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經常被當作評估一個國家美感的標準。原因在於產品工業涉及的上下游很廣,產品上市會需要包裝設計,行銷推廣時則需要平面或動態設計,商業激烈競爭下,設計會被要求更高的層次,一個國家設計環境的水準將會不斷提升。
鄰國日本一直是亞洲設計界的翹楚,即便所謂經濟不景氣,人們仍願意購買日本品牌設計的產品,日常生活裡也經常能看見許多「美到令人腿軟」的平面設計,皆是因為日本設計美感的普及,而起源可能得從19世紀末的維也納萬國博覽會說起。
戰後釀生設計黃金年代
當時日本工藝品在維也納大受歡迎,遂得以在明治政府支持下,廣設學校培育大量工藝人才。諸多從江戶時代累積的庶民文化美感成了產品設計的核心,間接啟發了柳宗悅所掀起的民藝熱潮。然而,日本設計之所以能迅速發展,卻是拜二戰戰敗後日本經濟蕭條所賜。當時柳宗理、渡辺力等人希望以自身設計專業奉獻日本社會,便領軍到美國取經,將西方工業技術與美學概念導入日本,才讓日本製造業界產生了變化。
1951年,由原弘、山名文夫、亀倉雄策、河野鷹思等人發起成立的「日本宣傳美術會」,推動日本平面設計與產業連結不遺餘力,創造了日本平面設計的黃金年代。至今備受尊崇的田中一光、橫尾忠則、仲條正義等都是因日宣美名揚日本社會的設計大師。1960年東京承辦的世界設計大會為首次在日本舉辦的國際性設計展會,主辦單位邀請當時世界上重要的建築師與設計師來東京舉辦展覽,「設計」一詞席捲媒體版面,日本最大設計獎的Good Design Award 同年在日本開辦,可說是日本的設計元年。
1964年東京拿下亞洲城市第一次奧運主辦權,設計界推出夢幻般明星隊打造東京奧運,柳宗理設計的聖火炬、丹下健三設計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龜倉雄策設計的奧運海報、栄久庵憲司的指標設計、岡本太郎的獎牌設計、桑澤洋子的制服設計等,打造出奧運空前盛事,日本設計地位從此在世界市場中定錨,躍居亞洲龍頭。
1960年代
台灣設計教育萌芽
設計展會一直是向世界展現國家設計總力的最好舞台。經常聽到有人會說「台灣設計環境整體落後日本50年」,雖然多半自嘲成分居多,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其來有自。如果我們把承辦世界設計大會當作一個國家設計發展升階與否的分水嶺,那麼2011年才承辦世界設計大會的台灣,比起1960年就承辦過此活動的日本,的確落後了50年之久。
為何晚了50年台灣才開始意識到承辦國際設計展會的重要性,因為1960年代台灣設計教育才剛要紮根。當時平面設計由作品入選過日本宣傳美術會的設計師王超光領軍成立「中國美術設計協會」推動美術設計與產業連結的相關業務,產品設計部分由「中國生產力中心」推廣,1961年請來美籍工業設計師吉拉德 (Alfred B. Girardy) 擔任顧問,當時他曾舉辦台灣首次設計講座,闡述設計對社會民生的重要性,也是德國包浩斯現代設計主義傳入台灣的起源。
1964年,正當東京奧運在日本風風火火,千葉大學教授吉岡道隆與日本電通的岡林睦夫受邀來台,為台灣設計教育探照了第一道曙光。他們向台灣教育部提出為台北工專規劃的二專、五專制及其他四年制大學的設計教育課程長期計畫,此舉引發了當時台灣專科學校如明志工專、大同工專等競相成立「工業設計科」課程的瘋狂熱潮,平面設計則由文化大學在1964年從美術系另外開設設計組後,各工專也開始設立廣告設計相關科系。台灣設計教育總算從此奠定基礎,開啟設計師人才培育之路。
搖滾設計界的三大設計展會
四十年過去,經濟部邀請工業局、國貿局等多家單位協助成立國家級設計中心,即現今的「財團法人台灣創意中心」(後簡稱台創),由其執行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2003年第一屆台灣設計博覽會。這是台灣政府第一次以國家之力舉辦跟設計有關的大型展會。其後台創每年會決定不同主題,在台灣各地的文創園區舉辦設計博覽會。
由官方推動的力量激起民間對設計的重視,2007年出現由民間的工業設計師自行籌組「台灣設計師連線」組織,仿照世界盛行的「設計師週」模式舉辦了第一屆台灣設計師週,匯聚民間200位設計師之力揮出的第一棒撼動了台灣設計圈,其後參觀人數逐年增加,也帶動北部設計產業的活力。這股從民間由下蒸騰而上的熱潮激起官方一較高下的意念,2010年除了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的「台灣設計師週」之外,「台灣設計博覽會」再度回到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文建會也加入戰局舉辦了第一屆「台灣文博會」。2010年到2016年為止,台灣設計產業在三個大型設計展會不斷推波助瀾下,催生出空前巨大的設計商機,北部設計市場也生機盎然。
