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首都,課堂上的中性語言之戰

布宜諾斯艾利斯禁止在學校使用中性語言,重新引發一場影響全球的論戰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有些西班牙語者使用「amigues」而非「amigos」,來表示西班牙語中的「朋友」。有些人用「todxs」代替「todos」來表示「所有」。一些標有「bienvenidos」的標語現在則用「bienvenid@s」來表達「歡迎」之意。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學校教師已非正式地採用這些改變,這是一種經過仔細斟酌的努力,以將不被男女性別認同框架所限制的人,納入西班牙文這個許多辭彙都被歸類為陽性或陰性的語言中。

類似的性別中立語言被大量引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語言之中,包括英語和法語,支持者表示,這有助於建立一個更有包容力的社會。但對部分西班牙語使用者來說——包括許多學者和政治家——這些改變有損這個全球5億人使用的語言之地位。

在阿根廷,緊張的局勢已從輿論戰轉變為一場政策戰。

該國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於6月禁止老師在課堂上,以及與家長交流時,使用任何不分性別的辭彙。市政府教育部長表示,這類型的語言違反西班牙語規則,妨礙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這個全球首先明確禁止使用中性語言的政策,很快地引發了強烈的反對聲浪。阿根廷高層教育官員抨擊這項規定,同時至少有五個組織,包含同志權利和民權組織,已經提起訴訟,試圖推翻這項政策。

一些 L.G.B.T.Q. 社運分子在他們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辦公室工作。(Sarah Pabst)

阿根廷教育部長詹姆斯・珀齊克(Jaime Perczyk)將這項措施與「左撇子禁令」相提並論,那是西班牙法蘭西斯可・弗朗哥(Francisco Franco)在法西斯獨裁統治下發布的禁令。「他們認為自己在糾正某些事情,但事實並非這麼單純。」他說,並解釋學生使用中性語言作為工具,來對抗阿根廷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性別歧視。

在包括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的羅曼語系中,關於中性辭彙的辯論可能特別激烈,因為所有文法都帶有性別意涵。

中性語言讓語言純化主義者感到既震驚又憤慨。被公認為西班牙語守門人的西班牙皇家學院,在一份2020年的報告中闡述,「e」、「@」和「x」——用來替代原先表示辭彙性別的「o」和「a」——是「西班牙辭法學的異類」。

去年,法國教育部長建議在教育部的內部溝通文件和校園內,避免使用性別包容性的語言來寫作。去年10月,一本著名的法語辭典添加一個中性單數代辭「iel」之後,法國國內群情激憤。

這場爭議也成為拉丁美洲新興文化戰爭的一環。去年12月,烏拉圭公共教育機構發布了一份備忘錄,表明性別包容語言的使用,必須「符合西班牙語規則」。

禁止在學校或政府文件中使用中性語言的提案,已在秘魯、墨西哥的一些州,以及巴西至少34個城市和州出現。

中性語言也成為巴西10月大選的一項議題。力求連任的巴西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在去年12月一次關於教育的討論中告訴記者,「同性戀者的中性語言」正在「帶壞我們的孩子」。

在哥倫比亞,最近當選的副總統弗蘭西亞・馬奎斯(Francia Márquez)因在競選期間使用中性語言,而遭受保守派批評者的嚴厲抨擊。「上帝救救哥倫比亞!」右翼政黨的立法委員瑪格麗塔・雷斯特雷波(Margarita Restrepo)在 Twitter 上寫道。

同樣的爭議也在美國上演,2018年,中性辭彙「Latinx」(用以取代 Latino 或 Latina)被收錄於一本廣泛使用的辭典中。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一項調查,即便在西班牙裔族群中,也有很多人沒聽說過這個辭彙,而且幾乎沒人在用,會用這個字的人主要是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女性。

早在1970年代,女權主義者就開始企圖改變羅曼語系,對於普遍陽性的文法提出了挑戰。這個規則是,當泛指一群人時,即便這個群體只包含一位男性,文法還是會優先變為陽性。(在西班牙語中,五個女孩是「las niñas」,但只要一位男孩加入,她們就變成了「los niños」。)

