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某些人,創下一項金氏世界紀錄是令他們全神貫注的熱情所在——而且,愈怪愈好。見見這些把世界紀錄清單弄得讓人暈頭轉向的破紀錄者
我意識到自己得讓重力為我所用,
而不是與之對抗
蓋娣‧柯哈優娃(Getti Kehayova),42 歲,來自美國拉斯維加斯,於 2018 年 11 月 2 日創下搖動史上最大呼拉圈(直徑 5.188 公尺)的女性紀錄。
我是在馬戲團長大的。我來自保加利亞,我們全家都是表演者,一起行遍世界,這絕對是一個小孩能擁有的最好經驗。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那麼多親近不同文化的機會,我可以在街頭而非學校裡學習。很多表演者都有小孩,所以我身邊也有很多同齡人,我們全都玩在一起。我有來自蒙古、俄羅斯和法國的朋友。那真的就是一個大家庭。
我的雙親會做蹺蹺板特技,那真是精采得無與倫比。然後,我姊姊開始練習呼拉圈特技。她是我的英雄。我想變得像她一樣,所以我開始學著如何做呼拉圈特技,結果我真的愛上了。
五年前,我從巡迴馬戲團表演者的身分退休,搬到拉斯維加斯,現在則擔任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的技術專家。這是引退的正確時機。我讓我的孩子去念一般學校,還買了一棟房子。接著我讓我媽從保加利亞搬來美國和我們同住。但要適應這種生活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明白,明天不會再去下一個城鎮了。我總覺得,自己還剩下一次未完成的演出。
我父親和姊姊都曾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所以我想或許可以試試,看自己能否也破一項。我決定嘗試搖動全世界最大的呼拉圈,那是一個特製的呼拉圈。而這很困難,非常困難。我花了好幾年才研究出該如何搖動它,我必須練得很壯——需要更多肌肉。這個呼拉圈就像一棟房子一樣大,所以困難之處在於,要讓它離開地面並接著搖動它。
有一天我意識到,我需要整個人旋轉起來,才好讓它離開地面。我得讓重力為我所用,而不是與之對抗。我花了好幾年才想通這件事,而我真的必須開始習慣暈眩感。
當我打破紀錄時,那是一個驕傲的時刻,即使後來有人打破我的紀錄,我也不覺得我會介意,因為他們真的值得。很遺憾地,我的父親和姊姊已雙雙過世,所以我希望能把我的世界紀錄,當作是對他們的一份小小致敬。
現在醫院的人都認識我們了。
這真是奇怪的生活
麗莎‧皮特曼(Lisa Pitman),45 歲,來自英國肯特,於 2018 年 4 月 9 日創下一分鐘內單手打破最多塊木板的女性紀錄(230 塊);丈夫克里斯‧皮特曼(Chris Pitman),49歲,於同日創下一分鐘內單手打破最多塊木板的男性紀錄(315 塊)。另外,兩人也曾分別創下最快打破 1,000 片瓦片的女性和男性紀錄(83.98 秒、51.08 秒)。
麗莎:我從 15 歲時開始練跆拳道,所以現在已經練 30 年了。我看了《小子難纏》後有點愛上雷夫‧馬奇歐(Ralph Macchio),所以我去上了空手道課,我一點都不喜歡。然後,一個朋友建議我試試跆拳道,我在第一堂課就愛上了跆拳道。我立刻就知道:我想成為歐洲冠軍、世界冠軍。
二年前我去了中國,成為英國第一位女性跆拳道大師。我在八年前遇到克里斯。我們是天生一對。他是瘋狂又強壯的男人,而我是瘋狂又強壯的女人。我鼓勵他一塊來上課。
我們直到 2013 年才開始接觸金氏世界紀錄。我們參加了一場展覽,當時需要一些能娛樂孩子們的東西,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小展演,孩子們都為之瘋狂。在那天之前,克里斯真的從沒做過這檔事。之後,人們都說:「你們該去拿項金氏世界紀錄。」
克里斯:我們真的是非常好戰的人。我們甚至喜歡跟彼此競爭,這對已婚伴侶而言是很有趣的火花。我們不論是誰堆了幾片瓦片,另一人都會想擺上更多片。我們會為此吵架,就連朋友和家人也常不明白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我姊妹對此就很不得其解,就會「哇,所以你打碎了一塊磚頭……」這樣。我想,很多人只是不懂這件事所需的技術——我們完全不介意。
麗莎:我們會在過程中弄傷自己。我們第一次嘗試打破紀錄時,我們沒有仲裁員,所以全都自己來。當你想要打碎 1,000 片瓦片時,你不會意識到那個規模有多大。你需要多大空間?實際上需要幾片瓦片?因為他們不會全都打得碎。所以,在那次嘗試過程中,我們其實沒有足夠的瓦片。
那真的是場屠殺。我以為我的兩隻手都斷了。克里斯覺得他有一隻手斷了。我們最後在急診室裡邊啜泣邊想著:「我們想成為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的夢想結束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打斷手。把 X 光片交給我們的護理師驚訝說:「我想你們的手都是鐵打的。」
