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槲櫟!消失80年的溫帶槲櫟樹復育中
槲櫟(Quercus aliena Blume. var. aliena),殼斗科(Fagaceae)麻櫟屬(Quercus L.)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樹皮片狀剝落。幼株被灰褐色毛,後漸光滑。葉革質,闊倒卵形至長橢圓形,先端鈍或突尖,基部鈍或耳狀,齒緣,下表面灰白色並密被星狀毛。雄花序細穗狀,下垂,雌花序單一或2到3朵簇生。殼斗淺盤狀,鱗片三角形,被銀色白毛,堅果橢圓形,長1.7至2.5公分。
槲櫟屬於溫帶樹種,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溫帶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北方等地,台灣並非原產地,卻是它自然分布的最南端;在同樣緯度的地方僅有台灣出現。就長期的演化來說會增加物種的歧異度與多樣性。1924年日本植物學家島田彌市(Yaichi Shimada, 1884-1971)在台灣島上採集時製作一份槲櫟標本,標註採集地:新竹州紅毛後,這份標本便收藏在植物園裡的標本庫。
如此珍貴的品種,鮮少受到關注,隨著時代驟變,土地開發,槲櫟逐漸被世人淡忘。僅剩不死心的植物學者們,依循著前人所留下的植物標本及文獻在台灣島上探索。終於在消失匿跡近80年後,2002年由植物生態學者楊國禎副教授在新竹縣新豐鄉坑子口靶場管制區內再度發現,全台灣島上殘存的81株槲櫟意外地在軍事區域留存。
近年,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地方縣府與嘉義大學合力復育,執行「新竹地區槲櫟苗木培養、原生地族群監測、生育地管理維護及區外栽植植株監測保育計畫」。自2016年起,於新豐苗圃進行槲櫟幼苗培育,目前已培育出2千餘株實生苗,並陸續將槲櫟幼苗於新竹縣轄內的國中小校園與其他綠地進行移地復育種植,使槲櫟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圈,愈來愈得見,喜歡的人就近就能在復育區採到橡實。間接有助於保護原生地的族群不被盜採、盜挖。
2020年10月一場在新竹縣的槲櫟保育宣導,透過現場直接觀察槲櫟樹,人們能更瞭解這個在台灣十分罕見的樹種,當人為干擾減少,植物就有生長的機會,免於再消失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