在法國,女權主義者沒有使用「親愛的學生」的陽性寫法「chers étudiants」,而是提倡使用包括陰性形式在內的雙重寫法,例如「chers étudiants et chères étudiantes」,法國國家研究總署的語言學家海瑟・柏奈特(Heather Burnett)說。

時至今日,新一波的社運分子正將運動帶往下一個階段。許多跨性別者希望完全弭除文法上的性別辭彙。例如,他們傾向使用「querid『e』s alumn『e』s」,來取代「queridos alumnos y queridas alumnas」(陽性和陰性的「親愛的學生」)。

一些專家表示,這場圍繞著語言的社會運動只是更廣大挑戰的一小部分,牽涉到社會看待性別的方式。

「對於非二元性別的人來說,語言只是冰山一角。」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羅德里哥・博爾巴(Rodrigo Borba)說。「在更深層的意識形態層面上,他們所質疑的,是性別與你的生殖器無關,而且它並非永遠成雙出現。」

性別中立語言在阿根廷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著實令人吃驚,因為該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接受了跨性別者的權利。2012年,阿根廷成為世界上首先立法允許人們在不需要醫生或心理治療師介入的情況下,就能改變官方文件上性別的國家之一。

去年,阿根廷聯邦政府實施一項措施,要求所有公部門將1%的職缺留給跨性別者,而那些認定自己為非二元性別的人,可以在官方文件上標記「X」,而不用勾選男性或女性;阿根廷總統的其中一個孩子就是非二元性別者的變裝皇后。甚至連執政聯盟「全民陣線」也更改標誌,避免使用陽性的「todos」,將第二個「o」改成了太陽。

布宜諾斯艾利斯教育部長索萊達・阿庫尼亞 (Soledad Acuña) 表示,關於性別包容語言的新規定,用意不是要禁止使用。「語言本身的包容性並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她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完全取決於人們如何使用語言。」

阿庫尼亞指出,在這項規則生效的當天,教育部發布了幾份關於如何使用傳統西班牙語法實踐性別包容的指南。例如,指南中建議寫「los/as estudiantes」,或者使用「personas」或「people」等中性辭彙。

布宜諾斯艾利斯教育部長索萊達・阿庫尼亞認為對中性語言的限制不會影響語言本身的包容性。(Sarah Pabst)

但這些指南並沒有安撫到社運分子和部分學生,他們說新的語言法令讓他們感到被排擠。

「這只會讓你感覺糟糕透頂。」17歲的阿戈斯蒂娜・費爾南德斯・蒂拉(Agostina Fernández Tirra)說。「他們把我們放在同一個盒子裡;你要嘛是女性要嘛是男性。我們這些在中間,不分男女的人,他們好像連考慮都不考慮。」

某些家長和老師則為這項規定歡呼。布宜諾斯艾利斯高級社區巴勒莫(Palermo)的一所小學校長瓦尼娜・瑪麗亞・卡薩利(Vanina María Casali)表示,中性語言「根本沒有那麼包容」。「我們學校有些學習困難的孩子,這樣的語言為他們的學習帶來更多挑戰。」

在阿根廷從事認知研究的神經科學家弗蘿倫西亞・薩爾瓦雷扎(Florencia Salvarezza)說,中性語言對閱讀理解會造成何種影響尚未明朗(如果有的話),因為這個議題的相關研究非常少。

但薩爾瓦雷扎補充道,中性語言確實可能使語言學習變得更複雜。「在西班牙語中,你沒辦法用『x』或『@』來創造一個音節,因為它們不是母音。」她說。「這可能會使年幼的孩子感到困惑。」

儘管如此,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學校相關的倡導者和其他人認為,即便有這項規定,中性語言的使用將持續擴大。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學生們在學校門前舉著一個使用中性語言的標語:「語言是一場社會和文化的建構,而我們身在其中」。(Sarah Pabst)

「你沒辦法禁止已經在有人使用的東西。」社區中心的課後志工亞莉珊德拉・羅德里格茲(Alexandra Rodríguez)說。「語言是種會持續改變的東西。它之所以活著,是因為我們活著,而它會不斷變化。」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