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東京展覽的設計發現

下半年東京非商業展覽的尖峰期大致可分為兩個波段,一是 7、8 月的暑假,此波段的展覽豐富多元;一是 10 月底至 11 月間,許多設計類展覽會爭相舉辦,讓喜愛看設計的人疲於奔命,也樂此不疲。

「看展」在我的旅行中總佔不小比例,不管是設計或非設計展覽,在展覽的設計裡往往都能有新的發現(註)。近期造訪東京之際,有兩個印象深刻人氣極高的展覽,也將延伸到 10 月底、11 月初,因此特別在此分享展覽中的設計的觀察發現。

如何看見顫抖靈魂

森美術館的塩田千春展:顫抖的靈魂(魂がふるえる,展至 10 月 27 日)是目前活躍於柏林的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展出。在美術館的偌大空間裡,一開始參觀者就會看到藝術家在作品《不確定的旅行》裡使用了大量象徵人際關係與血脈的紅線,從地上只有船框的六艘船往上延伸、相互交錯,甚至如山谷曲線般布滿整個空間,表達未知旅程裡與人的各種不同邂逅,同時與進入這個空間的人,交織出獨特的展覽風景。 

不確定的旅行 Uncertain Journey,塩田千春,2016/2019,金屬框架、紅色羊毛。
(Courtesy: Blain | Southern, London/Berlin/New York/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不確定的旅行 Uncertain Journey,塩田千春,2016/2019,金屬框架、紅色羊毛。
(Courtesy: Blain | Southern, London/Berlin/New York/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另一件黑線密布的空間裡,一架燻黑的鋼琴與沒有觀眾的黑椅作品《在寂靜中》則是來自兒時鄰居家失火的記憶,即便火熄了,當時的深刻情緒仍延燒至今。而針對迄今的作品主題,如《連接微小記憶》以纏繞紅線的迷你家具來凝縮其創作的世界;又或《內與外》用 230 個廢棄堆高的窗戶來劃分空間的內外領域。當接近尾聲時,出現持續震動的 430 只行李箱《累積——尋找目的地》,讓人帶著對未來人生的思考離開。

在寂靜中 In Silence,塩田千春,2002/2019,燒焦鋼琴、燒焦椅子、Alcantara 黑線,製作贊助:Alcantara S.p.A.。(Courtesy: Kenji Taki Gallery, Nagoya/Tokyo/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在寂靜中 In Silence,塩田千春,2002/2019,燒焦鋼琴、燒焦椅子、Alcantara 黑線,製作贊助:Alcantara S.p.A.。(Courtesy: Kenji Taki Gallery, Nagoya/Tokyo/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連接微小記憶 Connecting Small Memories,塩田千春,2019,混合媒材。
(Dimensions variable / 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 / Photo: Sunhi Mang / 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內與外 Inside – Outside,塩田千春,2008/2019,老舊木窗。
(Courtesy: Kenji Taki Gallery, Nagoya/Tokyo/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內與外 Inside – Outside,塩田千春,2008/2019,老舊木窗。
(Courtesy: Kenji Taki Gallery, Nagoya/Tokyo/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累積——尋找目的地 Accumulation – Searching for the Destination,塩田千春,2014/2019,行李箱、馬達、紅繩。(Courtesy: Galerie Templon, Paris/Brussels/Installation view: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Mori Art Museum, Tokyo, 2019/Photo: Kioku Keizo/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在這些作品中,除了視覺的極度震撼外,觀者感受到了什麼?曾因罹癌,一度面對死亡的塩田千春,不斷地以立體裝置、身體表演、影像和繪圖草稿等,來表現「記憶、不安、夢、沉默、生死」等這些沒有形體、在內心深處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情緒與議題。如果要說在這裡看到了什麼,我想藝術家創作(或設計)了一個讓人體會、一種用眼睛看不見卻感受到靈魂顫抖的情緒,並在展覽最後的行李箱裡,留下通往未來的伏筆。展覽的魅力正是以空間裡的各樣感官刺激,喚起你身體裡某一部分的共鳴與記憶。

打開漂亮設計包裝裡的昆蟲展

〈虫展 Insects:Models for Design〉(展至 11 月 4 日)是設計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下半年的年度展覽,策展人是平面設計師佐藤卓。雖然展覽名稱簡單,內容卻豐富多元,表現手法也極度精采。

虫展開頭的巨大象鼻蟲腳模型。(吳東龍)

佐藤卓在展覽論述開始便提到,這是一個將昆蟲作為設計範本(model)的展覽。他將師法自然的概念範圍再貼近到我們身邊這些仍充滿未知、卻處處可作為學習模型的昆蟲世界,尤其昆蟲能隨著地球變化而演變進化,甚至生存了數億年,其生存之道值得人類學習,而設計的學習何嘗不應以為典範?