2011年則是台灣設計一躍國際的轉捩點。由行政院責成經濟部結合產官學三者力量的「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是台灣首次受國際設計組織肯定而舉辦的設計盛會,以「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及「臺北世界設計大展」雙展會的方式點燃台灣設計界火熱氣氛,加上台灣文博會及台灣設計師週,各設計單位與設計師都以能參加下半年此三個設計展會為榮,市場掀起一波販售設計商品的大熱潮,諸多設計品牌爭先恐後的成立,亞洲各國也感受到台灣這股設計活力的興起,許多國際品牌與外國設計師更經常到台灣尋求合作。
2014年則是台灣平面設計領域大鳴大放的重要時刻。太陽花學運醞釀出年輕設計師以設計表達對城市觀點的能量,除了設計大量印刷品分送路人之外,也推動民間集資,3小時募得刊登《紐約時報》全版廣告所需的數百萬台幣,交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無償設計,獲得社會大眾諸多迴響。當年第25屆金曲獎更在全國聚焦的平台上,首度集合十幾位頂尖平面與動態設計師聯手設計入圍片頭影片,將平面設計與動態設計的熱潮推向高峰。2015年聶永真更受到當時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團隊委託設計競選主視覺,這或許是亞洲第一次有設計師為層級如此高的政治人物做設計。後來蔡英文的成功勝選更帶動政治人物找設計師設計競選主視覺,成為一股設計進入市政的契機。
從設計展會切入市政
產品設計在國際能見度變高、平面設計進入市政與民間遍地開花的兩股力量交纏下,促成2016年「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此國際設計活動在台灣引動的熾烈設計熱潮。設計焦點規模往上提升,從社會設計的角度探討著設計師如何能以設計的力量來改變城市風景,由水越設計帶領的「都市酵母」團隊更以進行「都市改造」般的實驗精神,進行了清潔隊員服裝設計、公共垃圾桶設計、街區招牌改造、變電箱外觀設計等,一次又一次以城市規模進行街區設計實驗,掀起台北市民對於設計進入市政的正反激烈討論,這或許是市民第一次對設計有這麼強烈的反應。
只是台北市是否有因舉辦「世界設計之都」讓生活因設計變得更好?平心而論,雖然有諸多網路聲量表示好像船過水無痕,但我認為改變最大的或許不在市民天天感受的街頭日常,而是政府高層的腦袋。就像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談到最近北市在推動的「共融式設計」公園時提到,「我們對設計要花錢不習慣,但設計就是要花錢。我們要慢慢從『呷粗飽』的社會進入一個吃比較好的社會。」在在顯示政府首長針對設計進入市政已有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認知。
2017年底由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主辦的高雄設計節屆臨10週年,更首度以「Yes! We’re Open! 設計開放中」為策展概念,四大議題以「為市政設計」打頭陣,由設計師搭配高雄市府的捷運局、工務局、社會局三局處進行策展。此策展模式乍看之下與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有些類似,但本質上卻有明顯差異。不同於世界設計之都執行單位的台創是財團法人,高雄設計節的執行單位是直屬高雄文化局麾下的駁二藝術特區,由具有設計研究所學歷的高雄市文化局長尹立親自策展。他在媒合市府與設計師前早已事先與各局長溝通好合作模式,不是以業主發包設計的姿態,而是請設計師帶領政府前進。
以提出「高雄輕軌CI設計」的設計師田修銓為例,他活用參與設計之都在捷運站舉辦的企劃「設計進站」為經驗,認為目前正在鋪設的高雄輕軌沿用高雄捷運局的CI設計會讓使用者混淆,因此為輕軌設計獨立的CI視覺系統。更以社會實驗的角度,實際在最靠近駁二的三個輕軌站中使用設計提案,引起許多高雄民眾的好奇。這樣的策展過程與「設計進站」企劃最大的不同是:高雄捷運局的全程參與。連局長都親身實際瞭解設計過程,自然能相信設計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2018年輕軌鋪設完成時,期待能使用一套全新的輕軌CI設計。」而不是沿用目前高雄捷運局的CI。這樣由具有設計經驗的政府首長領軍策展執行,便是設計進入市政時能呈現出的最好狀態。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電影中,宮二曾說過一段話。「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想做設計之人也是一樣,充分瞭解自己後,知道天地寬廣而能不斷精進自我設計修為之外,還要能踩進現實泥濘擁抱世界,在社會架構中思考結合設計的可能性。我想,設計的價值也將超越時代的束縛,永恆於眾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