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輸給雄辯?

在上一期中,我們提到人們在更新資訊時,常常會受「驗證性偏誤」影響;也就是說人們會依據訊息是否能夠驗證自身既有的信念,來決定是否採用該訊息。這樣的驗證性偏誤,會使我們更容易變得比較「鐵齒」。不過,為什麼人們會產生驗證性偏誤呢?這一期會介紹並討論「動機性推論」以及「名聲維護」兩個理論。


動機性推論比較單純,是指人們在選擇要相信什麼的時候,事實上是有某些偏好存在。比如說,人們可能不喜歡改變自己的想法。當某個與自己原先的想法相悖的資訊出現時,人們會比較討厭這個新資訊,而傾向迴避它;反之,當新資訊證實了自己原先的猜想,人們反而會過分看重。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若是要對現實情形做出最佳預測,你應該要公平地看待每種資訊。

動機性推論從某個角度來說有點無賴;我們只是從觀察或研究中,去猜測人們可能會偏好哪樣的思考模式,在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研究中,已經有不少被歸納出來的觀察。前段文中提及的迴避認知不一致的傾向就是一個例子,人們可能主觀上就是比較喜歡新資訊能夠驗證自己的信念,而不喜歡拿新資訊打臉自己。

2018 年,波昂大學的經濟學家在《經濟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資訊的更新會受到自己過去的「宣稱」影響。在實驗中,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受試者都要猜測實驗室內一個玻璃碗中裝有多少顆豆子,猜得愈準報酬愈高。在實際看完豆子後,實驗組會在此時先寫下他們目前的預估(沒有報酬);而控制組則不做任何事。然後,兩組受試者都會得到一個相同的新資訊:先前另一場以其他受試者為對象進行的猜豌豆數量實驗中,所有受試者猜測的平均值。最後,兩組再給出他們的最終猜測。

實驗結果發現,實驗組的猜測跟新資訊間的差距平均而言會比較遠。也就是說,實驗組相對於沒有預先做猜測的控制組,受到新資訊的影響更小。

這個實驗有趣的地方是,照理來說,中間的預估不應該對資訊更新的過程造成任何影響,但人們依然會因為這個無關緊要的預估,而產生類似驗證性偏誤的效果。作者便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喜歡自己的信念保持一致,所以即使新資訊距離自己原先的猜測很遠,人們還是不會輕易更改自己的信念。這個結果,也可以說明政治學上,選民的死忠投票現象。

今年 2 月波昂大學教授齊瑪曼(Florian Zimmermann)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的研究中,則更進一步提供支持動機性推論的證據。實驗中,所有受試者要先接受智力測驗,再隨機分為十人一組。之後,實驗主持者會告訴每位受試者:跟隨機抽出的三人排在一起,他的智力是落在前二名(正面)還是後二名(負面)。並要他們在不知道自己和他人具體成績的情況下,猜測自己在所屬的十人組別中,屬於前段、還是後段班。

實驗發現,如果受試者被要求在得知小組排名後,隨即進行猜測,那麼不管他們收到的訊息是正面還是負面,他們的猜測都會受到影響而更新:正面者會認為自己更有可能在前段班,負面者則可能覺得自己在後段。

然而,若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再給出猜測,這種模式就會改變:結果顯示,一個月後正面者仍會受資訊影響,而負面者卻沒有顯著的更新效果,好似「恢復」了他們的既有信念。這就像是某些人在得知自己能力可能不如人時,刻意不採用負面的訊息,仍然相信自己的智商是 157。該實驗也問了負面者實驗的其他細節,許多人卻仍然能正確回憶。因此,他們可能不是真的忘了(負面資訊),而只是害怕想起來。齊瑪曼認為,相信並提取記憶中的負面訊息,對人們來說比較痛苦,所以時間拉長後,負面訊息的效果就因此消退。

動機性推論強調的是人主觀的偏好;但是人之所以會表現出「鐵齒」的樣子,有時不見得真的出於喜歡與否,而是策略性地透過堅持己見來反向「建立名聲」、傳遞其它訊息。舉例來說,我們很少看到政治人物會認錯。因為常常改變自己意見的政治人物,看起來就像會見風轉舵的尚書大人,容易在選民中建立騎牆派的印象。因此,不論他們得知什麼不利的資訊,通常還是會堅稱疫情可防可控。

在基金經理人與客戶的對應中,也會出現類似的狀況。市場瞬息萬變,投資的手法或標的也應該因時制宜。當一個經理人每天都在換股買,客戶會有種「這傢伙是不是拿我的錢隨便在亂玩啊」的感覺。反之,如果經理人說就買這支一定賺,客戶反而會覺得「這個人知道他自己在幹嘛」。給定客戶的推論方式,經理人就會選擇更保守的作法,以維護自己的名聲。

人的信念形成非常複雜,絕非一兩個理論就能夠解釋清楚的。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

人們經常以為自己是理性的訊息接收者,但人其實比自己想得還容易受到既定立場的影響,而無法做出正確中立的判斷。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或許可以試著放下己見,仔細思考所見所聞究竟帶來了什麼資訊,再以開放的心胸面對一切。

事實勝於雄辯
人之所以會表現出「鐵齒」的樣子,有時不見得真的出於喜歡與否。(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