擔任展覽企畫監修、今年 81 歲的養老孟司,不只是位昆蟲專家,也是解剖學者、非文學類的暢銷小說家等多重身分,至今仍為顯微鏡下的昆蟲瘋狂著迷,2015 年在他的企劃下,於鎌倉建造了一個由隈研吾設計的「虫塚」。他透過展覽喚起人們應該放下偏見,重拾像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觀察昆蟲,並和自然和諧共存,學習自然裡存在的法則。

在虫展裡,也少不了許多設計專業領域的重量級創作者共同參與、各展長才。展覽甫開頭,一隻被放大 700 倍的象鼻蟲腳模型便矗立眼前,完全翻轉了看昆蟲的觀點,而一旁展示箱裡則有漂亮的昆蟲標本群。接著還可以看到多媒體展廳用三面投影牆「巨型」展示高倍攝影裡獨特多彩又有細節的「蟲們」。

「視點的採集」展區裡是設計師三澤遙與團隊利用光影、影像與電磁等豐富技巧,細膩地展示用牛皮色紙精準製作的象鼻蟲生態、姿態與動態等樣貌,其設計的品質栩栩如生,令人驚奇,讓我發現用象鼻蟲的背紋做成紙膠帶散發著另種美感。

「視點的採集」用牛皮色紙呈現象鼻蟲生態。(吳東龍)
以象鼻蟲背紋設計出的紙膠帶。(吳東龍)

展覽以高密度的設計力來包裝關於昆蟲的知識,對參與的專業設計師而言,也透過昆蟲展覽探索發現新的領域。山中俊治與團隊的《Ready to Fly》用動態模型模擬昆蟲翅膀的折疊構造,與起飛前的準備;轉動的聲音投射器,則製造出空中有蚊子在飛過的錯覺。

昆蟲攝影專家小檜山賢二拍下昆蟲界的建築家石蛾幼蟲為自己打造的美麗建築。水江未来透過《Inside the Cocoon》透視動畫,解謎幼蟲在看不見的繭裡如何化為成蝶。

而鈴木啓太的「道具的標本箱」更攫住眾人目光,將展覽主旨表現無遺。他將延伸自昆蟲身體構造或機能而設計出的生活道具,與各種昆蟲擺置一塊展示(有些昆蟲小到很難發現);用標本箱的概念告訴觀者如何從昆蟲身上學習,並應用在生活上,如投影機、吉他、鉗子、輪胎與雨傘的支架結構等 30 個生活道具,全以黑色模型呈現。

「道具的標本箱」延伸自昆蟲構造,設計出一系列生活用具。(吳東龍)
「道具的標本箱」延伸自昆蟲構造,設計出一系列生活用具。(吳東龍)

最末的《MAO MOTH LAOS》,是岡篤郎的紀錄片,拍攝亞洲蛾研究者、同時也是 Breaking 舞者的小林真大,在寮國海拔 1,400 公尺的山上蒐集亞洲蛾檔案標本的日常。片中他在眾蛾圍繞亂飛的夜晚與蛾共舞,表現出沒有偏見、人蟲共融的特殊和諧關係。

展示箱的昆蟲標本。(吳東龍)

虫展在整個過程裡鋪陳有序又時有亮點,內容豐富,面向也多元,原以為展示設計的精采會遠超過展覽本質,但拿捏得宜又讓人領受知識的傳遞。和塩田千春的展覽一樣,到最後讓觀眾帶回什麼?不一定是展覽樣貌,而是在有形展覽中,引起無形卻深刻的感受與領會,可能是發現自己的過程,可能是帶給我們更多未來設計生活的靈感,這對我來說,就是展覽設計裡的高明之處。


註:作者註,對東京展覽有興趣的人,除了可關注每年東京美術館的年度出版刊物或雜誌專題報導,也可輔以 app(Museum Note、チラシミュージアム、TOKYO ART BEAT等)即時掌握展訊。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