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狂飆十年後 虛擬貨幣的未來

2009 年還一文不值的比特幣,幣值在十年間爆漲至 2 萬美元,又跌至 3,000 美元

比特幣問世的兩年後,一萬比特幣大概只能買兩個外帶披薩。時至今日,這一萬比特幣價值接近 3,800 萬美元(約 11 億台幣)。然而這個驚人漲幅,相較於一年多前,一萬比特幣等於 1.8 億美元(約 55 億台幣)的幣值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在比特幣滿十歲的今年,這個虛擬貨幣捲入史上最大經濟泡沫風暴之一。

比特幣自從 2009 年 1 月 3 日誕生以來,就彷彿坐上雲霄飛車。

比特幣是為了迴避傳統金融產業,而使用加密代碼所創造出的數位貨幣。但直到 2010 年 5 月,才出現第一筆使用比特幣完成的交易:一萬個比特幣買到價值 30 美元、兩個大份約翰老爸披薩。

但近年來,比特幣較少作為交易的媒介,更為人所知的是它盛極而衰的特質,就像 1637 年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註 1),以及但丁《神曲》中的地獄(註 2),因為比特幣讓投資人賠上數千萬英鎊。

比特幣漲幅逾 1,000%,有時甚至在單日就漲了 2,500 美元,而就在 2017 年聖誕節前夕,來到將近 2 萬美元。但是,這個虛擬貨幣在去年開始崩盤,而在 2019 年初跌至 3,780 美元,一路慘跌連帶許多投資也都化為烏有。

少數預言 2008 年經濟危機的經濟學家之一、曾任白宮經濟顧問的諾里爾‧魯畢尼(Nouriel Roubini)對於比特幣極力撻伐。他稱比特幣為「泡沫之母」,並於去年 12 月在推特上發文,說比特幣與其他模仿者如以太幣(Ethereum)、萊特幣(Litecoin),應該名列「 2018 年狗屎糞幣名人堂」(2018 Shitcoin Hall/Pile of Manure Shame)。

儘管主流經濟學家不斷出言警告,且金融產業稱比特幣為詐騙者、恐怖分子的手段,加密貨幣依然擁有大批粉絲,他們在網路上經營各種關於加密貨幣的個人新聞網站、部落格與播客(podcast)。

最初數位貨幣的誕生,帶來的不止是讓投資人賺入千萬的機會(在賠掉同等金額的投資之前)。數位貨幣背後的科技不但讓許多企業摩拳擦掌,加密貨幣的成長更為其身處傳統金融體系之外的粉絲帶來光明前景。

十年前比特幣誕生之時,第一個比特幣區塊鏈內含極具顛覆性的訊息:「 2009 年 1 月 3 日《泰晤士報》英國財政大臣面臨二度拯救銀行業的頹勢。」

這來自比特幣創始人——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音譯,又作中本哲史)的一位或一群不知名人士——要傳達的想法非常清楚:體制已經全然失效,無法再為公眾所信任,而比特幣將獨立於這個體制之外。

此概念來自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夾雜一絲左派無政府主義,承諾的是個人自由,以及避免政府、企業與銀行體系的干預。

數位貨幣的誕生,代表西方經濟發展早期私有資金時代的回歸,相當於 19 世紀中期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盛行的「野貓式銀行」,當時鐵路與建設公司曾發行數千張鈔票以供彼此交易流通。

比特幣引起一陣跟風,模仿者都希望能跟上 2017 年首次代幣眾籌(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熱潮,但不少案例都淪為騙局一場。

私人資金的時代後來演變為政府以中央銀行體制的方式來壟斷貨幣,以達到國家控管的目的,同時避免消費者遭受企業操縱之害,並保護了以鈔票進行借貸卻無償還能力的個人。如今,比特幣也逐漸走上類似道路,邁向較為嚴格控管的未來。

在英國國會議員警告,數位貨幣與加密貨幣宛如美國早期「荒野西部」,讓消費者面臨各種不同風險之後,英國政府已準備好讓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更全面監控數位貨幣。包括英格蘭銀行在內的各國中央銀行正在檢視加密貨幣,而部分國家則在規劃建立自己的加密貨幣。

儘管讓投資人輸了幾千萬英鎊,盛極而衰的比特幣也吸引眾人對其背後科技的關注——所謂的區塊鏈,可能對企業處理款項進出或資訊流通的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奇藍‧納戈拉吉(Kiran Nagaraj)指出,企業高層主管不斷詢問他們能如何使用數位貨幣或區塊鏈科技。「都是因為比特幣,才讓人們開始有所認知。2018 年的熊市(bear market,指行情下跌的市場)將有助於為整體空間創造出更好服務及產品。」

然而也有人擔憂,2018 年購買加密貨幣的大批機構投資者可能逐漸退燒。J‧P‧摩根公司已經警告,目前拋售比特幣的專業人士比投資者多。一年前,比特幣期貨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上市,狂熱者視之為比特幣正式進入主流的象徵,如今交易熱度卻不升反降。

一年前,出現各種比特幣未來幣值的瘋狂預測。防毒軟體公司創辦人約翰‧邁克菲(John McAfee)預言,2020 年比特幣幣值將來到 50 萬美元。大量投資比特幣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創辦人文克萊沃斯雙胞胎(Winklevoss twins)則說,比特幣最後將與黃金等值,相當於 32 萬美元以上,整體市值將高達四兆美元。

而此論調的立基點在於,任何資產的價格都是因為社會同意此資產有此價值,才得以成立,而比特幣也不應例外,即便它並沒有實質形體。雖然黃金也因功用有限而有其高價,但與比特幣不同的是,這個珍貴金屬已經深受社會認可數千年了。

在比特幣十周年之際,關於它的未來預測顯得保守。Oanda 貨幣交易公司亞太區交易主管史提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保持適度的樂觀:「風險還是有的,但我開始為市場暖身了,我們預測幣值可以達到 5,000 美元,甚至突破關鍵性的 5,000 美元關卡來到 6,000 美元。」

財經網站《Investing.com》資深分析師克萊門‧提波(Clement Thibault)認為,投資人信心目前還處於受挫狀態:「我相信,有太多初期想成功的投資者在去年遭到重創,而一旦某個東西被定義為泡沫、賭局或投機性投資,就得花時間來重建信任與吸引力,才能推動這項資產。」

不過仍然有像魯畢尼這樣的人,深信比特幣可能會或應該被完全剷除。而荷蘭安智銀行(ING) 的杜尼斯‧布洛森斯(Teunis Brosens)則推測,比特幣將逐漸失去魅力而沒落:「去年這個時候我寫了筆記,內容是說比特幣將成為利基金融產品。」他說。「我很高興地說,我認為那時的觀點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註 1: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發生於 1637 年的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引發大眾搶購熱潮,價格瘋狂飆高,但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高峰時的百分之一,使荷蘭各大城市陷入混亂。隨著比特幣熱潮開始,漸漸有人將兩者相提並論。

註 2:2017 年底,比特幣貶值超過 1.5 萬美元,當時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霍華德‧戴維斯(Sir Howard Davies)談及比特幣,引用了但丁的《神曲》中地獄之門上的銘刻:「應該掛上地獄的標語——『來者啊,快把一切希望揚棄』(Abandon hope all ye who enter here)——我認為這可能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並稱這種加密貨幣是「空洞的投資泡沫」(frothy investment bubble)。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