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本論》重讀當代社會 ——大衛‧哈維《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姑且略過錯綜複雜的論戰與詮釋,作為多產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大衛‧哈維,在之前的著作《資本社會的 17 個矛盾》與他的《資本論》閱讀,延續到這本 2017 年的新作《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這樣的「新」,對於台灣讀者來說相當珍貴。這樣的接軌感,使我們在閱讀時,不像閱讀過往的經典之作,譬如閱讀《資本論》時本身要對 19 世紀的歐洲有所瞭解,只要我們關注過當代社會經濟現象皆有所感。
換句話說,閱讀這本書所需要的脈絡,一大部分正是我們所活的當前社會。而且拜全球化這樣其實與資本主義脫不了干係的長期現象所賜,本書透過《資本論》與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與趨勢的「對讀」,關乎的經驗,對於我們而言並不陌生。
閱讀這本書,首先要閱讀到的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今,重讀《資本論》的必要,與如何重讀。哈維教授寫了整本書,細細拾起放在當代脈絡,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如果將他(馬克思)的思想拿到今天來看,其理論甚至比放在他寫作的年代更接近現實。」
前面的章節,作者精要提示《資本論》的核心思考。資本主義本身是極為矛盾,甚至盤根錯節的,它使得所有的化約解釋失效。我們可以說我們閱讀過的經濟理論大致上都是因為回應資本主義而起,然而也是資本主義難以預見的發展使得許多經濟理論失去效力,甚至造成災難。以此觀之,若馬克思的分析方式至今仍有價值,那麼他必然掌握「本質」。
在哈維的導引下,本書重新以簡要卻不簡化的觀點來理解《資本論》(亦即,不僅許多的社會經濟學觀點曾經過度簡化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亦遭到許多簡化與誤讀),除了如何深度掌握馬克思花上諸多心思處理的第一卷,也引導我們理解馬克思來不及完成的第二卷與第三卷,處理了馬克思思考過但因其謹慎而未完成的部分(譬如利息)。至少,哈維希望我們試著以「整體」的方式來理解馬克思,確切來說,以「整體」的方式理解馬克思欲「整體」的掌握資本主義的本質。面對複雜又不應化約的「整體」,唯獨能始終把握著「本質」才有可能。用哈維的話說,馬克思「直取其(資本主義)內在運動規律的本質,用經過抽象的模型編織出一個資本無窮積累的簡化理論,雖然最終的結果也不是那麼簡化」。
哈維的解釋頗有新意,雖然表面上並沒有對其他馬克思主義研究有太明顯的攻擊。但是不論在一開頭展現的「水循環模型」來幫助理解《資本論》裡勞力、產品、貨幣的資本生成,或是以「反價值」的新比喻來詮釋資本主義(像是物理學的反物質),這些,其實不僅僅於以新的眼光,較容易地重讀《資本論》。
透過哈維,我們恍然大悟(或再度醒悟),《資本論》一書,乃是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經典閱讀。若真正的閱讀始終是重讀,那麼重讀《資本論》,即重讀著馬克思如何閱讀資本主義社會,哈維乃是最好的導讀者之一。對我來說比較熟悉的中國發展或一帶一路,與當前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自身發展的趨勢,那「矛盾」即馬克思預想過的本質。
資本主義的瘋狂即是我們日常,而閱讀總是給予我們冷靜思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