克里斯:現在醫院的人都認識我們了。這真是奇怪的生活。
我常在外出買飯時發現自己的心思開始飄走。比如我看到一張桌子,會開始想:「不知道我能不能打斷那個東西?」這念頭總是在我們心裡。真的,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我的棚屋只會愈來愈快
凱文‧尼克斯(Kevin Nicks),54 歲,
來自英國南約克郡(South Yorkshire),於 2017 年 9 月 16 日創下移動式棚屋最快行駛速度(時速 129.831 公里)。
我之前有一台要報廢的車,但它的車況實在好到不該被丟掉。我的創作建造在鋼架結構上,並遵照英國車輛及駕駛牌照局(DVLA)訂定的 299 頁規章設計,所以還能駕駛上路。
直至今日,這台棚屋里程數已達 5 萬 6,000 多公里。在建造它的時候,我發現棚屋的最快行駛紀錄是時速 93 公里,我覺得我可以更快。為何想駕駛棚屋?為何不!我曾經從英國西南端蘭茲角(Land’s End)開到東北端約翰岬角(John O’ Groats),我在英國各地和曼島都創下最高速紀錄。
我一直對工程很有興趣,任何跟機械有關的東西也都頗有涉獵。我在再生能源產業工作,也對能替代汽車的交通工具很感興趣。點子一直在我腦子裡打轉;要是能確保有資金來源,我可能會做些更特別的東西。
如果想打破最快棚屋的金氏世界紀錄,那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就算他們沒有像我一樣,做出能在道路上合法駕駛的移動棚屋,也仍要通過非常嚴格的規範,才能夠「比賽」。安全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必須牢固到能經得起高速行駛,而不會四分五裂。而我的棚屋只會愈來愈快。我一直在改良、升級。我想我之後可能會刷新自己的紀錄。
小時候,我非常害怕失敗
布蘭妮‧沃許(Brittany Walsh),32 歲,來自美國波特蘭,於 2018 年 3 月 31 日創下僅用雙腳射箭的最遠距離(12.31 公尺)。
這一開始是個大冒險挑戰。在我們隨意翻閱一本老舊的馬戲團攝影集時,看到一個女人用她的腳擊發一支箭。我朋友慫恿我試試看,我們就直接去了一間運動商品店,買了一把弓和一支箭,接著我發現:「對,我可能做得到!」我能說什麼?我們那時候沒有 Netflix 能消磨時間。只能自己找樂子。
這也不完全是個突如其來的意外。我小時候有參加過體操比賽,但我是個非常用功的小孩,很害羞、安靜,一點都不率性。我覺得我已經規劃好我的人生了:進入醫學院,成為醫生。接著我看到一個地方肢體劇團徵聘特技演員的廣告。我參加了試鏡,也錄取了。我跟父母說了這件事,出乎意料地,他們也表示支持,還跟我説:「反正學校永遠都在那。」我學會踩高蹺和高空鞦韆。這真的讓我找到了自己。在那之後,我也確實回到了學校,可說是魚與熊掌兼得。
一部分的我一直都想嘗試新東西。我小時候,就非常容易膽怯,害怕在人們面前丟臉、害怕失敗,但當年紀漸長,會愈明白,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要開心,從經驗中成長,並學著瞭解自己是誰。我已經意識到自己是個喜歡尋求刺激的人。我喜歡接觸新事物的興奮感。我也想學著如何駕駛小飛機。生命提供了這麼多可做的事,何不沉浸其中?
我透過氣球看世界
萊恩‧翠西(Ryan Tracey),38 歲,來自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於 2017 年 9 月 7 日英國電視界目《藍色彼得》錄影現場,創下一分鐘內製作最多造型汽球雕塑(14 個)的紀錄。
我從沒想過這會變成我的人生成就。現在不論我去哪,我都是透過氣球看世界。
我是七個孩子的父親,逗孩子們開心就是一切的起點。我對我孩子的發展充滿熱忱,所以我很熱衷於學習新事物,並讓他們參與其中。起初我學習雜耍特技,接著學騎單輪車,然後學魔術。但造型氣球真正使我沉迷——因為我實在做得太爛了。我是愈挫愈勇的那種人。
我有四個兄弟姊妹。在我變成禿頭大叔之前,我曾是個矮小、有著薑黃色頭髮的男孩,毫不起眼。那時的我就像咬著大骨頭的小狗,讓自己瘋狂投入各種事物,我想那只是為了讓自己能被看見。六年前我開始做造型氣球,二年後我打破了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最多造型氣球的世界紀錄。
我每天訓練自己,每月花費 500 至 1,000 英鎊(約 1.8 萬至 3.6 萬元新台幣)在氣球上,並和一位數據分析師合作。我會讓我的孩子擔任仲裁員,並幫我錄影,好讓我之後能檢視自己做得如何,並思考該怎麼改善才能更好、更快:比如調整姿勢、或呼吸。
不論我去到哪裡,我都在做氣球。可能在速食店候餐時看到一位老太太,我就會做一朵玫瑰或什麼的給她。人們大概覺得我是個奇怪的氣球男,但我覺得,我是在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