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藝術的導航系統,看見看不見的城市

每座城市都從與它相對立的荒漠那裡獲得形貌,趕駱駝者和水手所見到的狄斯比那——兩座荒漠之間的邊界城市也是如此。

——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第八屆臺南藝術節即將在 10 月開跑,今年較特殊的安排是打破過往以「國際經典」、「臺灣精湛」、「城市舞臺」的分類方式,改以開閉幕節目、「城市探查」、「城市傳說」、「臺南自造」、「劇場限定」與「音樂快遞」來區分節目特色。乍看之下只是分類項目的改變,實則是在地理空間與歷史中,重新去回憶、創造、幻想臺南,並回應到,在策展概念與執行的過程中,一個地方藝術節究竟「可以」是什麼樣的。

近七年的累積使得今年的臺南藝術節可以讓當地團隊和國際團隊的合作上更有資源,延續以往成果的同時,我們也看見策展方向的轉向與深化。往年許多來自國際的頂尖表演團隊之巡演節目、臺灣當地團隊的經典劇目演出,對在地生活、娛樂與文化也是重要且正面的環節,不過如同各個城市藝術節常見的現象,這些演出集中在府城,而演出或多或少扣合在地特色與文化歷史——但究竟是什麼「在地」呢?

本次藝術節策展人周伶芝、郭亮廷援引了卡爾維諾經典著作《看不見的城市》的幾個想法來建立他們的策展觀點。這本著作自從 1972 年出版以來,已經影響了各藝文領域的許多論述,不管在現象學與人類感知、記憶模式的方面;還是都市計畫與地方藝術節的策展,在這本小書裡都有挖不完的寶藏。

書名本身就引人遐想,想像你抵達一座陌生城市,如何能不用視覺去認識一個地方呢?在視覺體驗中,相對於可見的,當改變觀看角度,或在一個演出中,一座城市以不一樣的形貌出現在你面前,那些不可見的就會被投射出來。

這種可見與不可見的關係在卡爾維諾小說中有詩意的相應描述,策展人之一郭亮廷曾在為藝術節受訪時引用了書中分類在「城市與慾望」底下的一篇故事,來說明其對本次策展概念的啟發。那是一座叫做狄斯比那(Despina)的城市,接通海與沙漠,於是水手與駱駝商隊從兩個方向望向此城,其慾望的虛空各自不同,於是投射交織,成了他們眼中的狄斯比那。

一種建立於慾望的視覺於是被標示出來,但此種帶有虛幻性質的視覺,同時也可以有創造性,並且可延伸至其他感官形式。例如另一篇「城市與慾望」下的故事,就為讀者顯示了慾望之視覺和時間,本身如何「創造了」同一座城市在一個名稱下的不同版本。

「城市與慾望」中描述費朵拉(Fedora)這座城市裡的一個博物館。裡頭每個房間有一組小模型,當一個有趣的想法成型,城市建造者就造一個小模型並說:「費朵拉應該是這樣的」,不過在模型建造的過程中這座城市早已變成別的模樣,本應被導引到中央噴水池的運河早已乾涸,於是新的城市模型又被畫出,但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於是我們看見在一個個水晶球體中,無數微型的、可能的費朵拉,也看見眼前的灰色城市費朵拉,而不管是可見的城市本身,還是一個個此城的「可能性」,它們都有部分真實,並延續、承載共同歷史,但也各自獨特。

於是也可以說,此次的策展人意圖向觀眾展現的,是線性時間軸上、想像與回憶之間、多重地域出發的,在一個個水晶球體中的「複數」臺南。他們邀請對地方藝術節、環境劇場、共同創作有興趣的創作者來到臺南,在走訪城市當中去感受、形塑各自的水晶球體,最終觀眾將看見的也許不只是一個個「關於臺南」的作品,而是進入臺南這個博物館,選擇他們的展間,看見死去的、重生的、醜的、美的地方樣貌。

如此策展的另一層意義是「療癒」。如策展人周伶芝分享的「curation」(策展)字源學考察,來自拉丁文「curare」(治療),我們已經在觀光宣傳和產業興起的現象中看見府城的光鮮,但為了療癒,揭瘡疤的過程是必要的。

例如本次節目之一、由偶戲創作者薛美華和曾在漁光島獨居的左鎮陶藝藝術家吳其錚共同創作的《土土海海漁光島》,以物件劇場帶觀眾踏上漁光島的沙岸,發現了裝置藝術、約會祕境與漁光島藝術節以外的事物,像是混在沙裡閃閃發亮的保麗龍碎塊、沙灘生態,和養蚵產業的興衰。那些在產業發展的層面是不易啟齒的、不好包裝的,但藝術過程打開了溝通、理解和欣賞的可能。

閉幕節目《聽海日記》的共創過程中也發生意想不到的療癒。烏茲別克音樂家阿雍・金(Artyom Kim)以「協同創作」理念(Method of Collective Composing)與七股龍山國小全體學生編作音樂劇場,將他們的在地成長故事編織進演出文本裡,更聯合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裝與造型設計師生設計演出服裝,使異地與在地的思想發生碰撞,也使原本生活在同一塊地方,卻互不相識的人們產生真摯的連結。

另一個在地與國際團隊合作的作品《層中隙》,以丹麥編舞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所策劃的「MELLEMRUM 偶遇:現地創作表演」(Site-specific concept: MELLEMRUM encounter)為基礎,帶觀眾走過最熟悉的中西區,在對演出地點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刺激觀眾以全新的身體運動、感官模式打開新的眼睛,在舊地發現新彩蛋。

《道隱》則由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帶領 TAI 身體劇場,以特殊的「腳譜」(註)作為創作方法;以水脈做為意象去想像西拉雅族人在臺灣南部的遷徙進程,在臺南水道做舞蹈演出,在主題與地域都跳脫了臺南即府城的既定印象。

本屆臺南藝術節口號之一是以藝術作為導航系統,這不僅是演出地點擴充到大臺南地區,也是真正引導觀眾、團隊向雙向表達與接收的「在地」藝術節前進。

註:作者註,「腳譜」─顧名思義,是以腳步為基礎所發展出的表演方法,也是 TAI 身體劇場創作的核心元素,「譜」為瓦旦記錄每種不同位移的方式,以台灣原住民不同族群樂舞為基底,尋找其中劃約至最簡約的步伐,尋找共通性所發展出的一套表演形式。


以薛美華、吳其錚為首,《土土海海漁光島》集結了與「偶」、與「土」關係密切的創作者,他們撿起落葉擺弄化作鳥飛魚游,他們吹奏陶器成為林木呢喃海嘯風聲,他們投柴敲擊培煉陶火炎炎,燒製獨一無二的漁光點點風情。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聽海日記》是一齣結合七股潟湖在地意識的原創音樂劇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