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發電廠
我有一個生活目標是自給自足,降低自己生存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初期的具體實踐很一般,像是自備購物袋、少用一次性包裝產品,後來學會堆肥廁所、做了混合木柴與瓦斯的熱水供應系統,冬天才能常常燒木柴取暖煮食。這時期的成就感很高,感受到其實真的有很多降低環境衝擊的生活方式。
完全在山裡生活之後,現實問題陸續浮現,雖然大部分只是冬冷夏熱、雨季潮濕的基本問題,生活在都市的大家應該早就知道怎麼做。我本來樂觀地覺得可以靠通風、斷熱、氣密、木材這些自然力來克服,不過生活就是會有意外,為了照顧家人或家犬,維持室內溫暖乾燥、能否瞬間得到熱水都很重要。最後結果是山居生活讓我擁有此生最完整的家電,跟新竹的住宅大樓沒什麼兩樣。
我有好多防潮箱與除濕機,連不怕低溫的除濕輪除濕機都有。還有洗碗機、洗脫烘、變頻三合一空調、掃地機、廚餘處理機及很多冰箱,根本是家電達人。住在山裡,遛狗、清屋頂落葉、巡菜園、砍柴、修路就花上許多時間,關於生存舒適的事情只好請家電代勞。此階段我已經認輸,愈認真計算,愈覺得人類就是很佔資源、很會製造垃圾的物種。
再看森林,會發現那是很多生物的家、農場、戰場、墳場、廁所、遊樂場與工廠,相較之下人類的每個設施似乎都很突兀,不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視覺或觀感上很不協調,卻是維繫多數人生存的必須。我現在在城市邊緣、大自然環境中看到奇怪大型建設的反應總是苦笑,我知道自己也沒辦法置身事外。
看起來很邪惡的石化工廠、各種發電廠、路上狂奔的貨車、滿坑滿谷的菜園,都是為了供應我的日常需求,再怎麼自給自足的生活都很難擺脫這一切。看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的事情就是水力發電,借用自然力,讓電力電器多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