來達成。
2018 年 10 月適逢洛杉磯愛樂迎來第 100 季的紀念。音樂跨領域的探索一直以來都是洛杉磯愛樂的目標,而在這個樂季為期 11 天的演出中,魔比也是受邀合作的嘉賓之一。近期跨界演出的規格與形式,在國內引發一陣熱烈討論,不過以魔比與洛杉磯愛樂合作的那一晚演出來說,音響工程師墨菲(Murphy)認為當天的演出十分成功,效果也特別好。他們一開始便針對魔比的人聲、樂器配置進行了多次的評估與討論。杜達美於舞台上揮灑自如的指揮,搭配魔比音樂上的獨特魅力,相信已為「跨界」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典範。
《Reprise》的自省與沉澱
《Reprise》基本上是魔比過去未曾嘗試或沒有機會嘗試的音樂風格。專輯中的 14 首歌曲皆來自他過去的舊作,如膾炙人口的〈Go〉、〈Porcelain〉以及〈We are all made of stars〉。首波釋出的單曲〈Porcelain〉來自 1999 年的專輯《Play》,由 My Morning Jacket 主唱吉姆‧詹姆斯(Jim James)跨刀合作。魔比回憶起當年住在紐約創作這首歌曲的時空背景,當時,他嘗試用音樂去詮釋與表達如何修補與外界不良的關係;歌曲最初只由三個和弦構成,而我們今天能聽見《Reprise》 收錄的新版本,是經過時間淬鍊後,一位深思熟慮的音樂創作者,如何讓音樂藝術符合時態,走入更廣大人群的一種自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